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12日4時,某地一化工廠制造車間的1臺煤氣發生爐因制作質量不符合要求,帶病作業運行途中造成筒體下水夾套與爐底殼完全斷裂,墜落在地,導致全廠停產8小時的重大設備事故。
一、事故經過
6月11日18時40分上晚班的制汽崗位操作工發現運行的A#煤氣發生爐夾套與筒體之間的焊縫部位四周出現多處漏煤氣噴火現象,經請示車間值班干部之后得到停用該爐的指令,于是操作工按規程先停微機,并將煙囪閥支起,因生產中蒸汽緊張沒有將探火孔打開,也在交接班記錄上寫明:該爐漏煤氣嚴重已停用。并與當班調度員聯系啟用備用的D#爐繼續生產。12日上午早班的同志操作到3時30分時,例行檢查發現運行的B#煤氣發生爐爐況不太好,炭層達不到產汽(氣)量,難以滿足生產需要。班長胡某叫操作工甲去找車間值班干部,想了解A#煤氣發生爐是否能夠再啟用,因甲未找到人,胡某與主操作商量后決定開用A#爐,在確認A#爐的閥門、水封、水位等達到開爐要求,便叫主操作工把爐子吹起來,在開啟微機僅半分鐘時間,從三樓操作室便聽到樓下一聲異響,樓板都振動了頓時灰塵飛揚,檢查發現該爐夾套以下已墜落在地,與之相連的部分管道、閥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拉裂與損壞,已無法維持生產……
二、事故原因
事故發生后,該廠機動科、安全部門及當事人勘察A#煤氣發生爐斷裂部位,發現夾套與筒體相接的一圈焊縫很多地方非常薄,僅有1-2mm的厚度(原來為8mm),留下多次補焊的痕跡,連接夾套與筒體的加強筋板在3個位置處共有4塊加強板與筒體脫離,連在夾套上,有3處的加強筋板已沒有了(原焊接有8塊)。分析認為:
1.筋板數量不夠(圖紙要求12塊),焊接不規范。焊接上要求夾套與筒體間的筋板充分焊接焊透,而實際上沒有達到,本應由筋板承受主要重量的任務,結果由于筋板數量不足,因而承受水夾套、爐盤、夾套水、炭層與煤灰等近20噸的重量幾乎由筒體與夾套之間的一圈焊縫來承擔,再者此道焊縫非常薄弱,造成該爐經常性泄漏煤氣、噴火,經常補焊,經噴火燒過后機械強度明顯減弱,為焊縫的撕裂提供了可能。
2.操作人員在弄不清楚停爐緣由情況下,自作主張啟用,致焊縫的斷裂成了現實。
三、防范措施
1.設備安裝與制作一定要按技術要求,不能圖省事。筋板厚度不少于12mm,數量不少于24塊。
2.加強對爐子運行情況作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設備帶病運行。
3.利用每月計劃小修機會,對6臺煤氣發生爐加強筋板逐臺更換、補充、加固,使之符合圖紙要求,確保生產的安全運行。
下一篇:違章操作卷揚機 卷入卷筒把命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