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市大統礦業有限公司構建安全文化紀實
兗州市大統礦業有限公司安全工作的目標定得很高——確保實現“十年無死亡,百年無重大死亡事故”,并把安全目標“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作為責無旁貸的任務,他們的思想理念以及具體措施,完備而獨特,與其他企業有很大不同。
——安全工作的位置。用兩句話概述:安全是企業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的第一要務,是興企富礦的百年大計。只要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干部可以宣布停產,員工可以拒絕勞動。
——安全工作“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是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的可靠基礎;安全制度是約束人的行為、確保人身安全的巨大力量;安全責任體系是徹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關鍵;安全科技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重要杠桿;安全投入是抓好安全生產最重要、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安全理念。為強化全員對安全工作的認識,總結歸納出了100余條思想觀點,不斷地組織員工學習,從而形成了大統人堅定的安全理念,并通過簡潔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如:“忘卻過去,絲毫的松懈麻痹情緒,點滴的工作漏洞,一剎的僥幸心理,稍微的不虛心,都是煤礦生產的大忌。”、“礦山安全已成為國家文明、國際形勢、人的生存權和企業存亡的需要。”“隱患就是事故,違章等于自殺。”,等等。
——“五環”鎖牢安全法。按“凡事有制度,凡事有落實,凡事有監督,凡事有考核,凡事有獎懲”的要求,做任何工作都納入程序,不留管理缺口。
——“三足鼎立”固守安全法。各級管理干部、專職安全監督人員、直接安全生產人員所形成的“三只足”,共同對安全發力,始終保持對安全的高壓態勢。
——安全營養工程。開展全員培訓;變招工為招生聯合辦學;員工來信董事長必讀;安全知識競賽;評先樹優獎勞模;“全家福”活動;家屬協管會;召開安全懇談會。
——安全輪式管理法。以安全為輪軸,將“安全生產奮斗目標;礦級干部包區隊、雙休日、值班干部規定;公司、礦有關會議及班前會;安全生產檢查及各專業檢查;公司對下屬企業檢查、‘三項指標’獎罰;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與安全培訓;安全生產標準化與‘一通三防’;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安全活動日’與‘八項制度’;安全評估與小分隊;安全管理、監督、檢查與處理;仲裁接待站和‘三違’學習班;安全、生產、效益目標管理及獎罰;‘三無’區隊、班組和‘安全工作者’牌證的發放;‘紅黃旗’區隊評比與獎罰;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安全文明生產;黨政工團齊抓共管”18項內容為輪條、作支撐,共保安全車輪健康運轉。
在大統,不管是在井上還是井下,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職工,都對安全生產的規定知之甚詳,有的還能如數家珍。“安全文化”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獨具魅力的大統“安全文化”引人注目,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賞。
為了增強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公司開展了爭做“平安人”活動,給每個職工建立安全狀態檔案。規定:凡一年無“三違”的工人獎600元;二年無三違獎800元;三年無三違獎1200元;四年無三違獎2000元;五年無三違獎3000元;六年無三違獎5000元,以此類推,十年無三違工人家屬將得到6萬元的養老保險金。而在一年半時間內,超過三次“三違”就會被“放長假”待崗。
與此相配套的,是觀“紅黃旗”論英雄機制。每個月,都要對各區隊長不達標準;工作進行一次不良記錄評估。其內容包括:1、部門出現三個嚴重“三違”;2、隱瞞“三違”不報、事故不報;3、質量標準化達不到95分以上;4、機電完好率不達標;5、工程優良品率出現一次不合格品。凡以上五項內容只要有其中一條沒過關,就給區隊長黃牌警告,并將其照片掛在黃牌警示臺上,本部門也被評為黃旗單位。辦公樓旁十幾面紅、黃兩色旗在天空飄動,誰是英雄好漢一目了然。觀“紅黃旗”論英雄的結果,樹立了安全光榮、不安全可恥的良好風尚。同時,“紅黃旗”單位干部、員工的收入在當月內都將按規定,分別受到獎勵和扣減。
礦山許多事故,來自于干部在處理隱患、指導安全生產上的低效率、亂扯皮現象。為此,公司有創意地推行了“安全行政運行卡”管理辦法。該卡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對各種顏色的卡,分別規定必須答復意見的時間要求。下級根據安全隱患的輕重緩急,填寫各不同顏色的卡,并注明所填卡要傳遞的接受人。受卡人接卡后只能回答“是”與“否”的意見。否則,輕者罰款,重者通報批評、免職。卡的運行有專設通道,通道有卡號、內容、時間等記錄。公司對卡的運行質量每月進行評估。更為嚴格的是,如果出現安全事故,實行責任株連追究制度,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上越六級,并做到了一事故、一分析、一處理、一公布。
在大統礦業,井下的200多個工種,按工作系統被分為頂板、提運、機電、放炮、通防五個評估門類。每個評估門類的所含工種,依照措施和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劃分為安全狀態的A、B、C、D級。評為A級的班組,獎工資總額的3%,評為B級的班組罰工資總額的1%,評為C級的罰工資總額的3%,評為D級的罰工資總額的10%,并責令立即停產。安全評估工作由安監科指導專業人員負責。為防評估的“人情分”,達標辦每班派小分隊員在動態中去進行二次評估,動態評估結果當場公布。每月勞資科將評估結果匯總,并作為各區隊、班組工資結算依據。實行評估以來,現場安全系數大大提高,隱患得以及時排除。去年,評估A級率達到97.5%,獎勵51.16萬元,處罰2.3萬元。井巷工程的優良品率達到90%以上。1996年前“三違”年達到8000多人次,去年減少到212人次。
筆者還聽說了一種叫作“立體密封”的安全管理機制。董事長、總裁等各級公司領導,礦長等各級礦山領導,總工等各級技術干部,區隊長等各級基層干部;安全礦長等各級安監人員,標準化管理辦公室主任等各級人員等8支隊伍、136人無論白天黑夜,無論星期天、節假日,在每天的24小時內,都有相對等量人員,每隔2個小時相繼下井,下井時間必須保證2小時以上。這136人下井有兩條重要任務。第一,每次下井必須完成規定的抓“三違”人員指標。第二,每次下井必須將下井發現的隱患到信息站填寫清楚。完不成這兩項任務就視為沒有完成下井指標任務,將被通報罰款。
最近,公司董事會向全體員工提出了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的攻堅任務。公司抽調30余人,調研了眾多企業的先進經驗,解析了國內近百個礦井案例,總結了公司16年的經驗教訓,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實際,用了7個月時間,編寫了34萬字《本質安全型礦井標準、管理辦法》。從工人到干部,從井下到井上,從家屬到礦工,從工作現場到生活環境,一個單位、一個工種、一道工序等,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都作了明確詳細的界定表述,這在我國煤炭企業還是首例。
安全文化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發展。現在,關心安全的人多了,違章作業的人少了;工程優良產品多了,不合格產品沒有了;重安全的多了,重產量的少了。企業隊伍更加精干,管理更加成熟,科技更加進步,實力更加雄厚,企業員工嘗到了煤礦安全生產的甜頭。公司董事長劉佩成說:“安全工作是我們的命根子、免死牌。無論什么都可以失去,就是不能失去礦工的安全。否則,我們將一無所有。”
目前,大統礦業將自己的目標定在了“零事故率、零損傷率、零死亡率”上。
下一篇:成在安全文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