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高速發展,但部分汽車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仍處在初級狀態,安全生產事件及其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并呈上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機械行業發生事故1700余起,死亡700多人,同比有較大幅度的上升,而汽車行業對上述數據的“貢獻”率很大。同時據專家分析,汽車行業各種職業病也有上升趨勢。因此,汽車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汽車體系認證中心總工程師葉盛基撰文呼吁:汽車行業應盡快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當前,企業的勞動條件、員工的身心健康安全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職業健康安全問題也逐漸成為貿易活動中的又一項壁壘。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穩步發展,汽車行業應關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建立和實施OHSMS意義
汽車行業存在安全生產問題,導致近年來安全生產事故呈上升趨勢的主要原因有4個:安全管理人員過少,安全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安全管理體系不完整、不健全;企業領導對安全管理工作重視不夠,使職業安全管理工作無法有效落實;企業生產設施、設備陳舊,維護維修、更新跟不上,防護措施配備不足。
企業自身需求也正在成為汽車行業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推動力。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穩步發展,汽車企業對自身管理要求將越來越高。OHSMS作為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的先進方法,必將為更多的汽車企業理解和掌握,也必將被更多的汽車企業所應用,從而提高我國汽車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汽車工業不斷向前推進。
汽車企業建立和實施OHSMS可以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實現主動預防事故、完善管理制度、保證員工的健康安全,同時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將對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
建立和實施OHSMS的條件已經具備
2002年,我國正式頒布實施了《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進一步充實了我國職業健康安全法律體系。同時實施同等轉換OHSAS18000系列標準的GB/T28001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為企業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了規范依據。可以說,汽車企業在原有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各項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現在全球已全面推廣OHSMS第三方認證,我國也開展了這方面的認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獲證企業已超過300家,汽車行業企業如上海GM、東風汽車股份公司等均已通過認證。
OHSMS體系總要求
汽車企業應按照標準規范的各項要求,結合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現狀,面向生產經營全過程,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完整并覆蓋標準要求的文件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體系應建立在規劃(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PDCA動態循環過程基礎上,并為其持續改進的實現提供一個結構化的過程。企業體系應確保制訂適宜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確定需要進行控制的重大危險源,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確定優先事項和建立適當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指標,并為實現方針、目標、指標確立組織機構和制訂方案,并要順利開展策劃、控制、監測、糾正措施、審核與評審活動,以確保方針的遵循及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總之,必須結合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管理實際,建立全面系統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化體系。
職業健康安全的方針和目標
汽車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體現了組織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是組織對其全部職業健康安全意圖的原則陳述,方針中應闡明其宏觀的職業健康安全工作目標。組織的方針中應體現兩個承諾:一是對持續改進的承諾;二是對遵守有關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承諾。
方針的制訂要適合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性質和規模,突出自身的特點,這樣才更具操作性,才能準確地指導組織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工作。一個好的方針應能夠反映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的宗旨和工作方向。
汽車企業應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指標。目標與指標要盡可能量化并可評測。目標和指標的確定,應考慮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企業的組織機構和職能、企業的資源條件和生產環境、過程特征,以及法律與其他要求、職業健康安全重大風險及相關方的觀點。
汽車整車企業應關注危險源的識別
汽車整車企業應關注鍛壓、鑄造、機加、沖壓、焊接、熱處理、涂裝、裝配等主要工藝過程主要危險源的識別。對各類汽車行業企業,尤其是非整車企業在具體識別危險源時,應密切結合自身的生產實際和管理特征加以分析、識別、確定。
汽車企業應通過有效運用相關背景知識和生產經驗,在分析材料性質、生產工藝和環境條件的基礎上進行危險源辨識,本著“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則,對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險源進行系統辨識與分析:廠址及環境條件;廠區平面布局;建(構)筑物;生產工藝過程;生產設備、裝置。
為充分識別確定危險源,汽車企業應綜合考慮本單位和同行業類似組織已發生事故的原因、相關的法律法規、經驗中已經確定的安全注意事項,同時可利用較為成熟的安全檢查表或安全評價表中的項目作為參考。
汽車企業進行風險評價可選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故障類型和影響危險性分析(FME?鄄CA)、事件樹(ETA)等方法。通常,企業可采用易于操作的安全檢查表法。
風險控制措施的選擇原則
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工程技術措施。汽車企業應根據危險源評價所得出的各個危險源的風險等級,按有限順序確定設計、維持和改善控制措施的行動計劃,并在選擇控制措施時系統考慮相關因素,本著完全消除危害或消滅危險源、努力降低風險、利用技術進步與改善控制措施,導入計劃的維護措施,選用個體防護用品的先后順序來選擇控制措施。
另外,汽車企業應同時注意應急方案的需求,包括考慮編制應急和疏散計劃,并提供與控制危害有關的應急設備。
安全行為科學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汽車企業在制訂管理措施時應采用安全行為科學的原理。安全管理的職能:一是對人的管理;二是對組織與技術的管理。安全管理要注重人的因素,強調對人的正確管理。汽車企業可應用行為科學合理安排工作,指導管理手段,進行班組建設。對人員進行了合理的管理,汽車企業便可以有效防止因人失誤而導致的事故。
防止事故就要防止能量的意外釋放。因此,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的基本出發點就是要采取措施,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能量意外釋放。常用的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有如下三種:消除危險源、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
建立健全OHSMS應與其他管理體系一體化
作為現代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受到企業的重視。汽車企業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應綜合考慮與其他兩個體系的一體化事項。三個體系都不是封閉的體系,相互間有很強的兼容性。
當然,三個體系在許多方面還有較大的不同,尤其是由于各體系的目的不同,對各過程的關注點也不盡相同。因此,企業在建立整合型管理體系時,要認真研究體系的異同點,充分考慮要素間的兼容性和差異性,兼顧各分系統的特殊要求,包括顧客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公眾對環境的要求、員工對健康和安全的要求。企業建立并實施“三合一”的整合型管理體系有助于實現管理的增值,改進、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和途徑。
汽車企業建立與實施OHSMS時,系統考慮與其他體系的融合,是其體系建立的重要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