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連續(xù)發(fā)生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死亡慘重,令人震驚,讓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話:安全第一?墒,就在不久前,有一位從外單位調進不久前剛剛發(fā)生一起死亡九人傷二人重大安全事故的企業(yè)新任領導,卻做了這樣一番令人震驚的就職演講:我們要抓謠言,講團結,團結重于泰山,比我們的泰山品牌還重要。那言外之意是,對前任領導的免職處理,以及依法拘留都是謠言四起,職工反映情況就是“窩里斗”就是不團結。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有必要重申一下: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因為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安全,企業(yè)發(fā)展,職工團結更需要安全,沒有安全一切都是空的。
聽著這位領導的就職演說,筆者真的替這個企業(yè)的職工感到悲哀,更替他們今后的命運擔憂:今后職工的生命能有保證嗎?來到不先總結前任領導的經驗教訓,狠抓安全生產,卻把團結提到了首位,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其目的和動機,究竟是為了企業(yè)發(fā)展還是為了保自己的“烏紗”?是不是覺得自己是從外單位調來的外行,怕領導不了內行而強調團結?想想人命關天的大事,就在他的眼里變得像掐死一只螞蟻似的,如果叫他攤上這種事,他會怎么樣?
安全才是硬道理?墒牵鼇砣珖鞯剡B續(xù)發(fā)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卻令人吃驚,在追究領導責任問題上的做法更是令人擔憂。什么叫責任,人民生命安全得到了起碼的保障才叫責任,如果連人民的生命財產都不能保障了還叫什么稱職的領導!爱敼俨粸槊褡鲋,不如回家種紅薯”,這句舊社會要求地方官的話,對現在的領導我看仍然有效。在處理事故的時候,一定要應該負責任時就負責任,應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不能向著活的不向死的。作為領導者不要平時夸夸其談,做起報告來一套一套的,一出事故就成了縮頭烏龜,不敢勇于承擔責任,而是千方百計推卸責任,甚至于利用手中的權力封鎖消息,掩蓋真相,官官相護一級保一級,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達到推卸自己責任的目的?伤麄兺俗约旱臑跫喢笔侨嗣窠o的,在人民的生命面前,那個烏紗帽即使是金頂子的也只能是輕如鴻毛的。
安全事故是有它的一定的偶然性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人為的事故多于自然事故,即使是自然災害也有人為的因素在里面的。就拿這次黑龍江省寧安洪水淹死學生的事故來說吧,你如果領導平時重視安全,多檢查多督促能出現這樣的事故嗎?你把學校建設在那個危險的地方,選址不對是一錯,建設在那里了就要預見到可能發(fā)生的洪水災難,就要有事故發(fā)生時的救助預案,要不然怎么就沒有死一個老師呢?孩子年齡小缺乏自救能力,老師能夠自己死里逃生,這不就說明事故出現后還是能夠想辦法救的嗎?如果早想到或者下雨天停止上課,或者平時講些自救知識,或者老師們全力相救,或者地方有關部門及時前往救助,或者多一些或者,就完全可以預防事故,起碼出現事故后能夠盡量減少死亡率。這一切的一切,領導都逃脫不了理應承擔的責任。
現在有很多人,包括那些出了事故的地方,也常有人這樣想,領導與我們這隔著山隔著水,八桿子撲拉不著,這個事故與他們有什么關系啊。洪水又是他們發(fā)的,爆炸又不是他們操作的,人又不是他們開車壓死的,出事故與人家有什么相干的。再說了人已經死了,再追究責任也不能復活,還不如向活的不向死算了。持這種想法和認識的人,表面上看似是一種厚道,實際上是一種法盲的表現。因為安全法明確寫有領導責任追究制度。再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他們平時坐著人民給他們的高級轎車到處轉悠,不就是讓他們檢查工作督促管理的嗎?要不然憑什么讓他們享受呢?要知道那些車子是人民用血汗錢給他們買的啊。那些辦公工具哪一樣不是用人民的納稅款置辦呢?如果坐著人民的車不為人民辦事,哪還不如把那車子還給人民開著下田種地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如果不能引以為戒,還會釀成更多更大的事故,對安全責任人的姑息遷就,就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負責任,就是對人民的犯罪。因為 “人命關天”,安全才是硬道理,沒有了安全,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一句空話。為什么同類事故一發(fā)再發(fā)?為什么“前車之覆”沒有引起“后車之鑒”?主要是因為在現實工作中,還有許多人只顧片面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沒有真正從根本上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更沒有認識安全生產對生產力的影響,結果卻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安全生產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前提,“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任何時候都必須牢牢地抓緊抓實,決不能掉以輕心。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大都與安全工作管理不嚴,安全責任不明確,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監(jiān)督不落實等人為因素有關,主要是設備缺陷、作業(yè)條件簡陋、違規(guī)操作、投入不足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惡果。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的最新統(tǒng)計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在去年19.5億噸煤炭產量中,只有12億噸是有安全保障的,全國煤礦安全欠賬已達到500億元左右!
為什么該說的說了,該要求的都要求了,該總結的也總結了,整改措施也制定了,但事故還是發(fā)生了。有時剛處理完一個事故不久,甚至一個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還沒有完成,繼而又發(fā)生了新的類似的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主要領導干部安全意識不強,忘記了自己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忽略了自己在企業(yè)安全生產中的責任,強調自己工作忙、事情多,從而形成了安全管理上的空檔,副職領導想抓又心存顧慮,安全生產的缺位管理,必然導致事故的發(fā)生。
二是安全責任制不能落實,流于形式。對安全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就是沒有貫徹到安全工作實際中去。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三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欺上瞞下,我行我素。對上級部門的要求,依然停留在口頭上,仍然我行我素,我說了算。只要有經濟效益,其他可以一律不管,野蠻生產,置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于不顧。
四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舍不得在安全防范設施上花錢投入,認為安全設備是軟性投資,用于生產的錢才能立竿見影,忽略對安全生產的投資,片面追求經濟利益。
五是嚴重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嚴。對違規(guī)操作有關部門知情不報,隱瞞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習慣性違規(guī)操作放任縱容。使肇事者逃避法律的制裁,甚至領導班子集體隱瞞重、特大事故不上報。對事故的處理不嚴肅、不認真,對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不落實。
六是以包代管,以罰代教。認為工程已經承包出去了,什么都可以不用操心,萬事大吉,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違章操作不去制止,表現對安全工作的極端不負責任。
抓好當前安全工作,必須從以下幾點做起:
首先,宣傳教育要到位。宣傳教育工作是安全生產的生命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要突出全員化、專業(yè)化。安全管理者要從思維的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現在有些企業(yè)不同程度地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談安全生產管理,往往在硬件上考慮的多,對職工宣傳教育管理上考慮的少;談事故預防往往在技術操作上考慮的多,對如何強化安全意識考慮的少;談安全生產教育往往是機關、部門考慮的多,而基層單位考慮的少。這“三多三少”,實質上是“一手硬、一手軟”在安全生產領域的體現。
其次,巡回檢查要落實。首先是安全監(jiān)察人員的素質要到位,對自己管轄的工作環(huán)境、設備運行狀況和崗位工人都要熟悉,這樣定期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就有針對性,對重點部門巡視檢查更要到位。為確保安全生產,崗位工人要做到“三熟五要”即:熟悉運行規(guī)程、熟悉設計圖紙、熟悉設備運行狀況;五要:調整要及時,操作要仔細,監(jiān)督要認真,巡視要到位,紀律要嚴明。要堅持“兩票三制”,認真查找生產操作中的安全事故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千萬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和“經驗心理”。
再次,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心和責任感,這是抓好安全工作的關鍵。否則,就很難真正地抓好安全生產。企業(yè)的各級管理人員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實,使廣大員工懂得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章制度是經過多少人的鮮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訓寫成的,按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運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兒女的情感。教育員工自覺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把自覺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變成大家的自覺行為。落實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人的行為要狠抓一個“嚴”字,要“嚴”當頭。要嚴制度、嚴標準,嚴明勞動紀律。各單位都要按照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和有關標準的要求,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對那些日常違章人員,在對其做到教育的基礎上,利用曝光、經濟重罰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強安全意識和抓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堅持好各級管理人員現場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論涉及到誰,都按規(guī)定進行考核及處罰,從而增強各級管理人員抓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
最后,落實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人的行為還要著眼于一個“全”字。綜合治理,總體推進,要求各級領導都要從大局出發(f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一盤棋”的思想。值班、頂崗和一線指揮都要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難題。想為安全生產所想,急為安全生產所急,積極為生產一線職工提供優(yōu)質服務,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等優(yōu)質服務活動,從而在全公司的范圍內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進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穩(wěn)步發(fā)展。
對于安全工作,各行各業(yè)都已經有很齊備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了很細致的規(guī)章制度。安全大事,人命關天,還真是不能差不多。每一項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都有其道理。如果非要問,是不是違反一次就真能引發(fā)什么大事故,這個誰都說不好。但事實是,許多大事故就緣于最初的小差錯。一處小毛病單獨看似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倘若人人這么想,好多個小毛病湊一起了就成大問題!安畈欢唷币磺Т螞]出事兒,絕不意味著再來一次也無妨,一次“差多了”就是大事故。倘若總是差不多,最后難免會差得多。保安全、抓安全,期盼更新的招數出來,即便有,恐怕也不多。最關鍵的還是老老實實、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好現有的各項規(guī)定,把每個企業(yè)、每個人的份內之事做到位,千萬不能差不多,只有細節(jié)的完善才能有生產的安全,才能最終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目標。
上一篇:抓好安全工作的每一細節(jié)
下一篇:安全教育制度呼喚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