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安全科學領域提出的一項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新對策,是安全系統工程和現代安全管理的一種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業事故預防的重要基礎工程。安全文化是一個大的概念,它包含的對象、領域、范圍是廣泛的。企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根本問題在于安全理念的確立和企業價值排序的準則。在企業發展的諸多要素當中,誰為先、誰為后,怎樣才能擺正,這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問題。興隆鼎安全文化基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興隆鼎安全理念包含安全愿景、安全價值觀、安全核心理念和三大要素、九個體系。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形成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覺遵章守紀的價值觀。對安全管理有三個層次:一是人的管理;二是制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我認為我礦經過近三十年發展,在客觀上存在推行文化管理的條件和基礎。在推行安全文化管理的同時要做好六個轉變。
第一個轉變:在企業發展的宗旨上,要以物本崇拜轉變為人本至上。我們有一個大的誤區:認為管理上的設備現代化了,信息化了及數字化的實現,基本上就能夠解決安全問題了,這是很大的誤區。美國杜邦公司有兩個根本觀點:一、工作場所永遠達不到真正的安全;二、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現代社會里,不管你技術高到什么程度,永遠是被人所控制的,永遠不能是物控制人。數字化是現代化管理的最新一種科技手段,但是它也管不了人的自覺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科技水平再高,制度再完善,它能管人按照規范去作,但是不能使人達到優秀,更不能使人達到卓越。優秀和卓越是超過一般規范之上的一種自覺的心靈承諾。這種心靈承諾本身要用文化來管,要以人為本的心態去管。因此,這個物本的物,不只是物質,而是指相對于文化以人為本的軟文化管理,一切硬件管理統稱物本管理,應該轉為人本至上。重點還是放在人上,而不是放在設備上。這我們必須做出一個轉變。
第二個轉變:就是企業發展的目的,要從利潤崇拜轉變為生命至上。企業發展到底是在干什么?同仁堂傳統的文化當中有一條叫“同修仁德,養生濟世”的經營哲學。這8個字,傳達了企業生存的終級價值和對社會大眾的人文關懷。它用這8個字告訴員工:咱們企業既能看病,也能生產藥。經營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利潤,利潤之上的更高目的是通過看病、賣藥修煉仁義道德,是為了廣大人民的身心健康,所以叫“同修仁德,養生濟世”。這樣,它把社會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道德放在了第一位,把利潤放在了第二位。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利潤放在第二位,這確實應該是從上到下反復宣傳的一種文化思想。我們在推行安全文化管理的過程,應該做出的第二個轉變。
第三個轉變:在管理和管理的途徑上應該從經驗崇拜轉變為規范至上。西方發達國家經歷過近一百年的工業化時期,這個時期各行各業的基礎、管理、制度、人員的素質是非常成熟的;而我們國家的企業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還不太成熟的企業一下跨到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的管理又不是一種市場化的管理,所以往往在適應現代市場上難度就大。我們沒有長時間的工業化歷煉,基礎還比較薄弱,管理規范化不強,憑著主觀感覺和經驗管理還是比較多的;而經驗化的管理又不適合于飛速發展的現代市場經濟,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建立在嚴格執行制度上,所以我們應該克服這種非規范化的文化模式和粗放式的管理。
第四個轉變:安全文化是一種全員覆蓋的文化。安全的觀念,需要覆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崗位、所有的時間,對每一種情況都要有正確的應對方案。安全文化與其他的文化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文化到處都有,只要形成一個氛圍了,某種文化就是很有成效的。唯獨安全文化不同,在一萬個人里面有一個人出問題,9999個人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所以安全文化要全覆蓋。建設這樣全覆蓋的文化,是很艱苦的,一定要找到木桶的那塊短板在什么地方,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第五個轉變:安全文化建設必須要從小事抓起。持之以恒,直到形成一種習慣。從小事做起,以杜邦為例,沒有什么大的口號,制度要求很具體。開會前要所有人了解緊急出口在什么位置。坐車時所有人必須系上安全帶,有人不系安全帶司機有權不開車。上下樓梯都要手把扶手。所有人進廠都要帶安全帽。停車時,車頭向外,有問題,開車就走不用掉頭。每個人要養成自覺遵守規章的習慣。安全管理重點在管理好人,管理好人的行為和動作。人員安全行為和動作的養成必須從小事抓起,日積月累形成一種習慣。也就是我們講的規范養成。
第六個轉變:在管理的關鍵決策上應該從權力崇拜轉變為科學至上。所謂權力崇拜,主要體現在官僚主義、長官意志的管理方式上。堅持和完善民主管理,營造建設安全文化政通人和的發展氛圍。天災是不可控的,可礦難大多是人禍,而人禍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們有些人禍沒能避免。中國的礦難是世界礦難平均數的100倍,一年死于安全事故的他們是幾十個人,咱們國家是成百上千。興隆莊煤礦雖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還是要在安全文化建設上下大功夫,講科學規律,進一步促進的興隆莊煤礦安全發展!
上一篇: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