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油庫加油站事故的目的是:從過去的事故中總結經驗、積累知識,用以指導現在的行動,并預測將來,努力不犯同樣的錯誤。
一、隱患是隱藏著的事故
隱患就是隱藏著的禍患。它最突出的特點是隱蔽性和危害性。隱蔽性是因為它不容易被發現;危害性是因為它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罪魁禍首。
在油庫加油站中隱患從級別上可分為班組級、隊所級、處級、油庫級四等,從類型上可分為有形隱患和無形隱患兩種。
(一)有形隱患
所謂有形隱患指的是容易發現、看得見、摸得著、嗅得出的隱患。例如汽車進入爆炸危險場所排氣管沒戴防火罩;油泵和輸油管線振動劇烈;作業場所油氣濃度大;油泵和電機軸溫過高;儲油和輸油設備銹蝕、滲漏;私自離開工作崗位,打撲克、看電視、睡覺,如此等等。
(二)無形隱患
無形隱患與有形隱患相對立,它有著更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它不容易被發現,它是存在于人們的思想之中,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在油庫加油站的主要表現是:會上講了油庫禁火制度,不準將火種帶入庫區,但衣袋里裝著打火機、腳上穿著釘子鞋,進入了油庫禁區;嘴上講的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遇到具體事故時,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由此釀成的災禍可謂“多多”。還有一種表現是對已經發現的有形隱患重視不夠,心存僥幸,認為暫時不會出事,結果發生了事故,后悔已晚矣!
(三)隱患轉化
在實踐中,常常是無形隱患為形隱患轉化的條件,無形隱患促成了有形隱患發生質變,轉化為事故。如1993年10月21日,某煉油廠發生的惡性爆炸著火事故,因為開錯閥門造成油品串罐,報警系統連續發出“高液位”聲光報警,操作者認為是誤報警,不去檢查,造成油罐溢油,在周圍空間形成爆炸性油氣混合氣體,被行駛在油罐區消防道路上的拖拉機排出的火星引燃發生爆炸。上述開錯閥門、聲光報警、溢油、拖拉機在油罐區行駛等都是有形隱患,但促成爆炸的是“認為是誤報警”這種思想上不重視安全,安全意識淡薄的無形隱患,造成了在操作中沒有執行操作規程、沒有落實核對檢查制度,結果有形隱患轉化為惡性的爆炸著火事故。
分析油庫加油站發生的事故時發現,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無形隱患促成有形隱患轉化而發生的。
由此可見,無形隱患是油庫加油站作業活動中的最大隱患,消除無形隱患是保證油庫加油站安全運行的根本保障。
二、預防事故的三項對策
在千例油庫和百例加油站事故發生過程分析中得出:油庫加油站預防事故有三條規律、三個問題、三項對策可作為指導原則。
(一)三條規律
在油庫加油站日常工作和各項作業活動中,凡是善于“逆向思維”、“隱(信息)公開”、“人人思考”的單位,則可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
1.進行逆向思維。為了預防事故,需要借助已經發生的事故,結合單位具體實際,假想具體的事故項目,從反方向分析、判斷導致事故出現的環節、因素,并加以消除。如果總打“如意算盤”,必然出現某種“紕漏”,就可能發生事故。
2.隱患(信息)公開。從油庫加油站發生的事故中得出一條公認的法則,即每一個災害事故的背后都有諸多隱患存在。油庫加油站要防患于未然,就必須將意識到的有形和無形隱患公開提出來,讓大家知道這些隱患的危險性。
3.養成人人思考的習慣。如果單位成員認識不到事故(含苗頭)的危害,或者沒有良好的表現,僅依靠逆向思維和隱患公開來避免事故的方法就很難發揮作用。因此,每個人都需要發揮積極性,并提出具體建議。
(二)三個問題
油庫加油站的每個成員對自己和下屬要經常提出“自己的工作與社會的關系怎樣?”、“從油庫加油站發生的事故中你想到了什么?”、“你立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并表述出來。這樣做了,對隱患或者危險就可以采取有效行動,制止危險或者隱患轉化為事故。
1.自己的工作與社會有何種關系?這個問題是提醒大家重新認識自己工作的社會作用。這樣做既是為了油庫加油站,更為重要的是個人只有發揮了社會作用,自身意義與存在價值才能被認可。這樣,大家對成為威脅社會安定的事故才能有深刻認識。
2.從油庫加油站發生的事故中你想到了什么?這個問題是提醒大家要有看到“事故”的眼光,要居安思危。光靠找到原因和加以改善,是不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需要搞清楚事件的本質。也就是說,要清楚直接原因和背后還隱藏著什么。
3.你立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這個問題是督促大家采取緊急行動。沒有這一點,人員就不能在實際的日常工作中采取有效行動。
油庫加油站每個成員都需要對上述三個問題進行思考、梳理答案,陳述觀點,樹立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
(三)三項對策
通過對油庫加油站事故的分析研究得出,人類在生產實踐、安全科學和事故理論研究中總結出來的保障人類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工程技術”、“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大對策,也適合于油庫加油站預防事故。
1.工程技術對策。工程技術對策應以“本質安全化”為目標,強化油庫設備設施的工程技術措施,使設備設施和工作環境適應人員工作的需要;以科技為紐帶,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斷提高油庫加油站的科技含量和安全度,創建油庫安全運行的物質基礎。
2.安全教育對策。安全教育對策應以人為本,明確“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全員參與,全方位控管的指導思想;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提高全員的文化、道德、安全素質,樹立“人安”則“庫安”思想;開展多種形式安全技術培訓,營造油庫安全文化,消除人的不安全意識和行為,確保“軟件”的正常運行。
3.安全管理對策。安全管理應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以“規范”、“規章”、為依據,不斷進行油庫的綜合治理;以作業程序、操作規程的健全和落實為重點,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制,保證規章到位。
三條定律、三個問題、三項對策,都需要油庫加油站自上而下切切實實加以實施,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
三、“走動”模式管理
目前,油庫安全管理的思維模式仍然習慣于傳統的事后發文件,安全大檢查,會議嚴要求,缺乏作業現場的監督管理。油庫安全管理基本上都實行的是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安全責任制。這種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目標明確,安全措施完善詳實,但落實上存在著“落實不下去,嚴格不起來”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是各級領導深入基層少,對實際情況、現場變化了解掌握少,安全管理上下脫節,安全目標逐級打折扣,違章現象屢禁不止,不安全隱患和等外事故苗頭屢有發生。而“走動”管理模式是解決“落實不下去,嚴格不起來”的有效手段。
(一)“走動”模式管理
所謂“走動”模式管理是用嚴謹的科學方法,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堅持不懈地從油庫安全的基礎性工作做起,深入到油庫作業的第一線,實現“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管理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各級管理者和工作者,要深入到主管的作業現場和崗位,掌握實時信息,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好作業中存在的危險隱患和不安全因素。這是一種體察民意,了解實情,與下屬打成一片,上下共同努力,共同創業,在走動中完成安全管理的交流、溝通,并表達對下屬關愛的管理方法。
(二)“走動”模式管理的優點
“走動”模式管理具有及時掌握信息,完善作業程序、操作規程、注意事項;適時溝通思想,消除不安全隱患;糾正習慣性違章,解決“落實難”的問題;增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創新管理技術,提高管理水平等五個方面的優點。
1.及時掌握信息,完善作業程序、操作規程、注意事項。油庫作業能否安全可控,從某種意義來說,取決于作業程序、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的完善。這種完善又取決于各級管理者對現場第一手資料的掌握程度。而第一手資料的取得,在于了解現場,觀察作業的全過程,獲取現場實時、真實、全面的信息,從中發現問題,看到差距。例如,油庫設備的解體檢查維修,不同的設備和場所有其特定的作業程序、操作規程、安全事項。但在實際作業中時有違反規定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現象出現。這種違反規定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現象是危險因素轉化為事故的前兆。如果管理者采取了“走動”模式管理,了解掌握了具體情況,糾正偏聽偏信,完善作業程序、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就能避免違反要求的事故再次發生。
2.適時溝通思想,消除不安全隱患。安全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必須以人為本。對油庫千例和加油站百例事故統計分析得出,約83%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其主要表現是思想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違章指導,判斷錯誤等心理因素,以及違反安全作業程序和操作規程造成的。俗話說“心病要用心藥治”!白邉印蹦J焦芾硎谴钤O溝通的橋梁,使管理者深入到油庫作業第一線,與作業者面對面的交談,甚至爭辯是非,從而達到互相了解,溝通思想,了解作業者的真實想法,找到規章“落實難”的真正原因,找到僥幸心理的根源,然后“對癥下藥”,消除人的不安全意識和行為。
3.糾正習慣性違章,解決“落實難”的問題。“走動”模式管理是看得見的管理,主管者動下屬也跟著動。主管者每天到現場走動,下屬也只好跟著去走動。這樣可以真正做到一級抓一級,形成相互監督機制。通過現場監督管理、管理者示范,確保安全目標不打折扣,防止各級互相推諉,欺上瞞下。例如油庫習慣性違章,各種作業記錄不全、不規范,內部人員帶火種進入危險場所等“頑疾”,單靠哪一個部門或哪一個人講是難以糾正的,必須層層抓,層層管,“走動”模式管理有利于齊抓共管,提高違章糾正的力度和深度,可以解決“落實難”的問題。
4.增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實行“走動”模式管理,各級管理者可以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大體可歸納為人的不安全意識和行為、規章的不完善、違反規定等三類,又從中可以看出各級安全目標的落實情況,•以此為依據,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技能培訓,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對各級、各崗位進行客觀、公正、具體、全面的考核評價,從而克服教育培訓和考核的形式主義,促進人員技能的提高和規章制度的落實。
5.創新管理技術,提高管理水平。綜合上述分析,“走動”模式管理不需要什么資金就可以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和管理水平,還具有克服官僚主義,搞好上下級關系,提高單位凝聚力,調動積極性,創新管理技術等優點,從而提高油庫安全管理水平。
(三)“走動”模式管理的實施
采取“走動”模式管理主要注意的是領導帶頭,做到制度化;相互帶動。相互制約;主動溝通,形成良好氛圍;善于觀察,勇于創新四方面。
1.領導帶頭,做到制度化!白邉印蹦J焦芾淼膶嵤┦且粋系統工程,必須各級領導率先垂范,從上而下長期堅持,防止一風吹,具體工作要做到制度化。領導者首先要成為“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模范,成為名符其實的“油庫安全的第一責任者”。領導者的行為能給下屬帶來信心和力量,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的表率素質去激勵下屬的積極性,使“走動”模式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上下溝通的良好氛圍。
2.相互帶動,相互制約。實施“走動”模式管理要形成“聯動”機制。所謂“聯動”就是單位領導要走動,部門領導要走動,各級管理監督人員也要走動,從而形成相互監督,責任連帶的約束機制。如果下屬出了偏差受到處罰,單位、部門領導和各級管理人員也要連帶受罰。這樣就能使各級管理者和工作者在走動中自然實現“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從而實現領導(含管理者)、作業人員、領導的閉環監控,落實好安全管理目標。
3.主動溝通,形成良好氣氛!白邉印蹦J焦芾聿煌诎踩O督,也不同于安全檢查!白邉印蹦J焦芾響敯褱贤ㄗ鳛榇笫,把收集信息作為主要內容,做到“多聽少說,多想少怨,多記少罰,多交流少訓訴”。碰到違章現象,不僅要制止,更重要的是多溝通,了解為什么會違章?當事人是怎么想的?采取什么措施來防止。如果一味地嚴厲處罰,切斷了溝通渠道,找不到事情的根源,制止了這次違章,可能在不同地點、不同的時間,同類事件還會重演。
4.善于觀察,勇于創新!白邉印蹦J焦芾肀旧硎且环N創新。由于油庫作業活動多種多樣,這就要求各級管理者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問題,捕捉到“瞬間閃光”,創造性地工作。只要有利于溝通,有利于安全目標實現的都可以考慮,都可以推廣。抓住問題的本質,對癥下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實施“走動”模式管理應處理好的關系
實施“走動”模式管理應做到“腳勤多走、眼勤多看、鼻勤多嗅、手勤多記、腦勤多想”,處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關系:
1.處理好與管理授權的關系。管理授權主要指的是指揮權,“走動”模式管理主要指的是監督權。所以“走動”模式管理不能干擾指揮系統,不能越俎代庖,而應當放在收集現場第一手資料,加強與第一線人員的溝通方面。
2.處理好與安全文化建設的關系。油庫作業這個系統工程,涉及的環節多,要達到安全需要綜合治理。加強油庫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安全管理意識,是實現油庫安全的重要保證!白邉印蹦J焦芾硪钊氤志玫亻_展,就必須有安全文化的支撐。同時,“走動”模式管理對培植和發揚油庫安全文化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處理好與安全檢查的關系!白邉印蹦J焦芾砼c安全檢查不同。前者是日常工作,后者是階段性工作;前者注重收集信息,目的是改進管理方法,后者的重點是查找不足,意在消除缺陷和隱患;前者的側重點是重于長期效果,后者的側重點是解決好存在問題。
上一篇:油庫油品流失的原因和對策
下一篇:油庫加油站事故管理的基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