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空間作業是石油化工企業比較頻繁的危險作業,若控制失誤,將發生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因此,分析密閉空間作業的事故成因,探討其安全管理模式,是石油化工企業預防事故的關鍵工作之一。
1事故成因分析
(1)密閉空間存在危險狀態
①密閉空間內殘留具有一定危險性的介質。
②密閉空間通風不暢、照明不良,內部設備的外部動力未斷電。
③密閉空間作業場地狹窄或活動空間較小,使作業人員出入困難,不利相互聯系和作業監護。
④密閉空間內一般溫度高、濕度大,使作業人員能量消耗大,易疲勞。
⑤密閉空間的動火作業、高處作業或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不符合相關標準或安全規定的要求。
(2)作業人員有不安全行為
①從事密閉空間作業的相關人員缺乏專項安全教育,不具備相應的安全作業技能和心理素質。
②作業中有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行為。
(3)安全管理有缺陷
①企業沒有落實密閉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密閉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不重視,安全管理不到位。
②企業未排查密閉空間作業的事故隱患。
③企業未建立針對密閉空間作業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給作業人員配備個人防護器材。
2安全管理模式
(1)作業前的安全準備
①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與確定。
a.對密閉空間的結構、機械動能設備、介質性質、內外物質連接、照明、溫濕度、氧氣含量、通風和交叉作業等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
b.對密閉空間內所有氣體進行采樣分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對危險有害因素的強弱進行確定。
②制定作業方案。
a.密閉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作業單位應具備的安全資格。
b.密閉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C.密閉空間作業的現場指揮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監護人員等應具備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心理素質。
d.密閉空間存在危險有害因素的結論。
e.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程序、內外信息聯絡的條件和方式。
③制定安全防護措施。
a.安全隔離。
密閉空間與其它系統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管道、孔、洞等應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或嚴密封堵等方式進行有效隔離,與外界連接的動力電源應在停機后切斷,上鎖并加掛警示牌。
b.清洗或置換。
根據介質的特性,用蒸汽、熱水或惰性氣體等對密閉空間進行清洗或置換,并達到下列要求:
氧含量:一般為18%~21%,在富氧環境下不大于23.5%。
有毒氣體(物質)濃度: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的規定。
可燃氣體濃度:被檢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5%(體積百分比);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2%(體積百分比)。
C.安全教育。
對參加密閉空間作業的所有人員進行專項安全管理、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安全心理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d.配備個人防護用品。
給參加密閉空間作業的所有人員配備崗位所需的符合標準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作業器材符合安全規程的規定。
④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a.根據危險有害因素確定的結論,預測密閉空間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制定有針對性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b.準備應急救援器材,培訓應急救援人員,并進行演練。
⑤辦理《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
a.《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由作業單位辦理,密閑空間所在單位負責人審批,無《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不準作業。
b.一處密閉空間、同一作業內容,辦理一張《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當密閉空間的工藝、環境條件改變時,必須重新辦理《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
C.《密閉空間安全作業證》的審批人應履行審批職責。
(2)作業過程的安全規定
①確認。
作業前,現場指揮人員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作業前的安全準備工作是否落實進行確認,有一項未落實嚴禁作業。
②通風。
a.打開所有的孔、洞、門等,對密閉空間進行自然通風,必要時可采取強制通風。
b.采用管道通風時,送風前應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禁止向密閉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③定時監測。
a.作業前30min內,應對密閉空間有代表性的采樣點進行氣體采樣分析,4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
b.作業期間至少每2h監測1次,若監測分析結果有明顯變化應加大監測頻率;作業期間中斷作業超過30min時,應重新監測分析;情況異常時,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作業人員;經現場處理,采樣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
C.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時,應做連續分析,并采取強制通風措施。
④安全用電。
a.密閉空間作業的照明電壓應小于等于36v,在潮濕容器或狹小場地作業時,照明電壓應小于等于12v。
b.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或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配備漏電保護器。
C.臨時用電的線路應符合標準規定。
⑤監護。
a.密閉空間作業時,必須在其外面設專職監護人員。
b.監護人員必須履行職責,隨時與密閉空間內的作業人員進行聯系;有異常情況時,及時制止作業。
⑥其它。
a.密閉空間作業時,應在其外面設置安全警告標志,并保持出入口暢通。
b.在密閉空間進行高處作業、動火作業或多工種、交叉作業時,其作業應符合相應標準和安全規定的規定。
(3)作業后的安全處理
①清點作業人員,清理作業材料和工具,經確認無誤后,由作業單位負責人簽字驗收。
②作業單位與密閉空間所在單位共同檢查密閉空間作業現場,確認無問題后簽字交接,并封閉密閉空間。
上一篇:防止電力人身事故的措施
下一篇:危險貨物運輸安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