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黃陵礦區實際闡述了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并介紹了黃陵礦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安全管理的情況。
關鍵詞:安全文化;以人為本;安全生產
0 引言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煤礦安全文化是煤礦企業文化中最具特色、 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煤礦職工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體現為全體員工對安全的態度、 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建設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保證礦區安全生產、 推進企業和諧發展,已成為黃陵礦區干部職工的共識。
1 安全文化建設是煤炭企業戰略選擇
黃陵礦業集團公司是國家“八五 ” 重點建設項目,始建于 1989年 9月,礦區規劃有一號煤礦和二號煤礦兩對礦井。一號煤礦 2001年 11月正式投產, 2005年核定生產能力為 420萬 t / a。二號煤礦正在建設,預計 2006年投產。還有鐵路運輸公司、煤矸石熱電公司、 建筑安裝公司等二級單位。礦區現有職工 3200人, 2005年生產原煤 437萬 t,產值15億元,百萬噸死亡率 0 . 23。由于種種原因,黃陵礦區發展經歷了一個相當曲折的過程。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公司始終把安全文化作為最基本要素的要求來抓好安全生產。黃陵礦業集團接納了安全文化建設的新概念,特別是在 2004年“6•15” 瓦斯爆炸后,公司黨政領導和干部職工圍繞“ 反思事故、 吸取教訓、 振奮精神、 負重前進 ”,認真開展了大討論、大反思。確立了安全生產高于一切、 重于一切的意識,形成新的安全工作思路,提出了“轉變觀念,強化理念,增強信念 ” !稗D變觀念 ” 就是要提高對安全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樹立安全就是高產、 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堅持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強化理念 ” 就是以人為本,安全為天,把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煤礦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安全工作為了人,搞好安全依靠人,堅持“ 不安全不生產 ” 的原則;“ 增強信念 ” 就是克服安全工作中松懈、 麻痹傾向和無所作為的思想,增強“ 事故不在我們身邊發生 ” 的自信心和“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沒有抓不好的安全 ” 的意識。為扭轉安全生產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在安全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黃陵礦區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型礦區,對安全生產的規律需要不斷探索,安全設施需要完善配套,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干部職工安全意識要進一步提升,尤其是設備新、 人員新、 技術先進與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成為制約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煤礦科技水平的提高,用工形式和人員結構的不斷變化,安全監測手段的不斷創新,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煤礦傳統的管理手段、管理機制、 體制已不適應礦區的快速發展。加之煤礦正仍處于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過渡階段,仍可能發生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安全文化建設,使安全管理從經驗管理向文化管理過渡,以促進企業健康、 協調、 快速發展,是煤礦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2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文化建設是通過創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圍和人際關系,對人的理念、 意識、 態度、 行為等形成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目的。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在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安全管理。
公司及時提出了開展安全文化創建活動。通過對安全生產實踐中創造、 積累、 整合、 總結,經過廣大職工的廣泛參與,討論提煉,形成了《安全文化手冊 》,并認真抓了《安全文化手冊 》 的學習、 宣傳工作,使安全理念入腦、 入心,促使安全文化內化于心、付之于行。
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規章制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想問題、 做決策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大安全投入,創新安全管理,實施科技興安戰略,自覺處理好安全管理中“ 剛性 ” 與“ 柔性 ”,“ 硬件 ” 與“ 軟件 ” 的關系,不辱安全管理使命,始終成為安全文化的倡導者、 管理者、 實踐者。
加快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通過送出去,請進來、 重點幫的辦法,對采掘、 機電、 通風、 運輸等重點工種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堅決克服麻痹松勁和厭戰思想,形成“ 我想安全、 我要安全、 我會安全 ” 的自主意識,“ 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打造本質安全型人。營造“ 反對違章,不能違章,抵制違章 ” 的氛圍,實現煤礦人、 機、 環境的協調和諧,實現本質安全。
3 結論
黃陵礦業公司自開展安全文化創建活動以來,從安全理念、 安全行為,安全管理和安全物質四方面總體推進,把“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 的安全理念,“ 安全生產我的責任 ” 的責任意識,“ 規章至尊,嚴于律已 ” 的自律意識等觀念變成制度,用制度規范行為,使行為養成習慣。安全文化建設有力促進了礦區安全生產工作,安全文化已顯示出其強大、 旺盛的生命力、 凝聚力和戰斗力。
上一篇:企業安全教育文化勢在必行
下一篇:船舶安全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