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質量控制是一項難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現代管理的理念是以項目為中心進行動態控制。即以項目為中心成立項目部,以項目經理為管理主體,以技術負責人為技術權威的項目組織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的動態控制,以實現項目的質量、進度、工期、安全等主要控制目標為目的,進行良性的pdca循環,達到項目效益的最大化。
一、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1、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專指現場施工管理組織的施工質量自控體系或管理系統,即施工單位為;實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和目標控制,以現場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架構為基礎,通過質量管理目標的確定和分解,所需人員和資源的配置,www.fdcew.com以及施工質量相關制度的建立和運行,形成具有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能力的工作系統。
2、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是以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機構為主體,根據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和業主方或總包方的總體系統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而建立的。
3、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主要內容:1)目標體系、2)業務職能分工、3)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4)現場施工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文件。5)現場施工質量控制點及其控制措施;6)內外溝通協調關系網絡及其運行措施。
4、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系統性、互動性、雙重性、一次性。
二、施工質量合保證體系的運行:
1、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應以質量計劃為龍頭,過程管理為中心,按照PDCA循環的原理進行。計劃、實施、檢查、處置。三檢制:自檢、互檢、專檢。
2、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結合的模式展開:1)事前控制:預先進行周密的質量控制計劃;2)事中控制主要是通過技術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行為的自我約束和他人監控,達到施工質量控制目的;3)事后控制:包括對質量活動結果的評價認定和對質量偏差的糾正;4)以上三大環節不是孤立和分開的,是PDCA循環的具體化,在滾動中不斷提高。
2、掌握施工質量的預控方法
施工質量預控是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首要環節,包括確定施工質量目標、編制施工質量計劃、落實各項施工準備工作以及對各項施工生產要素的質量預控。
三、施工質量計劃預控
1、施工質量計劃是施工質量控制的手段或工具。
2、施工質量的計劃預控,是以“預防為主”作為指導思想,確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法,以及制定與此相關的技術、組織、經濟與管理措施,用以指導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活動。
3、施工質量計劃是施工質量的全面預控措施,作用有二:一是為現場施工管理組織的全面全過程施工質量控制提供依據,二是成為發包方實施質量監督的依據。
4、施工質量計劃預控的重要性在于它明確了具體的質量目標,制定了行動方案和管理措施。
5、施工質量計劃方式有三:《施工質量計劃》、《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劃》。
6、施工組織設計,其特點在于能較強地反映施工質量控制的層次性、技術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以施工技術方案為核心。
7、施工組織設計根據工程的范圍和編制的時間不同,其內容和深度要求不同。投標階段一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大綱工施工方案,目的在于獲得中標承包權。開工前進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應滿足指導現場施工,進行施工管理的質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目標控制的需要。
8、施工組織設計基本內容包括:
1)、工程概況 2)、施工條件析 3)施工方案:技術方案、組織方案。4)、施工進度計劃:時間進度、資源進度 5)、施工平面圖 6)、施工措施: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施工進度控制措施、施工安全、職業健康和環境管理措施。
9、施工組織設計(或質量計劃),經內審批準后報業主及監理機構審批后,才能作不組織施工和管理的依據。
四、施工準備狀態預控
1、施工準備按其性質分類:1)、工程開工前的全面施工準備 2)各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的施工準備 3)冬、雨季等季節性施工準備。
2、施工準備狀態是施工組織設計或質量計劃的各項安排和決定的內容,在施工準備過程工施工開始前,具體落實到位的情況。
3、全面施工準備階段,工程開工前各項準備:
1)、完成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2)施工組織設計或質量計劃向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傳達或說明;3)先期進場的施工材料物資、施工機械設備是否滿足要求;4)是否按施工平面圖進行布置并滿足安全生產規定;5)施工分包企業及其進場作業人員的資源資質資格審查;6)施工技術、質量、安全等專業專職管理人員到位情況,責任、權力明確;7)施工所必須的文件資料、枝術標準、規范等各類管理工具。8)工程計量及測量器具、儀表等的配置數量、質量;9)工程定位軸線、標高引測基準是否明確,實測結果是否已經復核;10)、施工組織計劃或質量計劃,是否已經報送業主或其監理機構核準。
4、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作業準備:
1)相關施工內容的技術交底,是否明確、到位和理解;2)所使用的原材料、構配件等,是否進行質量驗收和記錄;3)規定必須持證上崗的作業人員,是否經過資格核查或培訓;4)前道工序是否已按規定進行施工質量交接檢查或隱蔽工程驗收;5)施工作業環境,如通風、照明、防護設施等是否符合要求;6)施工作業所必須的圖紙、資料、規范、標準或作業指示書、要領書、材料使用說明書等;7)工種間的交叉徇銜接、協同配合關系,是否已經協調明確。
3、施工質量的驗收方法
31、施工質量驗收的依據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程施工圖紙;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建設法律法規;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
五、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
1、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包括:檢驗批質量驗收;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屬竣工驗收。
2、檢驗批質量驗收:檢驗批是按同一的生產條件或按規定的方式匯總起來供檢驗用的,由一數量樣本組成的檢驗體。可按樓層、施工段、變形縫等進行劃分。
1)檢驗批的驗收應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2)檢驗批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據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驗紀錄。主控項目合格率100%。
3、分項工程質量驗收:1)分項工程應按主要工種、材料、施工工藝、設備類別等進行劃分;2)分項工程應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進行驗收;3)分項工程質量合格標準:分項工程所包含的檢驗批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紀錄應完整。
4、分部工程質量驗收:1)分部工程劃分應按專業性質、建筑部位確定。2)分部工程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分部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工程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質量負責人也應參加相關分部工程驗收。3)分部工程質量合格標準: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應完;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和設備;安裝等到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咸觀質量驗收應符合有關要求。
5、施工過程質量驗收中,工程質量不合格時的處理方法:1)經返工重做或更換器具、設備的檢驗批,應該重新進行驗收;2)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仳,應予以驗收;3)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4)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5)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后仍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上一篇:HSE管理體系建立的準備
下一篇: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