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靈魂。作為基層安全監管部門,如何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有所作為,扎實有效地工作,建設具有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安全文化,有效遏制事故發生,是值得我們積極探索和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們視安全文化為安全管理之魂,在制度規范、教育培訓、輿論引導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規章,用制度來規范企業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以規章制度來強化和規范。先進的思想和文化需要用制度固化下來,只有融入到制度中去,文化才會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安全文化建設也是如此。不斷地充實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就是創建和推行安全文化的過程。 我們以企業安全規章制度建設為著力點,加強企業安全管理文化建設。
在礦山企業統一制作操作規程。在總結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省級示范企業三界南四石料礦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在全市礦山企業中開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統一為全市礦山企業制訂安全檢查、生產安全事故管理等十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礦區,禁止酒后作業等十大礦山禁令和爆破工、挖掘機操作工等六項工種操作規程。同時把十項制度、十大禁令和六項操作規程制作成標牌統一安裝上墻,讓員工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違反規定應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在;髽I統一設立安全公約。為規范安全管理,我們在;髽I統一設立了10要10不準安全公約。即:生產區要分開,不準未成年人和無關人員進入;明火要管理,廠區內不準吸煙;動火要辦手續,未經批準不準動火;危險和特種崗位要持證,未經培訓考核不準單獨上崗;操作要遵守工藝規程,不準有“三違”; 工作期間要集中精力,班前、班上不準喝酒、離崗、串崗閑談;勞動防護用品要按規定穿戴,未穿戴不準進生產崗位;設備安全裝置要齊全可靠,否則就不準使用;崗位責任要落實,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不準動用;設備檢修要落實安全措施,未落實不準開始檢修。通過建立 “員工安全公約”,使;髽I安全管理規范化、公開化,形成企業員工相互監督、共同遵守行為準則、達到制度管人的目的。
在工礦企業統一設置安全臺帳。按照“打好基礎、抓住重點、落實責任、依法監管”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這個目標,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基礎工作,促進企業安全臺帳的標準化、規范化,在全市工礦企業統一設置安全生產臺帳,建立13本安全臺帳、4個檔案和一本安全活動記錄。并要求臺帳填寫規范、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將臺帳記錄作為日常安全生產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并將臺帳設置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通過幫助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臺帳制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基礎,規范安全生產管理行為,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目前,全市4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和礦山、;⒔ㄖ雀呶P袠I企業已建立安全臺帳制度,使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二、強化培訓,借培訓來提高安全文化建設水平
安全培訓是提高和檢驗安全文化素質高低的方法,強化安全培訓則是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沒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就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安全培訓,多措并舉,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聯系實際,注重實效,常抓不懈,開展各類安全培訓工作。
面上,致力抓全員安全培訓。通過開展全員安全培訓,幫助企業員工樹立起安全生產意識,了解安全生產知識,掌握自我防護的技能和應急預案的實施。
為抓好這項“生命工程”,我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做到八個抓,即抓組織領導、抓宣傳發動、抓任務分解、抓經費落實、抓分級培訓、抓教材發放、抓工作指導、抓考核獎懲。我們還專門組織精干師資,由副局長帶隊,深入基層,逐個鄉鎮作動員輔導和培訓,各科室明確了聯系鄉鎮和部門,做到組織到位、宣傳到位、措施到位,以確保全員培訓任務的圓滿完成。06年,我市超額完成了8萬人的全員培訓任務。今年我市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完成再培訓8萬從業人員的目標。
點上,致力抓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思考,力求掌握此項培訓的重點和難點。為達到培訓目的,我們采取靈活多樣方式抓培訓。對危化、礦山等高危行業的企業經營者和安全員,由安監局集中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任職。對面廣量大的其他工礦企業經營者和安全員,則采取分片培訓,由鄉鎮、街道、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安監局派員上課。同時為保證培訓工作,市財政撥出專項資金。目前,已在甘霖、開發區、金庭鎮舉辦企業負責人和安全員培訓班,培訓1000余人。
線上,致力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對于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我們緊緊抓住其作業特點和可能引發的危險種類和狀態,重點抓好特種作業人員選擇的嚴肅化、培訓教材的統一正規化、培訓教育的規范化、考核的嚴格化、復審的定期化等。分線分類有針對性的開展系統的相關教育和訓練,同時聯合建管、勞動、質監等部門,開展聯合培訓。尤其在如何發揮鄉鎮成人學校這一陣地上進行了探索,與成校一起把班辦到鄉鎮。3月份,聯合金庭鎮成校舉辦了電工安全技術培訓班。今年我們將分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礦山作業、危險化學品作業、煙花爆竹作業、廠內機動車等重點開展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堅持每月辦班,切實提高全市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率,提高企業員工的法律意識和技能水平。
三、豐富載體,以宣傳來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全員、全民參與。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一方面,通過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宣傳、教育和培訓等手段和形式,傳播安全文化意識、普及安全哲理、知識和技能。我們注重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加強安全生產輿論導向,在全社會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
聯合開辦安全生產法制欄目。為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五五”普法工作,普及安全生產法律知識,進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我們緊緊圍繞安全監管工作,聯合司法局,在嵊州電視臺《法制縱橫》欄目開辦安全生產法制專欄,加大對《安全生產法》、《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宣傳,增強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意識。并以貫徹落實《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為契機,通過短信平臺群發信息的形式普及《安全生產法》和《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常年開設“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活動。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為廣泛引起群眾對安全生產的關注,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自2006年以來,我們以企業冠名的形式,在“今日嵊州”報刊開設“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活動,廣泛征集各類有關安全文章。2006年,收到各類稿件800多件,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
適時推出安全知識競賽。以強化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訓練為目的,以“增強意識,建章立制,整改隱患,確保安全”為主題,我們聯合市總工會、衛生局,以“企業五個一”活動和“職工五個一”活動為基本內容,在全市21個鎮、鄉、街道和單獨建工會的規模以上礦山、建筑、交通、機械、電力、電信、郵政等重點行業及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單位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為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圍繞《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的頒布實施,在全市開展了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知識競賽活動。為達到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目的,大力推進競賽活動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通過“今日嵊州”發放安康杯、條例競賽資料4萬余份。
通過我市堅持不懈地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初步形成;廣大市民安全生產意識明顯提升;通過培訓,提高了各類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增強了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有力地推動了從業人員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不僅開創了我市安全文化建設的新局面,而且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2006年全市共發生各類事故798起,同比下降11.40%;死亡111人,同比下降2.63%,直接經濟損失272.91萬元,同比下降24.33%,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連續第四年實現了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經濟損失三項主要指標“零增長”的目標。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意識的去培育安全文化,圍繞新情況新問題,持之以恒地創新安全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和載體,不斷豐富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花大力氣、下真功夫搭好安全文化建設的大舞臺,企業長治久安的安全局面就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