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就是企業與其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所應具有的安全理念、安全態度、安全素質的總和及為提高這個總和所采取的一切對策。
我們要按照安全的要求,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使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深入人心,遵循安全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群眾性、針對性和創新性的規律來營造基地安全文化體系。
為此,要做好安全規范工作。一是對人的規范,通過安全法規培訓、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樹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健康、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責任、安全就是信譽的理念。通過崗前培訓、日常檢查等活動來規范人的安全意識、科學管理方法和應急處理預案,落實法律責任,增強人的責任感。二是通過安全生產責任制,來規范人的行為。落實每位員工的安全責任,制定科學完備的操作規程,嚴格遵守操作程序,并適時督促檢查,確保生產行為的安全可靠,通過獎罰制度,來表彰、激勵安全責任強、安全行為規范、效果顯著者。三是通過崗位技能培訓考核,使各類人員的技能達到安全標準,確保人的行為規范安全。四是對物的規范,通過安全性評價、危險源評估和安全技術改造保證“硬件”達到安全技術標準,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企業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務就是使人的行為符合規范化程序,使物的運行狀態符合安全標準。因此說,規范化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宗旨。
抓好科學管理工作。安全來源于科學的管理制度。科學的技術手段,科學的應變措施,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大量事故案例分析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故,都是禍起科盲和違章。規章制度是以科學為根據,以實踐為檢驗標準,是從無數血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違章就等于違反科學,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確立科學的技術規范,做好崗前安全技術培訓,是企業安全文化的靈魂,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
普及群眾的安全法律知識和安全生產、生活科學知識,強化群眾對安全事故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讓群眾參與安全管理、安全監督,使廣大群眾成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和主體,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證。一是因為安全工作不能有“盲區”,安全涉及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涉及企業現場中每一個人(包括臨時工),其中任何一個人發生事故都屬于本企業事故。二是因為涉及的科學知識面是廣泛的,就企業來說,所需工種上百個,所需的專業人才是眾多的,企業安全文化如果沒有廣大群眾的參與,就好象魚兒離開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說大眾化、群眾性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
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對危險源進行跟蹤檢查。對安全重點崗位進行強化培訓,做好安全標示、標牌和標語,有針對性地開展事故分析和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是創設安全文化氛圍的關鍵。因為各企業的經營方式、技術裝備,產品種類和生產過程中的危險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沒有統一的模式。即使在同一個企業的內部,不同的管理層,不同的人員也都存在不同的特點。根據這些不同之處,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文化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這是開展安全文化工作的一條基本原則。切忌一刀切,要分輕重緩急,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采取相適應的安全文化教育形式和內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保障機制,確立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中心的安全責任體系,確保安全文化建設得到人、財、物的支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安全管理隊伍,把安全文化教育活動搞的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建立和完善獎懲與競爭機制,實施安全末位淘汰,競爭上崗。
安全工作要遵循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一種日常管理、考核、責任追究等環節組成的運行機制。推進安全風險管理朝自覺化、規范化、制度化、群眾化方向發展。強化危險源的標示和掛牌工作,把安全檢查評價的動態管理和日常管理相結合。以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宣傳、教育、咨詢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營造基地安全文化氛圍,強化群眾參與安全管理的意識,通過演講、演示性教育、安全法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各項活動,讓群眾充分理解“安全為我,我為安全”的道理,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發狀態,確保基地的安全、穩定,祥和。
上一篇:全員崇尚安全 人人關愛生命
下一篇:航運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