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好,而且還要心理好。因此,有些疾病(精神的)需要找心理醫生診治。在衛生上,不僅是環境衛生、個人生活衛生,還有“心理衛生”,比如“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就是“心理不衛生”的表現。
由此,可以推斷,在安全生產上,還有“心理安全”。“心理安全”,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對于安全工作認識模糊,認為“命運決定”、“該倒霉”、“小心也沒用”等等,因此,處于“聽天由命”的被動狀態。
又如,領導在生產中的“瞎指揮”,讓生產者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窩著火、憋著氣去操作,必然分心、走神,很容易發生事故。
還如,生產者工作、生活上有后顧之憂,背著沉重的包袱,或者和同事、或家人鬧矛盾,發生糾紛,都容易產生思想負擔。
至于帶病上班,帶病作業,又得不到關心和治療,都會導致心理上壓抑、苦悶、心理上“出事故”,必然導致生產工作中的事故發生。更值得關注的是,“心理安全”是隱形的、不易察覺的,是生產中更大的“隱患”,更應注意發現和消除。
有句人們熟知的安全生產的口號,叫“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最能體現“心理安全”的重要。人逢喜事精神爽,干什么都會順心順利,但也要防止“樂極生悲”,以平和的心態,正常的心理從事生產、工作,心理安全、生產安全,家庭幸福、社會安定,一切從“心”開始。
上一篇:抓好安全思想教育黨組織責無旁貸
下一篇:安全管理:增強意識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