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安全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特征,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以人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為本,科學發展首先要安全發展,和諧社會首先要關愛生命。作為一個發展戰略概念,安全發展強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和保障,把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各個行業、各類企業的發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證的基礎上,使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安全發展,就是要更加重視安全生產,并真正擺到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各個行業、各類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上來,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等的同步提高。
安全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持續開展安全宣傳教育,使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深入人心,增強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法制觀念,保障企業安全,推動企業發展,是企業新聞宣傳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新聞宣傳要超前謀劃、積極引導各級管理人員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教育職工增加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保證安全生產,預防安全事故。安全宣傳是企業宣傳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有責任做好安全宣傳。
下面結合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近兩年來在安全宣傳上的一些嘗試,談談個人對企業新聞如何突出安全宣傳的一些認識。
企業宣傳要突出安全文化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但主體責任意識要靠長期的不間斷地宣傳教育來強化。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是企業媒體的責任所在。
企業安全宣傳要跳出就安全宣傳安全的舊框框,借助安全文化特有的影響力、滲透力、擴張力,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引導職工逐漸轉變觀念,樹立起正確的安全觀,使安全生產管理獲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安全規章制度是職工從事生產,保障安全的必要保證。但僅靠制度的約束,往往對職工造成一種強大的心理壓力,職工對制度的執行也常常處于被動的地位。要讓職工主動遵守制度、服從規章,關鍵還要靠日積月累的文化熏陶,既要靠文化育人,以文化保安全生產。通過安全文化的熏陶,讓職工對企業的安全理念、規章制度耳熟能詳、牢記于心;讓企業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成為自覺行為。
銀光集團近年來結合企業多年生產管理經驗和企業安全管理現狀,提出了“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職工健康和生命的保障”等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理念。企業新聞宣傳對這些安全理念進行了全面解讀,將理念的宣傳貫徹于日常新聞宣傳之中,讓安全理念成為指導企業安全生產的行動綱領。
企業安全宣傳要講究藝術
安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它滲透在企業職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行動,就要講安全。但安全宣傳如果只停留在讀報紙、念文件、學制度等單調枯燥的形式上,即使天天講、時時講,也無濟于事。講的越多,時間越長,職工越反感。而對宣講的規章制度、安全要求,則成過眼煙云,去留無存。職工在生產中依然我行我素。要改變這一現狀,要求企業在安全宣傳上不能只喊口號,要講究藝術,要讓安全宣傳入腦入心。
借活動宣傳與借公眾輿論監督,是銀光集團安全宣傳取勝的兩大利器。
銀光集團在構建以企業轄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環境保護、道路交通等為內容的大安全體系的過程中,通過舉辦、主辦形式多樣的活動,啟發職工動腦思考安全,促使職工互相開展安全教育。以演講、征文等形式開展的“珍惜生命,我要安全”等主題教育活動,融安全的宣傳于娛樂活動之中,為宣傳提供了廣闊的宣傳舞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企業在《銀光新聞》電視節目中,開設“安全警鐘”專欄,播放事故案例;開設“安全講堂”,播放安全常識。通過這些鮮活的事例,教育廣大職工遵章守紀。
進行企業安全宣傳,要調動全員的監督力量,讓安全置于廣大職工的監督之下,把職工的安全置于工友的相互監督之下。銀光集團動用新聞輿論工具,在生產線抓拍違章現象和違章行為,將其在新聞媒體上曝光,并讓周圍職工舉一反三,評判其是非曲直;讓職工口說職工事,從而使所有職工從中受到安全教育。借助公眾輿論,企業有效緩解了因生產任務緊張、改革改制工作繁重、職工思想活躍等對安全生產帶來的壓力,克服了安全管理上易于出現的時緊時松的反彈現象。
企業安全宣傳要貼近實際
安全宣傳不能搞空對空,要注重聯系實際、貼近實際。要使宣傳貼近實際,就要注重調查研究,摸清安全實情,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
為掌握安全宣傳的基調和職工思想的脈搏,銀光集團新聞工作人員每月就安全宣傳開展專題調研,研究職工思想動態,保證安全宣傳有的放矢。同時在基層一線開展安全問卷調查,對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進行較為詳細摸底,征詢職工對安全管理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開展安全宣傳提供了必要的參考依據。
針對能源動力中心水暖車間331循環水工房一職工因習慣性違章操作而發生事故的案例,銀光新聞中心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輿論工具,持續開展了“習慣性違章害死人”、“我身邊的習慣性違章”、“挑戰習慣”、“習慣性違章知多少”等為話題的安全新聞報道活動。將一起安全事故引發為“查身邊安全隱患、保企業安全生產”的聲勢浩大的習慣性違章大擺查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向職工宣傳了“安全違章的職工不僅是事故的受害者,同時還是事故的責任人,違章作業要承擔事故責任”的教育,全面促進了職工對安全責任的認識,強化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
這些宣傳脫離了教條的習氣,用職工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說身邊理,貼近于職工群眾,因而易于被職工所接受,易于取得宣傳的效果。
企業安全宣傳要創新求變
由于安全的普遍性,安全工作需要月月講、天天講、時時講。但不注意創新,形式單調,往往會使聽者兩耳生繭,失去宣傳效果。安全宣傳要不斷創新,要將安全規章制度以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形式,向職工群眾宣傳。銀光集團根據企業不同時期,不同生產階段,及時更新宣傳的內容,同時采取不同的新聞宣傳形式,讓職工在接受安全教育中保持新鮮感。銀光新聞中心在企業有線電視臺開設的“安全講堂”欄目,通過抓拍職工違章行為,或采訪職工不正當認識,再由專職安全員講解與示范安全規范的形式,將錯誤與正確的兩種認識、兩種行為、兩種操作通過電視畫面進行形象對比,讓大家在對比中學習安全常識,掌握安全技能,糾正違章行為,養成良好習慣。銀光新聞中心還將每期“安全講堂”節目收集在一起,刻錄成光盤,作為企業安全教育的一面教材。與此同時,該中心在廣播節目中開設“安全專題”,宣傳企業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注意事項;在安全節目中播出國內其它企業安全管理上的先進經驗和事故案例,借它山之石,在每天早晨,向職工敲響安全警鐘。《銀光報》還設立“安全大家談”、“我說安全”等專欄,讓職工參與企業安全管理,為企業安全建言獻策。 這種多形式、多“品種”的安全宣傳,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圍。
企業安全宣傳要講人文關懷
安全宣傳要講究親情關懷,要把穩定職工情緒、關心職工心理變化放在第一位。銀光新聞中心圍繞親情,經過認真策劃,組織播出了《讓親情守候安全》系列報道,讓中小學生、離退休人員面對攝像機鏡頭向自己的親人表達對安全的祝福、期盼與呼喚。中小學的學生們發出了“爸爸、媽媽,女兒天天盼著您安全回家!”,“爸爸、媽媽我愛您,上班要注意安全,您的安全就是我們全家人的幸福。”等發自內心的安全呼喚。離退休職工則語重心長,規勸所有在崗職工,上班要注意安全。這些采訪者的聲音通過企業有線電視,尤其是通過有線廣播系統,在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回響在十里廠區,使職工深受觸動。
銀光集團黨委宣傳部還向離退休人員發出了向子女們囑咐安全的倡議,呼吁離退休人員像在崗期間一樣關注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子孫為了企業的發展、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按章操作,確保安全。
這些來自親人們的呼喚,這些裹攜著親情的倡議,撥動著在崗職工的情感心弦,成為職工增強責任意識,強化安全生產的不盡動力。
企業安全宣傳要建立長效機制
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建立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質的呼聲當前在社會上很高。但安全文化怎么建、安全宣傳教育怎么做,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依據,僅有的安全宣傳教育還停留在對事故的事后監督上、對隱患的督促整改上,對于提高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安全生產技能的宣傳教育還做得遠遠不夠。
安全宣傳重在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而安全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改變人的思維方式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為此安全宣傳就要有長期規劃。銀光新聞中心根據本部門的安全職責,從企業安全現狀分析、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具體措施等幾方面,做出了安全宣傳的三年規劃。使安全宣傳“有章可循”。 為杜絕安全宣傳缺乏系統性,只在安全概念上泛泛宣傳的現象,銀光集團黨委宣傳部出臺《關于規范安全宣傳教育的通知》,在企業內部就安全宣傳教育的責任主體、具體內容、方式方法、考核標準等做出了具體安排,為企業基層單位、新聞媒體開展安全宣傳提供了參照依據。
上一篇:安全生產理論創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