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成功的企業總是擁有自己獨特內涵的文化理念,對于新疆機場(集團)公司而言,安全就是我們行業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理念,將安全文化融入到新疆機場建設發展中去是我們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機場消防護衛部作為新疆機場安全保障的中堅力量,本部的安全工作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本部工作必須緊密圍繞安全保障工作展開,這是每一位旅客生命的需要,也是本部安全理念“安全第一”的需要。建設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作為本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之滲透到運行安全的全過程,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安全風氣,建立良好的群體安全意識,是安全生產的必要途徑。
一.建立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4年5月18日從烏魯木齊飛往阿塞拜疆的大型貨物運輸包機在三坪農場附近墜毀事件,當我看到一張張慘絕人寰的圖片,心里就會泛起一陣陣莫名的心酸,悲慘的場面讓人歷歷在目,死難者親屬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不時的在耳畔縈繞。空難事故的發生其實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那么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事故?我們可以多設幾個假如:假如我們的每一位員工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假如每個員工都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假如我們的安全文化已深入人心;假如我們安全文化建設的已足夠全面、有深度、假如......
所有的空難事故統計表明,現代航空安全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就是人為因素,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差錯導致了絕大多數事故的發生,而人的行為受其文化背景的深刻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安全文化建設。機場消防護衛部歷來重視作風建設,倡導重視安全、自覺遵章、踏實工作、團結互助,這些實質上就是建設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說明新疆機場消防護衛部早就借助良好的安全文化來保證機場空防安全。顯而易見,安全文化在飛行安全、地面安全、設備安全運行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建設安全文化
1、建設安全文化必須以人為本。員工安全意識的強弱,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安全文化必須從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出發,全面貫徹以人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的管理理念,不斷創新安全管理與教育形式,不僅注重職工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安全意識的培養,更要注重職工的敬業精神、法制觀念、職業道德、品德、修養的培養,還要注重法律、法規、紀律、制度的制約保證和獎懲激勵的應用,更要注重培育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思想作風和安全價值觀,為員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2、建設安全文化必須堅持剛柔并濟的原則。在員工還未形成安全自律的情況下,各級領導及業務管理室要通過教育、培養員工,形成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各類規程及規章制度的氛圍,做到令行禁止。嚴肅查處各種違章行為,決不能姑息遷就。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可不多,但令不行、禁不止,在執行時大打折扣,就失去了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及有效性。在嚴格執行各類安全生產規程、規章制度的同時,各級領導要做到關愛員工的身心健康,提倡安全自律;要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安全生產中的問題與解決辦法;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計劃,做到張弛有序。
3、建設安全文化必須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建設安全文化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無小事”的觀念,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安全工作置于各項工作之首,扎實做好。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我們要明白“安全第一”的內涵,要明白安全生產的目標。安全生產目標從理論上說永遠是零,但不等于說,零事故就是安全生產。安全的對立面不是事故,安全的對立面是風險;零事故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零風險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因為零事故僅僅是證明沒發生任何事故,但并未證明消除了發生事故的“病灶”——風險。有風險就有隱患,就有可能發生事故。
對很多人而言,“安全第一”太熟悉了,就像有個相聲說的:“咱哥倆太熟悉了,太親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貴姓?想念得我都記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對方叫什么,還真有這種可能,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條件反復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第一”,許多人耳熟能詳,卻熟視無睹,司空見慣。“安全第一”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最高準則。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方案原來設計了數百米的超高層建筑,但是因為消防部門的云梯只有100米高而被否決。很多事故不是以是否發生了危害來判定安全,只有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目標。
4、建設安全文化必須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建設安全文化要不斷豐富并宣傳本部安全文化的內容,使廣大員工置身于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中,確保各項工作安全、可控,還要不斷吸收借鑒其他先進的安全文化為本部所用。本部要通過完善各類安全生產規程及規章制度,制定完善《業務手冊》,完善風險點識別措施,加強培訓與監督工作,建立起安全生產常態管理機制,確保安全生產長治久安。
5、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同時抓安全物質文化建設、安全精神文明建設和安全行為文化建設。
(1)安全物質文化主要指工作環境、設備的安全狀況以及規章制度等。大力開展質量稽查工作,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2)安全精神文明的作用是創建職工安全價值觀,樹立群體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提高職工整體安全素質,從而達到以素質保安全、向素質要安全的目的。
(3)安全行為文化建設是對人的行為進行有效地管理,本部制定了員工崗位職責和安全質量稽查管理體系等,建立切實可行的新型閉環式管理模式,不斷督促員工學習安全理論知識,加強崗位安全技能培訓,改正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不規范、不正確的操作方法。
三、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向管理要安全,以安全促效益。
(一)完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員工安全意識、安全素質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只靠制度管理和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本部根據員工整體素質的實際情況,在員工業務培訓上,不斷建立完善《業務培訓制度》等業務培訓機制,采取筆試考核的方式,如達不到考核要求的,堅決不能上崗,以此來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
(二)完善安全理念宣傳方法,提高安全文化的深入度。
在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和各類安全指令的前提下,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員工認可和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種安全理念宣傳滲透的效果,本部堅持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相應的安全指令、《應急救援預案》等安全措施,并積極組織全體員工開展安全指令專項學習、交流等活動,做到安全工作有的放矢,為最大限度的發揮“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動性奠定基礎,提高員工對各種安全理念的認識程度,強化監督檢查和考核兌現。通過交流和研討以及對制度約束的理解和引導,使廣大干部職工對安全和安全理念的認識得到不斷飛躍和提高,從而促進本部安全文化層次得到有效提升。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地工作,并非領導在會上講一講,把措施往紙上訂一訂,將制度往墻上貼一貼就萬事大吉。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堅持不懈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灌輸“安全為天”的理念,是本部確保安全生產的必要手段,比如每年組織開展的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系列活動等,都是為了使員工克服自身的惰性和僥幸心理,繃緊安全生產弦。但是這種教育往往是總攬全局的宏觀教育,對本部來說,在不同的工種和崗位,在不同的環節和時段,在不同的地點和環境,安全教育更應該是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微觀”教育。尤其是在每一個不同的工種和重點崗位中,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充分預見安全管理可能出現的漏洞、員工思想上的“滯后”和松懈,提前全方位地進行特殊時期的安全意識教育,給員工打好思想上的“預防針”,員工就能在輿論和制度的雙重約束下,安全意識始終跟上節拍,在各自崗位上自覺履行工作職責,貫徹落實各項安全工作,切實執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緊密聯系本部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抓好工作,確保了機場安全保障工作正常運行。
(三)加強監督檢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部加強檢查監督,實行質量稽查制度。質量稽查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我部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動態管理和標準化執行到位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對安全目標、工作標準、規則、規程、流程以及風險預測、整改提高、責任追究、細則實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幾年來,我部安全工作始終堅持質量稽查制度,采取了主管牽頭、科室、大隊參與的監督檢查運行機制,完善質量稽查手段,制作質量稽查單和整改通知書;實行了工作性檢查和考核性檢查相結合的質量稽查規則。工作性檢查,每月第二周進行,對存在的問題記錄在案,只發整改通知書以示提醒,不扣分;考核性檢查每月第四周進行,同時對前一次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復檢。實踐證明,質量稽查制度的實施,有效促進了我部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安全工作的執行力、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四)查找隱患、認真整改,是實現安全的基本條件。
本部為實現安全保障工作順利進行,在各基層部門實行風險點評估自查工作,各基層單位將本單位存在的隱患提出,加以分析,找出消除、改善、減低至可接受的方法。它是本部安全管理方法的又一重要環節,是預防隱患、差錯,降低事故的有效手段。本部在安全實踐中按照風險評估管理的要求,將集團公司《風險檔次劃分管理方案》進行風險評估和細化,結合本部工作實際,首先建立了“差錯標準”和“風險管理改善方案”,從安全教育、教訓參考、動態控制、細節掌握、方法改善等做了有益嘗試;其次完善風險、差錯信息反饋通道,保證信息暢通。通過實踐的檢驗,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百年大計的系統工程,并非權宜之計。人則是安全文化中的主體,也是安全文化的目的,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價值和工作價值的過程。因此,安全文化建設應是機場消防護衛部協助新疆機場(集團)公司打造烏魯木齊門戶樞紐機場建設中的一項重點工程。
下一篇:校園安全文化體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