建設項目立項以后,其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有效監(jiān)督管理,直接影響到實物工程能否達到經濟合理、質量優(yōu)良、工期適當的最優(yōu)化。
一、建設單位作為工程項目的責任主體之一,其管理行為,是影響整個工程的重要因素。
由于建設工程是一種特殊商品,受建設方的委托進行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一旦建成,建設方必須接受。所以建設方具體工作的管理群體,自身管理素質、理念、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工程建設各個單位,間接影響工程實體的方方面面。
因此,管理群體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改變自身的思維及理念。對工程的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不全面或者陳舊的概念上。比如:工程項目建設中對“質量”的要求是含義很廣內涵豐富的概念,從狹義和廣義看它包羅了工程的方方面面。嚴格來講,質量控制應以人為控制核心,必須要求參與工程建設的企業(yè)都有自身的、獨立的、完善的質量管理機構,技術管理機構,質量保證體系。從國家驗收標準看,要求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每一道工序、隱蔽部分、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等都要嚴格檢查、驗收、測試等,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工程的好壞必須是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圍繞質量形成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作業(yè)技術和活動,通過人控制活動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實體質量。通俗的講,作為投資方的建設單位,花了錢就應該得到與所投資相對應的回報,得到一件貨真價實,質價相符的商品。
另外,管理群體在工程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還必須舞自己的位置,切不能做出任何一點有損于國家、有損于集體的行為。所以,不能忽視了在管理群體中采取必須的回避、互相制約等機制,應該有嚴格的組織機構及管理模式。
二、設計作為工程項目建設的靈魂,項目的龍頭,其工作質量對工程質量、工程投資、工程進度以及建成后的運行成本,投資效益等方面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影響實物工程能否實現投資者的意愿。所以在委托設計、確定設計單位、發(fā)出設計委托書的過程中,要注重選擇設計單位的競爭機制,做好方案比較分析,委托書要明確工程項目的功能、投資、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的交待。反之,就易使設計不能實現建筑結構方案的最優(yōu)化:造價的最優(yōu)化,使用功能的最優(yōu)化,運行成本的最優(yōu)化,使其技術與經濟分離,最終造成使用方管理及使用者的遺憾。
三、項目報建及施工招標過程中,往往由于建設方缺乏對建設項目報建程序和所需資料的了解造成重復工作、走彎路,使此階段的工作所耗時間過長。為了在確定的項目工期目標竣工,將會使用,不得不采取壓縮工程 施工工期的辦法。但是,一個構筑物如果沒有合理的施工工期,工程質量就無法得到保證。
四、招標投標、確定施工單位、簽署施工合同過程中,應該注重招標文件中某些重要條款的反復推敲,某些條款應該很細致,某些條款應該很明確的一定不變。反之,在簽署合同時,就可能留下一些不十分明確的條款,造成在施工過程、工程結算、審計等環(huán)節(jié)留下一些可以人為操縱的因素,加上現行定額計價、定價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在此狀況下,就容易出現“四算”分離,“三超”現象。投標時承諾工程結算的“下浮率”就名存實亡。
2003年7月1日,國家批準“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標準開始實施,此舉是工程造價管理由以前的靜態(tài)指令性的管理向動態(tài)指導性的管理轉變。由市場來形成工程造價已成為主導思想,市場的作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企業(yè)在競爭投標時除信譽、管理、技術之外,價格競爭就很重要,而價格競爭往往在投標時就基本確定,可以在工程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出現人為操縱因素。
五、監(jiān)理單位是建設方委托對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投資、進度實施監(jiān)督控制的技術服務單位。聘請到一個有實力,對工作認真負責,技術全面的監(jiān)理單位,通過監(jiān)理對設計圖紙的審查,提出合理化建議,對制定最優(yōu)方案提出意見,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進度、造價、合同履行情況嚴格監(jiān)督管理及協調關系等,都會對項目建設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反之,監(jiān)理單位及其個體自身的綜合素質、自身的監(jiān)理理念、自身的管理、組織能力較差,就不能實現建設單位,委托監(jiān)理單位進行高智能技術服務的初衷。比如:在施工過程中,好的監(jiān)理人員能在事前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差的在事中,再差的在事后。監(jiān)理能發(fā)現的問題,業(yè)主能發(fā)現,業(yè)主已發(fā)現的,但監(jiān)理尚未發(fā)現,有了難題后,業(yè)主能提出解決、處理意見,監(jiān)理卻沒有辦法。
另外,監(jiān)理作為工程建設中獨立開展工作的一方,他的作為不應該受到任何外來因素(包括建設方)的干擾,更不允許接受任何明示或暗示,作了不利于工程質量、工程造價、或降低工程質量標準的行為。其行為不能超越或違背國家的有關規(guī)范、標準及合同要求。
六、工程項目所需的各種建筑材料,設備機械的優(yōu)劣,帶著工程質量。凡進入施工現場的各種材料,設備機械必須是全方位質量保證。嚴格檢查、驗收、等 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一般來看工程構筑物約60%以上的投資用于購置各種材料、設備機械。所以各種材料、設備機械的價格,是影響工程項目造價的最大因素。因此,對材料和設備定質、定價、定品牌(廠家)的過程中,尤其是由建設方自行確定模式下,稍有管理疏忽,就容易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建設方對材料、設備的選擇,應該慎之又慎,要有完善的較嚴謹的管理制度及組織措施,加大采購透明度、加大生產廠家及品牌的對比選擇范圍、擴大競爭主體的參與,盡可能用最合理的價格,買到實用、保證質量的產品。最終將工程造價降低到最合理的范圍。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建設方工程項目管理群體的綜合素質、理念,對建設項目起到能否實現“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國家建設方針的關鍵性、決定性作用。
上一篇:淺論油庫安全管理
下一篇:“重獎重罰”與“重講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