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對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認識、把握和實踐過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狀態的要求、意愿和氛圍。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人的生命健康角度,通過人的素質提高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來保證安全的安全文化觀,是包括所有企業在內,全社會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職工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制度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成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即從“要我遵章守紀”轉變成“我要遵章守紀”,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會安全”。
安全生產如同一個平面,承載著國家的穩定、社會的發展、企業的效益、職工的生命和財產。這個平面是否水平、穩固全靠著三根支柱:政府、企業、職工。三根支柱牢牢的支撐著,負擔著人們生存發展的根本。三根支柱非但缺一不可,哪怕是略微的傾斜都有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國家的穩定遭到破壞,社會的發展受到阻礙,企業受到極大的財產損失,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和損害,所以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國家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國家-企業-職工三方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構建國家監察-行業協調-企業自律-工會監督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制;從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身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標出發,建立大安全管理模式。
第一根支柱——政府。國家從理論指導和政策依據上保障安全文化建設,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健全和貫徹落實。利用社會輿論的導向為社會營造出一個全民安全的氛圍,構造一個社會的大安全觀。
地方政府的職責就是要保一方平安。
地方政府應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安全法規。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根據本地情況,例如工業構成、資源分布、核心產業等制定相應的安全法規、方針。明確工作的重點,把安全工作細化,把國家的政策化成具體的工作要點。
政府及安監部門加大執法的力度,嚴格執法,鐵面執法,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狀態。地方政府在安全執法中會遇到各方面的壓力,地方保護、人情關系、企業的抵觸等等。首先要作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對發現的問題決不姑息,明確指出,要求改正。打破地方保護,打破人情關系,依據法律進行處理。各個部門一起配合,出重拳,下猛藥,多管齊下綜合智力。另一方面要作到“文明執法,服務執法”,執法人員要按照“政治合格,作風過硬,業務精良,紀律嚴明”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恪盡職守,監察到位,認真履行監督、檢查指導、協調的職責。一方面,讓企業確實感覺到執法是為了企業更好、更快、更穩定的發展,是在幫助企業避免重大損失的,畢竟一次重大事故毀掉一個企業的例子太多了。教育企業,講安全,重安全,共同努力,讓企業歡迎執法監察。
地方政府應當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應急預案。針對當地的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快速有效的應急預案,經過科學論證,并實際演練,加以完善。定期組織相關單位、人員進行演練。一旦重特大事故發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反應,并把損失降到最低。
地方政府要發揮導向作用,做安全文化的倡導者、執行者、推動者,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安全的大氛圍。開展“安全月”,安全宣傳教育,安全巡演等各種方式,提升全社會對安全認知水平。利用媒體輿論的力量,以報紙、電視、網絡為途徑,使得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推進大安全觀的形成。
第二根支柱——企業。企業是安全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同時也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加強安全是企業自身的天然需求,安全就是最大的利潤,事故是最大的浪費。安全文化作為安全管理手段的極大補充。企業安全文化是廣施仁愛,尊重人權,保護人的安全與健康的高雅文化,也是保護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先進文化。對于現代企業,尤其是從事高危行業的現代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安全文化成為企業的商譽標志。企業在投標、信貸、尋求合作、占有市場等方面,企業安全文化的聲譽,企業安全形象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企業安全文化是以人為本,提倡“愛”與“護”,以“靈性管理”為中心,以提高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為目標所形成的群體或企業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規范。表現于職工的激勵安全生產的態度和敬業精神。首先要建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珍惜生命、文明生產”、“保護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身心安全與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圍,然后結合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在安全文化的各個層面上制定出不同的追求目標,通過宣傳、教育、傳播、培育和塑造,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完善、提煉,達到預期安全目標。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使企業職工建立起安全自護、互愛、互救、應急的安全文化體系,以企業為家,以企業安全為榮的企業安全精神和風貌,要在職工的心靈深處樹立起安全、高效的個人和群體的安全行為規范和安全與健康的奮斗目標。當今倡導和弘揚企業安全文化是因為它已成為工業文明生產,尊重人的生命,保護生產力,保護環境的重要基礎。提高企業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徑,就是通過企業的安全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不斷地有意識、有目標地灌輸、培養、塑造和實踐。倡導和弘揚安全文化在于不斷提高企業投入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創造和培育保護職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依靠先進的安全科技和現代安全防災的風險控制方法,以全新的安全文化觀完善安全生產營運機制,發展生產、提高效益,實現企業和企業員工共建具有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的目的。
企業安全文化六個重點:
1.加強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設備的完好和安全運行,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安全作業環境,所有設備設施都要按照規定的要求安裝、維護、運行,并且要定期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建立嚴格的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制度,切實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規程、責任制等約束和激勵機制,約束員工的安全行為。制度、規程、責任制等可操作性要強,要準確詳細具體,不要簡單籠統粗暴,要讓員工明白怎么干是符合規定,是允許并提倡的;怎么干是違反規定并被禁止的,違反什么規定應受到什么樣的懲罰,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把安全管理納入經常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3.加強和深化對員工的強制和非強制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術素質、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職業道德、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特別是對關鍵要害崗位、特殊工種人員,更要進行強制性的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使員工真正懂得違章的危害性及嚴重后果,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技術素質。培訓的方式可以有多種,方法不拘一格,使員工潛移默化地提高安全素質和意識,起到“春風化雨”的效果。
4.落實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現場管理,搞好質量標準化。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培訓,嚴格落實各級干部、管理人員和各工種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現場控制機制,嚴格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充分發揮安全監察、檢查人員的作用,嚴格現場執法檢查,在整個企業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秩序。逐步建立起縱向制約、逐級負責,橫向協調,專業保證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機制。
5.充分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加強現場安全警示作用。要利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向員工宣傳灌輸安全理念,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安意識,形成良好輿論環境。加強現場安全警示作用,促使員工自覺搞好安全;還要具有超前預防意識,促使員工潛移默化地受到安全警示和教育。
6.要用發展的眼光不斷創新安全文化。要與時俱進、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文化創新工作,積極探索安全文化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以安全生產方針為導向,以安全生產為目標,創新安全文化工作思路,增大安全投資,努力推廣高新技術,通過集約化生產,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安全生產。
第三根支柱——職工。作為一線工作的職工,安全對于他們來說,就意味著生命。安全文化素質是企業職工必備的素質,血的教訓要求職工必須具備安全文化素質。事故的發生不僅給傷亡職工及其家屬帶來不幸,也給企業、社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職工的健康安全必然要求我們的職工有過硬的安全文化素質。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職工在安全工作上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有效性,是事故的“天敵”是根除事故隱患,是控制災害發生的有效措施和基礎工程。其作用在于:
1、安全文化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拒絕違章指揮。違章指揮主要是管理者不顧安全生產,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而盲指揮生產,或強令工人冒險作業,一般會釀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惡性事故,危害極大。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提高,自然就要求管理者勿忘安全,尊重人的生命,敢于大膽拒絕違章指揮。
2、安全文化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制止違章作業。違章作業是沒有正確樹立安全價值觀。無知違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識;失誤違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嫻熟或設計不科學造成的;故意違章是存在僥幸心理。職工之間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性格、脾氣、愛好等相互了解,更能及時糾正違章,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職工之間的相互監督、職工家屬提醒和督促是控制違章作業的頭道防線。
3、安全文化素質的提高有利于避免短期行為。短期行為的特征是忽視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以損害職工安全和健康的長遠利益來換取眼前利益。避免短期行為除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合同約束外,要依靠職工群眾,同短期行為作堅決的斗爭,保護自己安全合法權益。
4、安全文化素質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隱患整改。災害并不在于事故本身而是對事故以及隱患的麻痹思想,同類事故的連續發生是沒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所致,事故來源于麻痹便是很好的總結。職工安全文化素質高,能發現和督促隱患整改,從而避免一切可以發生的事故,做到警鐘長鳴。
三根支柱穩定的支撐起了安全的平面,如果我們把三根支柱融合在一起,合成一個穩固的密切的整體,他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協作成為一個有機的、有著頑強生命力的根基,安全就真正的得到了保障。安全文化就是三者之間的紐帶,是三根支柱之間的活性填充物。安全文化是實現安全文明生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一項根本,其目標是使國家、企業、從業人員都自覺地承擔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責任,同時自覺保護生產和社會環境,保護人的安全與健康。
安全文化反映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當事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急需創造一個重視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更新人們的安全觀念,有效地約束人們的行為。強化全民安全意識的安全文化,是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說,全民安全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而企業安全文化則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以安全法律法規為準繩,以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為手段,以公眾安全參與和員工安全自律為保證,這樣就能形成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文化氛圍,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人本理念就能變成現實。
下一篇:加強青年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