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術規程是血的教訓和人們多年工作經驗的結晶,是防范各類事故的重要保障。尤其在化工企業,由于“三違”現象引發的事故很多,可謂教訓深刻,發人深省。但是,有些職工工作態度不端正,安全意識淡薄,“三違”現象還頻 頻發生,下面的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事故經過
2006年3月22日,河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計劃停電檢修。14時30分左右,脫硫崗位在拆檢脫硫液過濾器時發現濾網腐蝕沒有了,生產副總經理、合成車間主任、脫硫工段長3人研究決定檢查一下脫硫塔上部噴頭有無堵塞。15時08分,脫硫工段長電話通知安環處到脫硫崗位辦理罐內安全作業票和登高作業證。安環處長到現場后提出:系統沒有置換一定要帶好長管防毒面具不準敲擊,看一下就馬上出來的安全要求,并在作業證上填寫安全要求簽了字。約15時30分工段長閻某帶領維修工聶某、操作工王某和耿某開始到脫硫塔上作業,聶某和王某到塔頂平臺拆人孔,閻某和耿某在下面一層平臺等候準備作業,約16時10分脫硫塔人孔被拆開。因平臺作業面積小,聶某摘下防毒面具下到下面平臺,工段長閻某和耿某隨后上到塔頂平臺,在塔頂平臺三人分別往人孔內觀望,約5分鐘后耿某戴上長管防毒面具進入塔內,工段長閻某和王某負責監護。閻某問耿某“沒事吧”?耿某點頭,閻某給耿某一根鐵絲讓其捅一下噴頭眼,只見耿某向南走了一步順手摸了一下噴頭轉身向北側倒下,從入塔到暈到時間不到一分鐘。工段長閻某便憋了一口氣,在人孔處拽耿某,但未能拽出,隨后便戴上防毒面具和聶某、王某一同往外拉拽耿某,但仍未能拽出。工段長閻某在塔上向下喊人,隨后3人先后中毒暈倒在平臺上。車間主任聽到喊聲馬上組織人員上去救人,公司生產副總、安全處長、公司安全處消防隊長賈某隊員馮某先后趕到現場組織搶救。賈、馮二人先后背空氣呼吸器爬上塔頂平臺,賈某登上平臺后自己戴上呼吸器就進入塔內施救,沒將耿某救出自己就暈倒在塔內。待消防員馮某上到塔頂平臺后發現賈某已暈倒在里邊,就喊:“隊長暈倒在里邊了”,隨后與相繼上塔參加救助的4位工友一起救人,未救成功,卻相繼不同程度中毒。16時41分安環處長撥打110電話請求縣消防大隊救助,同時公司組織用吊車吊籃將平臺上中毒人員救下,由120救護車送往縣醫院救護。
縣消防大隊趕到現場后調查了情況并組織實施救助,但仍未獲成功,隨后請求市特警大隊救援。市特警大隊趕到后立即開始營救,大約在18時45分左右將中毒人員賈某、耿某從塔內救出,由120急救中心送往縣醫院搶救22日22時40分,醫院確定賈某、耿某搶救無效死亡。
本次事故導致1名操作工,1名營救人員共2人中毒死亡,3名維修操作人員和6名上塔營救人員共9人不同程度出現一氧化碳中毒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從機械、物質和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分析:3月22日當天停電檢修,因發現脫硫塔底部過濾網壞了,臨時決定對脫硫塔頂部和噴頭進行檢查。由于沒有置換脫硫塔內存有濃度較高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氣體,拆開人孔蓋后塔內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混合氣體涌出,致使塔頂工作平臺上人孔周圍存有一氧化碳和硫化氫有毒氣體,加之當天刮北風稍偏東,脫硫塔作業人梯處在下風口,作業人員更易中毒。
2、防護措施不到位,參加檢查噴頭和監護人員僅帶了2套長管防毒面具,且在未帶任何防毒面具的情況下探頭向塔內觀望,在入塔前已形成中毒。
3、搶險隊員和領導對現場情況分析不夠,施救盲目,佩戴空氣呼吸器的時間位置不正確,進入毒區后才佩戴呼吸器導致營救人員中毒死亡。
4、出現事故后搶救事故組織不到位,救人心切考慮不周,不戴防毒面具致使營救人員多人中毒。
5、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夠,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正確使用防護用具的知識缺乏。
6、領導對作業現場和缺乏嚴密度分析,檢查和指揮布置工作不嚴密。
三、事故教訓及防范措施
針對此次事故,制定了如下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強安全管理,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做到安全工作齊抓共管。
2、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進行業務培訓。并且嚴格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待崗學習。
3、進一步完善事故處理預案,并落實到班組、班員,熟知預案內容及處理程序,一旦事故發生,確保相關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下一篇:管道人孔內的毒氣毒死兩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