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引領安全
提到改進創新,在柳州就不能不談柳州瑞通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和柳州市交通局授予“交通安全先進單位”稱號。特別是該公司自1997年起,在廣西首先開始安裝使用行駛記錄儀(汽車黑匣子),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柳州瑞通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于1952年,前身為廣西柳州汽車總站和廣西柳州汽車運輸總公司。具有交通部道路運輸二級經營資質,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是廣西道路運輸行業的骨干企業,也是柳州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道路運輸企業。公司現有19個基層單位,經營業務以道路旅客運輸為主,兼營貨運、維修、駕駛培訓、商貿、旅游等業務。擁有營運車輛1000多輛,平均日發送3000多個班次,運輸線路覆蓋了廣西大部分縣市及周邊省市。
引進科技保安全 從1997年起,該公司和國內某科研所合作,成功地開發了汽車行駛記錄儀(汽車黑匣子),并通過了公安部的鑒定。“黑匣子”能準確掌握車輛運行速度、行駛狀態、行駛里程以及運行時間等相關信息,為監控駕駛員的操作和車輛運行狀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手段。從1997年至今,該公司安裝行駛記錄儀后,行車安全四項考核指標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最先安裝行車記錄儀的運興高速客運分公司,至今還沒有發生一般以上事故。目前,全公司所有車輛都安裝了“黑匣子”,他們的經驗也引來國內很多同行前來參觀。
在成功應用“黑匣子”之后,該公司今年正在推廣安裝營運客車安全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將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數據通信技術、指紋識別對比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融于一身,具有安全基礎管理、駕駛員管理、車輛管理、運行管理等8個功能模塊。這樣可以快速實現日常安全管理業務功能:有利于規范行車路單管理,杜絕“野馬車”;有利于監控駕駛員休息時間和駕駛員配置情況;有利于監控管理車輛二級維護及制動旬檢情況;還可以徹底消除頂替參加安全學習、代簽字、代報班等不良現象,全面提高運輸安全管理水平。系統的安裝使用將實現從人工管理到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的歷史性轉變。
該公司在不斷引進高科技同時,針對自身運輸行業點多面廣和司機在行車過程中很難控制等特點,不斷總結安全管理經驗,得出了安全生產管理主線是“管人、管車、管源頭”的經驗,從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總結為三“嚴”。
嚴把駕駛員準入 從招錄駕駛員開始,該公司嚴格執行企業駕駛員考核錄用制度,嚴把駕駛員企業準駕資格的審核和路試考核關,不符合條件的駕駛員決不錄用。對新聘駕駛員實行崗前培訓,時間不少于3天。新聘駕駛員試用期為1個月,試用期間只作配班駕駛員使用,單位還派安全員跟車監控考核。同時,嚴格執行駕駛員休息制度,嚴防疲勞駕駛。公司建立長途客車駕駛員中途休息站輪換和簽章點10個,共有26條班線的l72輛長途營運客車進站休息、簽章。公司安全員每月分兩批進駐中途休息站,檢查長途客車中途休息和運行情況。另外,積極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密切聯系駕駛員家屬,開展親情式管理,與駕駛員家屬簽訂責任狀,經常召開駕駛員家屬座談會,了解駕駛員業余生活情況,以保證駕駛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主動為駕駛員排憂解難,讓駕駛員安心開好車。
嚴格車輛管理 運輸車輛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車況,杜絕帶病車上路運行,避免因機械原因引發的事故。公司平均每年投入4300多萬元用于更新營運車輛,加快車輛更新速度、在提高營運車輛檔次的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車輛行駛的安全系數。運輸車輛每天發班前都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檢驗合格的車輛方可報班運行。所有車輛按照規定的里程強制實行二級維護,不按規定進保的車輛,以及脫保、漏保的車輛一律不準報班運行。車輛每月路試剎車不少于2次,每月進行愛車例保檢查評比。修理廠、檢驗臺、調度室等部門各負其責,嚴格把關,確保車輛安全、正常地運行。
嚴格源頭管理 公司認真開展安全檢查,安全職能部門堅持每月下基層檢查不少于10天。查出的問題和隱患立即予以通報,并督促問題單位徹底抓好整改。公司組織安全員不定期隨車監控和途中檢查。加強對車輛超載、私自加鋪加座及“野馬車”的治理和整頓。2003年,安管員實施現場監控1735人次,檢查車輛26986車次,糾正違章57起。嚴格做好“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查堵工作,嚴防“三品”進站、上車。為確保客車夜間運行安全,公司調整了14個班次的發車時間,還調整了24條班線的運行線路,并全面禁止客車夜間22點至早上6點在三級(含三級)以下道路載客行駛。
經過自身的努力,公司2003年行車安全四項指標與上級下達的指標相比:責任事故率下降99.46%,責任受傷率下降91.66%,責任死亡率下降65%,直接經濟損失率下降74.13%;與歷史同期相比責任事故率下降50%,責任受傷率下降81.33%,責任死亡率下降46.15%,直接經濟損失率下降35.81%。
知恥而后勇
知錯就改,用在柳州城站油庫的安全管理是比較恰當的。2002年11月的一天,柳州市有關領導例行安全檢查。當到達城站油庫檢查時,發現油站值班的主要負責人員擅自離開了工作崗位,同時有發現油庫的很多安全設備設施科技含量不夠高等錯誤和缺點,檢查團給予油庫一定的處罰和警告。
城站油庫是一座容量為17700立方米的綜合油庫,儲存油品品種多、管線密集、作業頻繁,且油庫位于市區內、臨近居民點,是柳州市一級消防重點單位。油庫任何部位發生油品的跑、冒、漏事故,后果將十分嚴重。
城站加油站在受到批評后,認真總結自身的錯誤和毛病,開始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安全管理方法。針對油庫企業自身特點制定了應急預案,來應對各種突發事故。預案中設立了應急指揮部,油庫主任擔任總指揮,下設警戒組、通信聯絡組、警衛組、搶救組、保障組、機動組、回收組;規定了值班、報警、現場指揮、搶險、現場處理等各個崗位的職責和任務,以備不測的發生。
同時,為了提高企業的設備科技含量,油庫花重金購置了電子巡更系統,據說這個系統在中石化系統現在也不多見。為了完善日常的安全管理,城站油庫還制定了入庫安全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勞動紀律、安全獎懲等一系列安全制度措施,查遺漏,保安全。由于軟硬件建立健全,城站油庫現在腰板硬朗起來了,用站長的話說:以前怕安全檢查,現在倒希望安全檢查。
引進的不只是技術還有觀念
柳州通用五菱汽車的前身是柳州五菱機械廠,主要生產面包車,現在中央電視臺每天晚六點的體育新聞,你每天就能看到他們做的五菱之光廣告。五菱機械廠和上海通用汽車公司開始聯手,打造了今天的“五菱之光”,使該公司接觸到了通用公司很多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這其中也包含著安全管理。
談到安全管理,安全部的同志很有感觸。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在通用來了之后,工廠的安全管理真的產生了質的變化。工作人員把記者帶到他們的一幢廠房,進門后記者看到一面墻上畫著一個小孩(這個小孩記者曾在北京通用醫療設備公司也看過,只不過是模型),小孩的頭、腳、手等主要部位,都標注了在該車間哪些工序容易受到傷害的提示。同時,小孩畫像旁邊有一個表格,表格中填寫著頭、手、腳等部位在一段時間的受傷幾率。安全部工作人員說可別小看這淺顯的標識,她的作用真不小呢!引入“小孩”后,我們的車間傷害事故明顯減少。
下一篇:重慶石壕煤礦安全管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