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與職業多發病
職業病專家指出,一些媒體把出租車司機等人的胃病,媒體工作人員、科研人員等人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統稱為職業病,其實是不準確的。由于引發這些疾病的原因很多,現在還不能將其劃歸職業病范圍,只能稱為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多發病。
我國目前法定職業病共10類115種。10類分別為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其特點是有明確的病因,職業危害因素和職業病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病因和臨床表現均有特異性。
職業多發病的特點則在于,職業因素可以促使疾病的發生和加重,是多種發病因素之一,但不是惟一的直接致病因素,或者職業因素只是誘因和加重因素,其他職業人群也會發生這種疾病。調離職業或改善勞動條件后,該病可以緩解或停止發展。其病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非特異性的。如從事腦力勞動和緊張作業的司機、售票員、報務員、會計、電話接線員、統計人員,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出租司機的胃病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高溫工人高血壓的檢出率遠遠高于非高溫工作者等。
中青年成了胃病“主力軍”
專家指出,現代人由于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于亞健康狀態。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病專家說,在消化門診中,功能性的消化疾病占了40%左右,中青年較多,一般查不出什么器質性毛病,但消化道癥狀卻實實在在地存在。
城市上班族中得腸胃病的越來越多,這跟現代人的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加快、精神負擔重、生活不規律有很大關系。醫生們通常把它叫做功能性胃腸病。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有時候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吃飯,饑一頓、飽一頓,漸漸地,不少人發現腸胃功能退化,胃口變差了,本來感覺很餓,但沒吃幾口就已經飽了。
“電腦病”患者與日俱增 記者編輯成“高危人群”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人們筆紙記錄的工作方式被電腦取代,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腦族在享受電腦帶來的高速便捷時,頻頻遭遇“電腦病”困擾。職業病專家指出,報社記者和編輯、網絡設計師等長期以電腦為主要工具,堪稱“電腦病”的“高危人群”。
醫學界將長期進行電腦操作造成的這種眼、手、腕功能性損傷,稱為“反復緊張性損傷癥”。專家指出,電腦工作人員因長時間精力集中于屏幕,而電腦屏幕亮度長時間不變,字跡密集,加上室內光線不合適等因素,很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如果工作過程中不注意調節視力,就會造成眼睛疲勞以及視力下降。同時,電腦操作人員長時間從事數據輸入、鍵盤打印,反復單一的動作幅度變化小,需要相當大的靜態支持力,這就使部分神經肌肉組織呈緊張狀態,時間長久就引起手、腕、臂甚至肩部的肌腱發炎、疼痛,有時可累及腱鞘和肌肉組織。
醫生說,“電腦病”雖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卻不容小覷,它會引發身體其它方面的連鎖疾病,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裝修工:面臨室內污染危機的弱勢群體
室內裝修會帶來污染,豪華裝修可“裝”出致癌環境。對此逐漸了解的城市人如今開始利用各種方式避開或排除污染。而大小醫院越來越多的裝修工中毒事件表明,一大批以裝修為職業的工人們正不得不飽受污染之苦。
職業病專家告訴記者,裝修工作業時中毒暈倒情況,原因是家庭裝修和建筑行業所使用的油漆、稀料、防水材料等,多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劑,在通風不暢的情況下會使接觸者出現皮膚黏膜刺激感、神經系統及肝、腎、造血系統等損害,嚴重者當場就可能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記者在太原市幾家醫院了解到,長期從事裝修行業的工人,由于常在污染濃度較高的環境工作和生活,有的出現便血,個別已經被診斷為白血病。
“大棚病”纏上菜農
近年來,種植大棚菜讓不少菜農致了富,發了家,但與此同時,長期在高溫濕熱的環境中勞作,部分農民因此患上了白血病、關節炎、肺病、中毒后遺癥等與大棚有關的疾病。
白血病患者中,農村患者較多,其中從事過大棚種植的人占很大一部分。醫生分析,有50%左右的這類患者是直接由大棚中噴灑農藥中毒引起的,主要病因是很多農藥、殺蟲劑、除草劑中,苯類衍生物會抑制人體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從而導致染色體突變,破壞造血系統,引起白血病。大棚內空氣流通性差,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含量較高,對人體非常有害。菜農應戴口罩、穿防護衣等進行有效防護,并且作業時間不能太長,要多到棚外呼吸清新空氣。
此外,據骨科醫生介紹,到醫院來看關節炎的菜農也有不少,因為大棚內潮濕的環境損壞了關節。棚里溫度高達30攝氏度左右,悶熱難耐,一些菜農還反映勞動時間一長,常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情況。醫生說這些都屬于“大棚反應”。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和諧社會安全管理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