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學事故的現場急救
第二節 現場急救的原則與要點
一、診斷原則
化學事故發生后救援人員必須對傷病員迅速診斷,才能做 到及時正確救治。一般從如下四個方面考慮建立診斷。
(1)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應該根據事故的性質、程度、毒物的種類和毒性,有無燃燒、爆炸、窒息、有無墜落、撞擊等現場情況分析可能致傷致病原因。
(2)根據傷病員的臨床表現。迅速準確地對病人進行檢查與詢問,根據傷病員臨床癥狀和體癥來分析判斷。
(3)根據現場可能的檢查、化驗和監測資料。有條件時可通過如流動的X線檢查及常規化驗服務車進行檢查、化驗;通過空測儀器設備對空氣毒物濃度及氧含量進行監測分析,為現場診斷提供依據。
(4)做好與其他疾病的鑒別。在原因不明、診斷不清的情況下,應認真做好與其他疾病的鑒別,特別是急性化學中毒時往往與其他內科疾患及其他類毒物中毒的鑒別,以免誤診,造成搶救的延誤和失效。
二、急救要點
1.現場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則
(1)立即解除致病原因,脫離事故現場。
(2)置神志不清的病員于側臥位,防止氣道梗阻,缺氧者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擠壓。
(3)皮膚燒傷應盡快清潔創面,并用清潔或已消毒的紗布保護好創面,酸、堿及其他化學物質燒傷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和足夠時間(一般二十分鐘)進行沖洗后再進一步處置,禁止在創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類;眼睛灼傷后要優先徹底沖洗。
(4)如系嚴重中毒要立即在現場實施病因治療及相應對癥,支持治療;一般中毒病員要平坐或平臥休息,密切觀察監護,隨時注意病情的變化。
(5)骨折,特別是脊柱骨折時,在沒有正確的固定的情況下,除止血外應盡量少動傷員,以免加重損傷。
(6)勿隨意給傷病員飲食,以免嘔吐物誤入氣管內。
(7)置患者于空氣新鮮、安全清靜的環境中。
(8)防止休克,特別是要注意保護心肝腦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
2.急性化學中毒現場救治要點
(1)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場所給予吸氧,脫除污染的衣物,用流動清水及時沖洗皮膚,對于可能引起化學性燒傷或能經皮膚吸收中毒的毒物更要充分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二十分鐘,并考慮選擇適當中和劑中和處理;眼睛有毒物濺入或引起灼傷時要優先迅速沖洗。
(2)保護呼吸道通暢,防止梗阻。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血壓、呼吸、脈搏等生命體癥,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3)中止毒物的繼續吸收。皮膚污染沖洗不夠時要用沖洗或中和、經口中毒,毒物為非腐蝕性者,立即用催吐或洗胃以及導瀉的辦法使毒物盡快排出體外。但腐蝕性毒物中毒時,一般不提倡用催吐與洗胃的方法。
(4)盡快排出或中和已吸收入體內的毒物,解除或對抗毒物毒性。通過輸液、利尿、加快代謝,排毒劑和解毒劑清除已吸收入體內的毒物。排毒劑主要指綜合劑,解毒劑指能解除毒作用的特效藥物。
(5)對癥治療,支持治療。保護重要器官功能,維持酸堿平衡,防止水電解質紊亂,防止繼發感染以及并發癥和后遺癥。
3.急性化學中毒現場救治注意事項
(1)急性化學中毒現場救治非常重要,處理恰當可阻斷或減輕中毒病變的發展;反之,則可加重或誘發嚴重病變。一些 刺激性氣體中毒,如早期安靜休息,常可避免肺水腫發生,如休息不當活動太多,精神緊張往往促使肺水腫的發生。“親神經”毒物中毒早期必要限制進入水量,尤其是靜脈輸液,如在潛伏期或中毒早期輸液過多過快,可促使發生嚴重腦水腫。
(2)中毒病情有時較重較快,故需密切觀察,詳細記錄。并隨時掌握主要臨床表現,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治療中還應預防繼發或并發性病變,如中毒性腦病進展期應防止呼吸中抑制及腦疝形成,昏迷期應防止繼發感染;恢復期患者體力精神狀態都未恢復時,應防止發生其他意外(如跌傷)。
(3)搶救過程中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非常重要,準確地記錄出入水量,調整輸液總量及電解質量,使機體環境保持穩定。
(4)可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成千上萬,多種多樣,有些毒物不但缺乏臨床資料,即使毒理資料也缺乏,同時由于個體差異,吸入量不同或有毒物含有雜質,使中毒患者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變化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根據病情進行對癥治療。
(5)一些藥物如排毒劑及解毒劑這些特殊藥物,在現場急救時應抓緊時機,盡量應用,否則當毒物已造成嚴重器質性病變時,其療效將明顯降低;同時隨病情進展,一些繼發性或并發的病變可能轉為主要矛盾,使特效藥無法發揮其作用;劑量過大,可產生副作用,故必須結合具體情況隨時調整劑量。
(6)在急性化學中毒的現場救治中,使用一些中醫中藥針灸等治療方法,簡單易行,方便有效,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自救與互救
自救指發生化學事故時,事故單位實施的救援行動以及在事故現場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自身采取的保護防御行為。自救 是化學事故現場急救工作最基本、最廣泛的救援形式。自救行為的主體是企業及職工本身。由于他們對現場情況最熟悉、反應速度最快,發揮救援的作用最大,化學事故現場急救工作往往通過自救行為應能控制或解決問題。
互救(他救)是指發生化學事故時,事故現場的受害人員相互之間的救護以及他人或企業救援隊伍或社會救援力量組織實施的一切救援措施與行動。互救(他救)是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和互幫互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體現。在發生大的化學事故特別是災害性化學事故時,在本身救援力量有限的情況下,爭取他人救助和社會力量的救援相當重要。化工系統職工醫院、職防院(所),特別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心在化學事故醫學救援中,要充分發揮急救、技術咨詢、指導、培訓的作用,為救援工作做出應有貢獻。
自救與互救(他救),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兩種不能截然分開的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救援人員——企業職工,特別是醫務人員必須掌握自救與互救方面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防護用品的使用,事故狀態下的緊急逃生、撤離、燒傷或觸電的現場緊急處置,外傷急救四大技術等,使現場急救工作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