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很早以前就曾以“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臨深履薄”、“防患于未然”等安全警句去教育人們,干什么事情都要注意安全,“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在當今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安全文化教育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安全文化是通過創造一種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圍和協調的人際關系,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安全文化是一種獨具特點的文化現象,它以人為本,以文化為載體,通過文化的滲透樹立人的安全價值觀和規范人的安全行為,以達到減少事故的目的,作為客運企業尤其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眾所周知,思想上的麻痹是安全生產的最大隱患,安全知識的匱乏是對安全生產最大的威脅,消除事故隱患,必須消除思想上的隱患,安全生產必須首先防范對事故隱患的麻痹。因此,客運企業應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攻心為上”的觀念,以安全教育活動為載體強化安全文化教育,多措并舉,努力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在“三個有力”上下功夫。
一、組織有力,落實層級負責制。
第一、落實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安全工作要落到實處,領導是關鍵。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實行領導集體責任制,明確主要領導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領導班子人人有責。企業各級領導干部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大局意識,站在實踐“三個代表”思想高度,自覺擺正安全工作的位置,找準自己在安全生產中的定位。企業主要領導要對發展與安全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在安全管理中不僅抓原則、抓指導,更要注重抓具體、抓落實。分管領導要忠于職守,抓“主業”、務“正業”,全身心地撲在安全工作上,該抓的抓實,該管的管住,該協調的要協調到位。班子其他成員要做明白人、有心人、細心人,管好各自的“責任田”,把安全工作當作“份內事”,獨擋一面,對安全工作要真抓實管。
第二、落實基層安全生產責任。基層單位是企業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必須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瓦\企業要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任務和職責,實行風險抵押,推行安全一票否決,嚴格規定凡是安全生產管理不達標的部門,一律取消評先評優的資格;凡是安全工作不盡職、不得力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重用。用嚴格的制度和嚴實的監督促進我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第三、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職工處在企業安全生產的最前沿,安全責任必須滲透到每一個人。我們企業要把安全責任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細化分解到每個層面、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把安全生產表現、安全生產實績與職工的切身利益緊緊捆在一起,定期考核,講評和兌現,特別是兌現一定要到位。同時,執行安全責任制令行禁止、嚴字當頭,對嚴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不適應安全生產要求的人員,該換崗的換崗、該辭退的辭退、該處罰的處罰,決不能心慈手軟。只有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才能使我們企業上下形成安全責任大家共同分擔的良性互動局面。
二、宣教有力,落實安全自管制。
在宣傳教育的熟悉上,人性化的治理重視宣傳形式,管好用好安全文化宣傳陣地,如安全勸導牌、提示牌、標語牌和安全宣傳欄,同時把宣傳教育的形式向企業局域網等高科技領域拓展,開展網上教育。教育形式上,一改我說你聽的傳統教育形式,開展安全就是效益專題、安全文藝演出、安全體育比賽、安全理論研討、事故案例等形式。鼓勵行車人員和全體職工參與。宣傳內容上,人性化的治理少用“嚴禁”、“不準”,多用“請你注重”,力求形象生動,平等對話,富有人情味。
第一、氛圍大營造。在車站、生產和辦公區域、休息場所懸掛、張貼安全標語和安全宣傳畫,給員工印發《安全生產法教育讀本》、《安全生產法培訓講義》、《駕駛員安全行車手冊》、《安全生產宣傳教材》、《道路交通安全培訓教材》,利用墻報、板報、簡報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宣傳大發動。通過多層次的安全報告會、動員會,大力提高干部職工對上級安全工作部署、指示精神的理解度,對公司安全工作目標、任務和要求的關注度,以及對本職本崗位安全職責的知曉度。把正確引導、培育塑造典型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通過對各項安全專題活動及年度安全工作的評比表彰,鼓勵和促進更多的群體和職工進入安全生產的先進行列。高密度、高強度的安全文化建設,可以大大增強職工的安全崗位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并讓“我懂安全、我會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活動大開展。要經常組織安全知識競賽、安全講座、安全演講和征文比賽、安全技術比武、安全實戰演練等系列活動,組織員工參加安全生產簽名活動,開展征集安全生產警句、漫畫、書法、照片等活動,讓“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等安全警語在駕駛員中廣為流傳。公司全體職工注重安全自我教育,組織一線職工行使一天安全監督員的職責,發動大家查找本單位和身邊安全管理缺陷,為單位的安全工作建言獻策,開展反思事故教訓的活動,組織聯系曾經發生過的事故和安全隱患,撰寫安全學習心得,使安全文化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深刻。組織管理干部和員工進行準軍事化、封閉式培訓,全面接受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安全、職業技術等方面的強化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的安全素養。
三、考核有力,落實安全獎懲制。
強化考核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安全來源于科學的管理制度,客運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確立科學的技術規范,并且做到強化考核,這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目標是為行車安全營造一個親和力很強的氛圍。我們企業安全治理系統中的要素是人、車和環境,其中最要害的因素是人。人是企業之根本,人是治理工作中最活躍,最能動的因素,能否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是企業安全治理成敗的標志。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當前要創新人性化的治理。人性化治理的主要內容在對待事故的熟悉上要走出兩個誤區:一是事故不可避免論。我們客運企業的安全生產,受外界因素制約較多,從企業領導到職工都有一種錯誤熟悉:“事故不可避免”。事故發生以后,有些治理者采取自我解脫辦法,把事故發生原因歸咎于客觀因素,歸咎于“運氣不佳”,企業員工中也有同感。人性化的治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事故的發生,采取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熟悉是行動的向導,對事故的正確態度應是從血淋淋的事實中,找出治理者和操作者自身存在的問題,把握防止事故發生的本領。同時,將經驗教訓在企業干部職工的頭腦中逐步消化、吸收、積累,成為指導安全實踐的意識,達到多數人安全生產的目的。這也就是客運企業長期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論升華。二是重處罰,輕教育。事故發生以后,對肇事者輕者下崗,重則行政處分,經濟處罰更是免不了的。人性化的治理強調,人是事故的肇事者,更是事故的受害者。有些人就是在肇事中受傷以至喪生,即使沒有受傷,精神也受到很大的打擊。對事故的發生,多數肇事者是會對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進行自責的。關心事故責任者,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籍,生活上的關懷,化解駕駛員肇事后的心理矛盾,幫助他們從事故的陰影中走出來,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吸取應有的教訓,這樣的教育作用將更有效,教育效果也會更好。發揮文化的力量,多給人與關懷,使肇事者從事故的陰影中走出來,使其他職工從中受到啟示。為行車安全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對待制度的熟悉上,無規矩不成方圓,要重視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但對待制度人性化的治理采取的是與時俱進的態度。多數客運企業都有十余年到幾十年的歷史,在安全治理上都有一套規章制度,人性化的治理不能離開原有的治理成果,對這些規章要進行很好的梳理,沿用對安全治理行之有效的,摒棄那些多余無用的,建立適應新的營運環境的新規章制度。使制度真正起約束人,治理人,促進安全生產的作用。
第一、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實現安全長效管理,根本在制度。只有上規矩,成方圓,安全生產才能保持長期穩定的態勢?瓦\企業應把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安全制度,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不斷地充實完善各類各項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規章,形成“五大機制”。即以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為主體的安全責任機制,專管成線、群管成網、專群結合的安全監督機制,教育與獎罰并舉的安全約束激勵機制,預防在前、防范在先的安全預警機制,應急應變的安全救援機制。健全制度是強化考核的依據,而強化考核又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
第二、要嚴明獎懲強化考核。安全文化建設是客運企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必須抓緊抓好,抓出成效。要落實措施、嚴格標準、科學考核、嚴明獎懲,充分把握考核的必備條件,進一步完善考核內容,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辦法、安全質量標準、安全人性化管理等都要納入考核內容,嚴格考核標準,創新考核方式,確?己顺尚。通過建立機制,完善制度、強化考核等來確保安全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上一篇:校園安全文化體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