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作,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更容不得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和僥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單位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廣大干部和職工的安全生產素質就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難題。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與內涵
通說認為安全文化是指體現在廣大干部、職工身上的安全生產價值觀念和安全行為模式,是決定人員安全品質的關鍵素質,也是最有整合能力的素質。人的生理、心理及技術素質是通過安全文化整合成人的安全素質。實踐證明,生理、心理及技術素質很好的職工并不一定遵章守紀,有時越是這三個素質很好的職工越敢于冒險違章、違規,這常是有意識不安全行為者的特點。只有具備較高的安全文化素質,建立起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動機的人才能正確發揮其生理、心理及技術上的優勢,成為安全高效的生產者。
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ㄒ唬┘訌姲踩幕ㄔO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理論思想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安全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具有一系列反映時代要求的本質特征。安全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在于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作為單位文化的一部分,并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只有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發展生產力。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宣傳科學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它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安全生產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系到廣大職工的生命和健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安全文化是單位安全工作的靈魂,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最終目標是防止事故、抵御災害、維護健康,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ǘ┘訌妴挝话踩幕ㄔO是單位科學發展的客觀現實需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也好事業單位或機關單位也好,都處于激烈競爭狀態,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是單位的共同追求,而這就需要單位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近幾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總體形勢十分嚴峻,一些地方和重點行業重特大事故仍然屢禁不止;同時各種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依然存在,某些單位疲于應付對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因此,加強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廣大職工實行安全自主管理,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才能形成,單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加強單位安全文化建設是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向縱深發展的客觀需要。事實上,任何單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都不是干部職工的主觀故意,而往往是由于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所造成的。因此,要保證人的行為,要約束人的行為,保障安全生產設施和安全生產環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從人的基本素質出發,建立起以“人”為核心內容的單位安全文化新對策和手段,進行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有了這個作保障,“我要安全”成為廣大干部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單位的安全生產才能實現規范化與科學化,才能夠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控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安全生產工作得科學有序發展。
。ㄋ模┮幏稄V大干部職工的安全生產行為是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工作氛圍的客觀需要。人不僅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主體,而且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客體。在安全生產人、機、環境三要素中,其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否做到單位安全生產關鍵在于人,能否有效預防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要取決于人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和價值取向,主要取決于廣大干部職工對安全生產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而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培養、教育和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同時通過開展各種人性化的安全生產活動,積極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工作氛圍。
三、加強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安全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干部職工安全文化素質建設及單位安全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干部職工安全文化素質是建設單位安全文化的基礎,單位安全文化又是推動干部職工安全文化素質建設的動力。筆者個人認為加強單位安全文化建設應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
。ㄒ唬┮浴叭齻代表”重要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先進的文化方向,并做到與時俱進。安全文化作為人類文化和單位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其發生和發展的條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安全生產規律的認識。早先各個時期所形成的安全價值觀、安全行為模式等,必然會對以后的安全文化產生影響。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應該及時總結、宣揚現代的安全文化與安全素養,擯棄陳舊的錯誤的安全文化與安全素養,從被動型、經驗型的安全觀轉向效益型、系統型的安全觀。
(二)以良好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基礎,著力提高安全素養的氛圍與環境。單位職工個人安全生產素養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還要依靠群體效應的引導,這與人的從眾心理有關。單位的領導應該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管理環境,提倡以安全生產為榮,以違章違規為恥的價值觀,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而不遵守安全行為規范的舉動變得與群體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為被同事們輕視,則職工整體的安全修養必將大大提高。
(三)單位安全文化的建設應著重體現“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安全生產總的工作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也是當前各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期望達到的目標,預防型安全管理是現代科學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標志,單位安全文化建設作為單位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一個重要基礎工程,必將促使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強化、完善,實現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約型管理的轉化,變“事故處理、事后防范”為“本質安全、超前預防管理”態勢,從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實現質的飛躍,真正走上“預防為主”的發展軌道。
(四)加強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等工作,提高干部職工的綜合知識與技能。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職工,職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開展單位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就需要緊密結合職工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大力倡導“有了安全,才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才有職工的家庭幸福、才有單位的經濟效益、才有單位的持續發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和“干活圖省事,早晚得出事”的珍愛生命觀念,使廣大干部職工明確安全生產的工作方針、安全生產法規法紀和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牢固樹立安全思想,確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與行為規范。
。ㄎ澹┮婪ㄒ酪巼缿椭卮蟀踩a瀆職犯罪。各地各級檢察機關作為安全生產委員會的成員單位,除了采取積極措施加強自身安全生產建設和管理之外,還應當加大力度懲治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涉及的職務犯罪,突出重點,集中精力查辦大案要案。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通知文件要求,各地各級檢察機關要集中精力查辦以下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案件: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2、發現未依法取得批準、驗收的礦山生產經營單位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依法予以處理的;3、發現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礦山生產經營單位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準或者發現違反安全生產法規的行為不予查處的;4、強令審核、驗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以及實施其他妨礙下級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行為的;5、與破壞安全生產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結,進行錢權交易,充當“黑后臺”、“保護傘”的;6、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后,弄虛作假,不報、謊報、瞞報的。
同時在具體辦案過程中,要嚴格做到:一要注意從審查事故單位資質和相關證照是否合法有效中發現瀆職失職犯罪;二要注意從調查事故中發現的不正,F象中及時發現瀆職失職犯罪;三要注意從調查相關執法部門履行職責情況中發現瀆職失職犯罪;四要注意深挖“案中案”,及時發現和查辦官商勾結進行權錢交易的職務犯罪。
上一篇:淺談加油站的安全文化
下一篇:加強制造業的中小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