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是一個僅次于礦山行業的事故多發行業,搞好冶煉企業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要提高冶煉企業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在組織上建立起完整的生產安全保障體系,還要在意識形態領域加強安全文化的建設,以此形成冶煉企業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冶煉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職工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制度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成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
安全文化可以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彌補安全技術不足一樣。因此,安全文化絕不應是一種空中樓閣,而應該緊密結合冶煉企業的安全生產實踐活動。建設冶煉企業的安全文化,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與時俱進。安全文化作為人類文化和冶煉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應該總結、宣揚現代安全文化與安全素養,擯棄陳舊錯誤的安全文化,從被動型、經驗型的安全觀轉向效益型、系統型的安全觀。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更應該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安全文化理論和方法,不斷完善自我。
2、創造提高安全素養的氛圍與環境。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礎之上,冶煉企業的領導應該為職工創造一種“誰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誰有利,誰違反安全行為規范誰受罰”的管理環境,持之以恒,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而不遵守安全行為規范的舉動變得與群體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為被同事們輕視,則職工整體的安全修養必將大大提高。提高安全修養的工作氛圍應該以班組建設為基礎。
3、將安全文化建設融合于冶煉企業總體文化和各項工作之中。冶煉企業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不應該把安全文化看作特別獨行的事務,而要在冶煉企業的總體理念、形象識別、工作目標與規劃、崗位責任制制定、生產過程控制及監督反饋等各個方面融合進安全文化的內容。在冶煉企業中,也許看不見、聽不到的“安全文化”詞語會在各項工作中處處、事事體現安全文化,這才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質。要緊扣冶煉企業的生產目標與管理體制,配合冶煉企業改革的步伐,采用動態的管理方法設計安全文化的具體內容和有效的宣傳方式以及具體的實施計劃。從宏觀出發,自微觀入手,及時地研究社會與冶煉企業的狀況,搜集安全文化的信息,不斷地調整、完善安全文化的內容;同時注意評價實施安全文化的績效,防止走過場、搞形式。
4、組建專門的領導班子。由企業法人代表掛帥,黨、政、工、團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冶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統籌規劃,制定冶煉企業的安全方針和安全目標,明確各職能部門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具體職責,并要做好宣傳動員、督促檢查、總結評價等各項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設與政治思想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冶煉企業全體成員中開展理想與道德的教育,提高全體成員的思想境界。同時,把安全文化融入冶煉企業黨團、工會、QC小組等的各類活動中去,使安全文化產生更廣泛的效應,以深入人心。
5、加強各類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知識與技能。冶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職工,職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進行冶煉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要結合職工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活動經常。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倡導冶煉企業的安全文化,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如報刊、廣播、宣傳欄、會議等,樹立先進典型,狠抓落后個案,弘揚正氣,抨擊歪風,摒棄一切品位低下的“文化”,凈化冶煉場地環境,營造一種健康、活潑、高尚、進取的冶煉企業安全文化環境。
6、冶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要準備打持久戰。要善于總結,不斷地積累經驗,經過長期的培育、反復的強化,以形成系統的、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圍,以此形成巨大感染力。
總之,建設冶煉企業的安全文化,必將改善各冶煉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冶煉企業全體成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冶煉企業全體成員的行為水準,是冶煉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搞好生產安全與創出企業特色以及創造更佳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環節。
上一篇:PDCA——讓制度上升為文化
下一篇:在反思中發揮企業安全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