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體系在理念體系形成后,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支持才能將理念變為系統的行為要求。通過安全責任制的建立,及精細管理、技術支持、監督檢查、績效考核等環節的配合,在制度層面實現安全工作閉環管理,將安全理念變成一系列可執行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
安全文化不只是觀念文化還是行為文化;對應到企業管理活動中,安全理念體系也不能只停留在理念表述階段,成為口號和標語掛在墻上、喊在嘴上。要安全文化在企業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將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由此企業管理的制度層必須與安全理念相結合,將安全理念的指導思想、目標和行為要求用制度的形式進行規定和固化,以便于將安全理念貫徹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彰顯其核心作用。
一、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將安全文化從觀念文化向行為文化轉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定義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辦事規程和行動準則。
安全管理制度要實現良好的效果,不僅制度本身要邏輯嚴謹、權責清晰、符合企業實際,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動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閉環,構成制度體系。
安全生產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將安全理念具體化,對安全工作進行總體研究和分析,在整體上把握和認識安全工作的本質和內部規律,從安全目標的需要出發,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分析解決各種具體問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規范化、系統化、程序化。
要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就必須拋棄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管理思想,把安全管理以樹叉的形式層層分解,納入生產流程,分解到每一個崗位,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去,成為一個動態的有機體。
二、安全管理制度體系
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責任制為中心,并以精細的管理,生產技術更新,安全監察和安全績效考核的方式,來促進安全責任制度的落實。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的實施和運行是為了實現安全工作的總體目標。依照企業總體工作目標,根據管理體系和工作特點的不同,將安全工作納入整個企業管理體系中,將各自崗位的安全工作融入整個管理體系的流程和步驟中,相互關聯,相互制約,有效運行。
(一)以安全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責任制就是根據生產和工藝流程的特點,聯系實際,明確企業中各部門、各崗位、各個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安全職責范圍及權利和相互關系;而生產一線的崗位,應該有與自己作業過程的相關程序,作業各階段要求,應急防范,及時發現和報告隱患等安全責任和相互關系。這是整個安全管理體系的藍本依據和框架。
1. 安全責任制的建立和落實是安全管理體系的中心
各崗位和人員要做好安全工作,實現安全生產就必須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安全責任;責任明確是落實的前提,落實責任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要確保安全,就必須做到有崗就有責;制度的建立,力求科學、規范并具有可行性。這就要求每一項作業的安全管理都必須有嚴格的既定程序,使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每個崗位和人員同時進入管理體系,自覺依照程序運行,從而減少和杜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避免在作業中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事故。
安全責任的落實,根據實踐的經驗和安全工作的需要,簽訂安全責任書無疑是一種較好的形式。從一把手直至每個職工逐級簽約,把各自規范的責任制內容、崗位安全職責、安全目標分別落實到所有責任人的肩上。通過多種形式簽約,使各級領導、各班組崗位職工都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人人知曉各自承擔的安全風險,層層落實安全責任,避免事故發生。
2. 安全責任制的規范是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的需要
安全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安全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的核心。實踐證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責任制的企業,各級領導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在認真負責地組織生產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工傷事故和職業性疾病就會減少。反之,就會職責不清,相互推委,而使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無人負責,無法進行。
(二)形成制度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 建立精細管理控制制度
安全責任制要隨著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地進行修訂和完善,使之進一步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制度化。要使安全工作得到提升,就要對安全工作的各個環節加強控制,運用精細管理的思想深入細化每個工作步驟,通過事前制定標準,事中過程控制,事后評價考核,實行對企業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與控制?偨Y安全工作的經驗教訓,按照不同人員,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對安全的防范措施,明確規定其具體的職責范圍。要堅持運用精細化管理方法,將安全工作將安全工作一步步向科學管理推進,推動整個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
2. 嚴格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安全技術是推進安全工作必備的保障,建立安全技術管理制度,是配合安全責任制,實現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安全技術制度建設方面,要實行“多家把關,一票否決”制,嚴格執行“一工程一規程,無規程不施工”制度,嚴把作業規程的編制、審批、貫徹、執行四個環節,堅持安全設施改造、新建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要切實做好技術指導工作,成立“一通三防”、“提升運輸 ”、“采掘工程”等技術指導小組,把握安全重點,超前技術指導,堅持“誰知道誰簽字、誰整改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以杜絕礦井技術 類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安全監察制度
安全工作要形成閉環,保證安全工作有效落實,安全監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安全監察工作主要內容有:①檢查各級抓宣傳教育、抓制度建設、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情況;②檢查各級在安全工作中對人、財、物的投入是否合理;③檢查各級實行“三同時”(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及“四不放過”( 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情況;④檢查各級抓安全隊伍建設及關心安全干部工作、活動情況;⑤檢查各級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4. 安全績效考核制度
各級安全責任人和各崗位職工安全責任落實,必須建立一個系統來進行評價和反饋,進而促進安全工作的進一步完善,通常的方法是建立安全績效考核制度,企業的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必須經常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貫徹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安全工作結果,要緊接堅持獎懲分明,對責任制執行和落實好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不負責任或由于失職而造成事故的,要給予批評和處分,從而激勵廣大職工盡職盡責無旁貸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制。
結語:結合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管理的發展狀況,安全文化理念向安全管理制度的轉變是安全文化落實的必由之路。從安全制度的內容可以看出,安全制度需要形成以安全責任制為中心,以精細管理、技術為支持,通過監督檢查及績效考核來形成閉環的一整套嚴謹的體系,來促進安全工作的進一步完善,杜絕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