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創新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得下大功夫、花大力氣,既要有社會需求和組織上的保障,也有賴理論工作者個人的智慧和勤奮。
理論創新的前提是要對傳統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任何創新都是對傳統的揚棄,是在以往基礎上的發展,而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安全生產理論創新需要對我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安全生產實踐、理論依據、體制變遷等有一個系統的總結,從中得出一些有價值的結論,以為后來者之鏡鑒;安全生產理論創新還需要對它國的情況有所了解,清楚別人在這個領域做過什么,達到了何種程度,我們在此基礎上還能做些什么。切勿閉門造車,視空想為理想,那將費力而無益。
理論創新的要點在于求異。要有懷疑精神,沒有懷疑就沒有追求的動力。17世紀英國哲學家笛卡爾說過:“要追求真理,我們必須在一生中盡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懷疑一次。”試想,一個人若視一切為正常、為滿足,他如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說到問題意識。求異必須能夠發現問題。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理論創新的人文精神在于鍥而不舍地為人的生命價值而工作。創新需要勤奮,需要鍥而不舍地在某一點上狠下功夫,深入挖掘,不能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或視皮毛為筋骨,沾沾自喜。這就得耐得住寂寞,放棄些物質享受。能與寂寞為伴得自于為人的生命價值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得自于人的價值判斷,得自于敬業態度。
理論創新的歸宿是現實生活。理論創新特別是安全生產理論創新,其目的無疑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生產安全問題,指導安全生產實踐。我們不是為了理論而創新,也不是為了創新而理論,更不是為了滿足個人志趣。安全生產理論創新關系國家的安全生產大局,關系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中國在世界上的尊嚴。我們搞理論創新,要始終把為生產實際服務當作第一要務,切莫丟了這個根本。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要想效益好,安全是法寶”
下一篇:聽聽來自企業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