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章操作 命喪黃泉
某公司機加車間三級車工張某,在C620車床上加工零部件。當時磁鐵座千分表放在車床外導軌上,他用185轉/分的車速校好零件后,沒有停車右手就從轉動零部件上方跨過去拿千分表。由于人體靠近零部件,衣服下面兩個衣扣未扣,衣襟散開,被零部件的突出支臂鉤住。一瞬間,張某的衣服和右部同時被絞入零部件與軌道之間,頭部受傷嚴重,搶救無效死亡。
[點評]從事機械加工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上衣要做到“三緊”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同時規定不準跨過轉動的零部件拿取工具。這是一起嚴重地違反操作規定和護品穿戴不規范而引發的一起死亡事故。教訓告訴我們,遵章守紀,安全才有保障。
2、棒料超長 甩彎傷人
某單位一名機加操作者在C620車床加工一根長3100mm、直徑40mm鋼棒,裝卡后工件超出主軸尾端1250mm,轉速由原來的230轉/分變為600轉/分時,將露出主軸的鋼棒甩彎,打中了路過車床的顧某頭部,當場死亡。
[編后語]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材料過長,轉速過高且未安裝防護托架而造成的。在事故的調查過程,該單位曾發生過料長甩彎打壞工具箱等事情,但沒有引起領導的高度重視,使事故隱患沒有得到及時消除,加之操作安全意識淡薄,圖方便省事,存有僥幸心理。因此,發現事故隱患必須立即整改,僥幸要不得。
3、 腳踏開關無防護 痛失一手
某單位剪料工李某操作剪板機下料。當他將大塊鋼板剪到最后一塊時,將料頭推向壓塊,身體根著前移,右腳誤踏開關,剪板機動作,將右手壓掉。
[點評]這起事故是由于腳踏開關沒有安裝防護罩誤踏而造成的。而且有明確規定,沖剪區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手不準進入剪板壓腳區和沖壓模具區。
4、起重機失控 鋼水包撞倒他人
某鋼鐵公司煉鋼車間徐某操作起重機吊運重1.8t的鋼水包,準備將其放到平車上。當吊車開到平車上方時,由于鋼水包未對正平車不能下落。地面指揮人員要徐某稍動大車,徐某稍一轉動大車操縱手柄,接觸器頭跳火,大車失控吊著離地1m高的鋼水包向前疾駛,駛到4.9m處一名員工躲避不及被撞倒,又繼續前走5.7m,直到掛住電爐支架,操作者才醒悟,將電源開關拉斷,大車才停。被撞者經搶救無效死亡。
[編后語]起重機大車制動器失靈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操作者由于缺乏經驗,發現意外沒有及時切斷電源總開關,以致發生這起死亡事故。嚴格執行起重設備安全規程,沒有制動裝置的或制動失靈的吊車不準使用,吊車駕駛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考試合格才準操作,是確保吊車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
5、不用三芯插頭 造成觸電身亡
某集團公司安裝鉗工朱某在拋光車間通風過濾室安裝過濾網,用手持電鉆在角鐵架上鉆孔。使用時,電鉆沒有裝三芯插頭,而是把電鉆三芯導線中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扭在一起,與另一根火線分別插入三孔插座的兩個孔內。當他鉆幾個孔后,由于位置改變,導線拖動,工作零線打結后比火線短,首先脫離插座,致電鉆外殼帶220V電壓,通過身體、鐵架、大地形成回路觸電死亡。
[編后語]嚴格手持電動工具管理,接線必須使用三芯插頭插座,切不可圖省事不用三芯插頭。保護接零與工作零線不得共用,必須分別接至零線干線。手持電動工具按規定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
6、補焊水管 險送性命
某自來水公司供水干線漏水需要補焊。為了便于工作,安裝了一臺水泵臨時往外抽水。焊工李某等將電焊機拉到現場,看了一下情況認為工作量不大,沒有回去取長筒水鞋,穿著帆布鞋就進行施焊,焊完一根焊條,他右手拿著新焊條往焊鉗上夾時,一聲驚叫,然后倒地。上面人拉下電源,并將李某抬上來進行人工呼吸,才逐漸蘇醒過來。
[編后語]這次事故是李某是施焊過程中,手套和工作鞋、工作服都已潮濕,在他更換焊條時,空載電壓加于人體,較大電流通過手、人體、腳部與地構成回路,發生電擊。電焊機工作電壓為30~40V,而空載電壓可達80V。焊工更換焊條時往往在不停機情況下進行,因此人體就接觸到80V電壓,一般情況下,由于施焊時穿戴絕緣鞋和帆布手套,限制了流經人體的電流。在潮濕場所、金屬結構上和金屬容器內施焊,必須保持手和腳部的一定絕緣程度,并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
7、非電工裝燈泡 觸電喪生
某單位管道組長曹某到地下減壓室工作。室內一片漆黑,地面積水70mm。有一根6m長的照明線,其中1m長在地上;燈頭吊在距地面1.4m處。曹某拿來一個200W螺口燈泡,往燈口上裝時,手碰螺口觸電,左手緊握燈口倒地死亡。
[點評]危險環境的局部照明沒有使用安全電壓;燈口金屬部分外露,手觸裸露部位,造成這起死亡事故。
8、點火不當 造成爆炸
某冶煉單位一臺煤粉鍋爐,熄火后重新點火時操作錯誤,竟將煙道閘門關閉,在引風機未開的情況下,啟動磨煤機向爐腔給粉點火,引起煤粉和殘存可燃氣體爆炸,氣浪將爐頂保溫層掀掉,將兩名爐前操作工炸死。
[點評]這是一起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而引發的事故。不論什么型號的鍋爐,在停爐熄火后再行點火升爐前,必須打開煙道閘門,啟動引風機排除爐腔和煙道內的可燃氣體,才能避免積聚在爐腔和煙道內的可燃氣體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