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電網具有產供銷用瞬間完成的物理特征,得出安全就是電網基石,文化就是電網靈魂的結論。一個電網沒有安全文化,則如人沒有靈魂一樣。電網安全文化源自何處?一言蔽之,長期的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家所倡導的文化不一定是企業真正的文化,只有長期的經營中在員工中形成的共同擁有的理想、信念、行為準則才是企業真正的文化。因此,安全生產是電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題。因為電網企業的自身特點,而對電網企業安全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多年來,許多學者、專家,以及從事安全工作的人員在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和探索,極大地提高了電網企業的安全可靠性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貫穿生產活動始終,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麻痹。怎樣才能使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始終繃緊安全弦,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呢?實踐證明,積極創建安全文化,是一條有效途徑。
不少企業現在做的只是找出企業倡導的是什么,而忽略了企業的進化過程,導致了企業所倡導的和企業進化出來的實際的文化的偏差。電網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即便是文化,它也必須要能夠和企業的各種制度互為作用,運用到管理行為中,才能產生實際價值。所謂文化,即人們的習俗、習慣、價值觀。安全文化,就是指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安全習俗和習慣、安全的理念,是人們價值觀在安全方面的一種反映和體現。人們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會有什么樣的思維、什么樣的行為。文化影響思想、思想指導行為、行為產生后果。所以文化建設十分重要。
企業文化顯示企業的個性,優秀的電網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制定和實施杰出的企業戰略。許多成功的公司,其領導倡導的價值觀、制定的行為標準、常常激勵著全體員工,使公司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并成為對外的一種精神象征。美國當代著名企業管理學大師彼得斯和沃特曼認為,成績卓著的公司能創造一種內容豐富、道德高尚而且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準則,使員工情緒飽滿,相互協調和適應,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
對于企業來說,重塑企業文化不是組織一幫文人,研究和討論企業文化是什么,怎么做,而是將新的經營思想細化到企業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不斷的企業變革來實現員工行為上的最初的行為改變,成功企業對文化的理解就表現在他們不斷變革和立即行動上。知名企業海爾,其企業文化是從砸冰箱開始的,砸冰箱事件強烈的震撼了員工,海爾也以此為契機,從改善產品質量到全面質量管理,通過不斷深入的企業變革,來實現企業的價值理念和員工的價值理念的融合。海爾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歷程,就是海爾個性的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近年來,電網業內具有遠見的企業家,也都非常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搞安全工作,亦不例外,必須重視安全文化建設,只有這樣,才會把“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達到“我會安全”的安全要求,最終才能使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安全的行為成為習慣。
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電網企業安全工作的基礎。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即無章可循;二是制度定得很全面,但難以落實或落實得不夠,即有章不循。無論是建章立制,還是制度落實,說到底就是一種責任感,而責任感來源于觀念。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解決觀念問題,觀念變了責任感也就會增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制度建設也就會得到很好的落實。
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消除安全隱患,糾正習慣性違章,確保安全操作規程的落實。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發現一些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一些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消除,人們似乎都在默許著這一切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事實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有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為已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如果我們搞好了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的思維方式已銘刻在腦海,安全的意識已深入骨髓,人們就自然會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辦事,人人都是安全員,人人都會從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保護企業財產的角度思考問題,隱患與違章必然會得到遏制。
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安全精神和物質的投入不足,都必然會造成安全設施管理的缺陷,埋下安全隱患。安全文化建設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企業上下、方方面面,都會從安全的愿望出發,審視周圍的安全環境,主觀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發現和提出安全設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關心安全設施的有效性,安全投入就必須得到保證。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持之以恒的宏大工程,常抓常新、不斷深化、不斷創新,才會發揮作用,產生無窮的魅力。各個企業、各個班組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安全文化的建設應結合自身特點來開展并不斷探索。在實踐中我們的幾點經驗和體會可供借鑒:
宏觀來講,每位領導都要帶著安全文化理念分別承包基層單位的安全工作,機關職能部門領導干部帶著安全責任深入基層工作,每個單位的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每個單位與安全相關的事物都要明確對應責任人。企業安全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班組的安全管理的好壞的;企業安全隱患和事故,大多是在班組及其活動范圍里出現的,所以,安全文化工作的重點和對象要放在班組,經常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文化活動。結合關鍵崗位的特征,確定關鍵崗位對應的安全文化理念,讓關鍵崗位的員工和其他崗位員工都能帶著安全文化理念工作,以實現“在崗一分種,安全六十秒”。提煉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全體職工對安全和安全文化有高度的認識,全體職工理解并認同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使得各項事物都在安全監控范圍內,與安全文化不相符、與安全標準不相符的安全隱患能及時被發現、報告、整改,做到“眼睛里容不下安全隱患的沙子”。安全理念朗朗上口,安全文化人人講。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安全是可控制的,安全是在控制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緊握在手,隨時可以啟動。尤其,領導先行,率先垂范,全員積極參與安全文化建設,體現安全文化理念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規程得以執行,人人做安全的事,不做“三違”的事;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及時糾正“三違”的事;經常進行安全文化主題活動和安全演習活動。
微觀來講,一是企業決策層對單位安全管理工作要有切合實際的思路,要能夠提煉出符合本單位文化特色的安全理念,并使之深入全體員工之心;二是堅持不懈的安全培訓工作。培訓是文化建設的基礎,通過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工作要形式多樣,經常進行。專家授課、崗位練兵、案例教育、觀摩學習、分析討論、預案演練等等,結合具體情況,激發員工興趣,講求培訓效果;三是在每個工作場所懸掛安全警示牌,用視覺效果警示員工;四是結合各作業崗位工藝特點,提煉安全警句,使員工牢記在心;五是開展親情囑咐活動,讓每位員工的親人給上崗作業人員寫囑咐語,丈夫、妻子、兒子、女兒、白發老人,他們的叮嚀話語,往往感人肺腑,觸動心靈,班前會上念一念,上崗之前看一看,心中安全警鐘長鳴;六是建立“互愛聯鎖”制度,同一崗位上的員工,結成對子,工作時互相提示、互相監督,你安全、我光榮,你違章、我有責,在黨團員中廣泛開展“你的安全我的責任”活動;七是經常開展各種安全活動,比如安全演講、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文藝演出、安全漫畫展示、安全征文活動等等,人人參與,文化滲透,潛移默化;八是安全色彩化標識,在所有的工作場所、作業場地,用色彩標識警示作業人員......
成功的企業都有優秀的企業文化。這些優秀的企業文化保證了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下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并通過產生高度的凝聚力和引導員工的正確行為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雖然每個成功企業的文化各有特色,但是,認真分析后不難發現,它們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當然,企業文化不是萬能的,不可以為企業解決任何問題。同樣優秀的企業可能擁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的企業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業。老生常談安全話,枝枝葉葉皆牽情。安全文化是需要積淀的,安全文化是講底蘊的。這積淀,這底蘊,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默默耕耘。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豐富,載體多樣,只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創新、必將摸索出一條具有電網調通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之路。對于搞好安全生產一定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上一篇:燃氣工程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打造企業安全文化須堅持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