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班組在企業的基礎地位決定了其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決定性作用。可以說,班組安全,則企業安全。影響班組安全的要素有:員工素質、設備狀態、安全防護手段、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制度、環境等,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出了問題,安全風險都會加大。
培育安全性員工是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第一要務。大多數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人的操作不當或違章造成的。建設一支高素質、負責任的安全性員工隊伍,是擺在各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警示教育主要解決的是安全意識問題,拿案例說話,用事實講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活動有許多形式,但警示教育是最要緊的,萬萬不能省,尤其對新員工開展警示教育能迅速固化其職業初始安全理念,對其一生的職業生涯產生積極影響。技能的提高,尤其是新技術新技能的掌握,能使員工少出錯、不出錯,高素質的熟練員工對風險的辨識及防范能力明顯高于其他員工。但班組素質高的員工極易被提拔,培養這樣的員工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班組的整體素質會因此受影響。而對事故責任者的嚴厲處罰,又會使得一些班組員工躲避工作、推卸責任。這就需要更多地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勇氣。在技能培訓方面,不能拘泥于簡單機械地讀教科書或念文件,而要采取立足于實踐的演練、競賽以及導師帶徒、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并將其制度化、常態化,使之成為班組員工的職業習慣。
班組也是一個團隊,必須目標明確,緊密團結,分工科學,相互協作。優秀是一種習慣,一個成功的團隊都有著優秀的協作精神,并使其長期保持并發揮作用。班組的協作主要是選好班組長,一個優秀的班組長總能發現每位員工的長處并調動其積極性,建立一套運轉靈活、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以人格魅力和科學管理使班組有良好的協作習慣,總能互相提醒,及時補臺,化險為夷,心境健康。
事故發生后,人們往往本能地將事故的發生歸結為設備的老舊、功能的退化等。誠然,先進設備會使生產流程的安全性增強,但絕不意味著就不會發生事故。因此,不論設備處于什么狀態,也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放松對設備運行的管理,要對運行管理制度進行“升級”并嚴格執行。在班組,要給相關人員配備安全器具,并教他們學會正確使用。管理者應加強安全器具、安全設施的綜合治理,為員工創造安全的工作條件。
安全規章制度是用鮮血換來的,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此也是員工必須遵守的。事故往往就是沒能很好執行安全規程而造成的。隨著一些新的安全理論的提出,一些人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學習新理論上,而在安全規程的執行上卻出現了淡化或弱化的傾向。要知道,班組安全生產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技能、規程和責任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
安全是大家的事,因此必須重視班組人文環境的營造。班組要制定清晰量化的安全目標,要有明確細化的職責分工,要培養互相協作的工作習慣,要創建和睦有序的工作氛圍等。只有這樣,班組管理才能上水平,安全生產才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