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文化建設是提升安全管理層次的有效手段,其實質是以人為本,它是通過培育一個監督約束與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控制機制,營造一個“我要安全”氛圍,強化“我要安全”意識,使員工真正做到遠離違章,按章辦事,從而使安全生產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推動安全工作穩步發展。本文著重闡述了安全文化的內涵,建設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建設安全文化的方法、途徑。希望能給管理者一定的啟發,以便更好地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可控在控,長治久安。
關鍵詞:發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隨著安全生產法的實施,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電力供需矛盾和競爭的加劇,安全狀況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和競爭力,出現安全問題將要承擔法律責任。怎樣做好新時期的安全工作呢?華電福建公司提出了用剛柔兩支手來抓好安全生產,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搞好安全工作的一個重點。本文是我在學習和生產管理實踐中對安全文化認識和建設的一點體會。
一、安全文化的內涵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本行業特征和本企業特色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行為規范以及安全規章制度等的總和。安全文化首先是了表層文化,即物態的安全文化,包括生產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以及生產場所、環境、裝置的本質安全化,以及各種安全技術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的建設,以營造一種強制力,對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和危險動作以有效的監督和約束,使員工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的、道義的責任,從而規范員工的行為。第三是深層次的文化,即觀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的方針、安全目標、安全理念及對員工行為的安全引導,培育 “三不傷害”觀念,強化“我要安全”意識,同時還包括了員工對自己、對他人安全的關注,使員工遠離違章,按章辦事。
二、建設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建設安全文化必要性
事故的發生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從事故發生的各種因素來看,發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設備、管理、環境等。但人是最關鍵、最重要的因素。安全工程專家海因里希曾經調查了美國的75000起工業傷害事故,發現98%的事故是可以預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能夠達到的范圍,是不可預防的。在可預防的工業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為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不安全狀態為主要原因的事故只占10%。我國電力企業從1979年至1987年統計在案的事故當中,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幾乎達到90%。所以搞好安全工作,首要的是取決于人的因素,因而必須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通過營造一個全員自覺遵章守紀的安全氛圍,培育一個監督約束與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控制機制,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從而減少因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導致的事故,使安全生產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實現安全生產可控在控,長治久安。
2、建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提升安全管理層次,達到長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其中,安全意識特別重要。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安全生產有直接的影響。因為發供電設備的缺陷、作業環境中的事故隱患,歸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時發現和處理。而人的行為又是受思想意識的支配。安全意識強的人,必然會嚴格地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正確地作業。反之,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則往往忽視安全、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安全意識,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實現了安全認識的導向功能、安全思想的凝聚功能、安全行為的規范功能。首先通過安全文化宣傳和教育,使廣大員工逐漸接受正確的安全的意識、態度和信念,樹立科學的安全觀、目標、行為準則等,給企業在安全生產活動中提供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精神力量。其次安全文化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權,關愛生命的大眾安全文化,通過安全文化知識的傳播、教育、宣傳,形成人人需要安全,使員工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第三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將會使員工加深對安全法律、法規、標準以及安全規章的理解和認識,學習安全知識及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從而對員工在生產過程的安全操作中起到保障安全的規范作用或具有自覺的約束功能。
三、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充分發揮安全理念的先導作用
“三違”會導致事故和人身傷害人人皆知。可為什么在一些單位“三違”現象屢禁不止,導致事故和人身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呢?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沒有先進的安全理念做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產。“安全是第一責任,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效益”;“以零違章、零缺陷來確保零事故”;“關愛生命,遠離違章”等安全理念,是一個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三個“第一”闡述了安全第一的方針;“三零”闡述了如何確保安全生產;而關愛生命是企業應承擔的法律義務,它把維護員工的生命權放在第一位,體現了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高于官帽”的要求。遠離違章是確保安全的根本措施,它強調的是按章辦事,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程序辦,操作有操作程序,工作有工作程序,管理有管理程序,按部就班。因此要反復地灌輸、反復地宣傳,使這些安全理念在每位員工中入腦入心,而且還要深入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以發揮理念的先導作用。
2、以人為本是建設安全文化的前提
安全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意識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的建設首先要提倡以人為本。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員工是最積極的因素,他們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同時也是管理者。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看,不能忽略員工作為社會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不能忽視員工在安全管理上的主觀能動作用。因此要在安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突出“為我、為人、為企”的“三為”思想。要在管理中發揮員工的作用,體現人性化管理;要牢固樹立服務觀念,設身處地為現場著想,為生產一線員工著想,盡力解決實際問題。堅持以人為本能夠極大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主人翁責任感,能夠使安全工作從被動變成主動,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從而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員工的工作質量。
3、建設安全物態文化及制度文化是建設安全文化的基礎
(1)加強物態安全文化建設。 首先要配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其次要完善生產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設施標準化,使發電企業在生產現場安全設施管理上達到規范統一,為員工創造一個清晰、安全的工作環境。第三是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系統本質安全化的程度,如實施設備免維修改造、加裝微機防誤閉鎖和聲光帶電報警裝置等。通過加強物態安全文化建設,以消除作業環境中的事故隱患,為作業環境創造安全、良好的條件,使作業環境條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使作業者感到安全和舒適,保證整體環境的本質安全,并起到提醒作業者遵章守紀、珍惜生命,勿忘安全的作用。
(2)建設制度文化要在完善規程制度的同時,重在落實,重在嚴格考核。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以此來規范、約束員工的安全作業行為。其次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獎懲分明。第三建設制度文化關鍵在嚴密實施,嚴厲檢查,嚴肅獎懲,嚴格落實,離開了這個“嚴”字,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建設安全文化必須通過從嚴管理、依法管理、依規管理;必須通過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來加深對安全文化的理解;也只有通過反復的、持久的執行規章制度,最終才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才能使安全文化更加入腦入心。如我廠修訂安全生產責任制、員工違章連帶責任考核辦法、安全生獎懲實施細則,并很抓落實,嚴格考核。此舉即讓員工明白了什么是違章,又提高了各級領導人員的責任意識,增強了員工的遵章的意識,促進了各級領導和安監人員敢抓敢管,營造了員工遵章守紀的氛圍。
4、提高員工素質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源動力
員工素質的高低決定一個企業的質量,也能反映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高低,在分析設備和人身傷亡事故中,可以看到員工技術素質低和安全知識缺乏是發生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員工素質,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源動力。只有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遵章守紀素質,才能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身防護能力,才能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才能培育高品位的企業安全文化。如我廠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強化對工作票“三種人”(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培訓;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如安全工器具使用、新版制度規程、特殊工種、崗位取證等培訓;2004-2005年組織編寫了適合我廠各工種各崗位的培訓題庫,共8個分冊,40萬余字,為我廠開展崗位培訓和崗位等級論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強化了對員工業務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員工思想政治素質、技術素質;提高員工保護人權、珍惜生命的思想意識,并懂得在本崗位范圍內如何遵章,有力地促進了安全文化的建設。
5、采用有效的載體,開展靈活多樣的安全教育,建設觀念文化,是建設安全文化的重點
(1)領導通過榜樣作用,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文化的第一步是行動,行動在同一個環境下不斷重復,習慣了,繼續下去就變成文化。一個好的領導干部的行為,應當給員工樹立榜樣,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質去激勵員工的積極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干部首先要成為三個“第一”和“關愛生命、遠離違章”的模范執行者,名符其實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其模范地堅持三個“第一”,模范的遵章行為和以身作則的行動就會象一種無聲的命令,有力地激發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2)開展親情互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做到以情感人,使安全文化深入到每位家庭,深入到每位員工的心里。如我廠開展了《親情話安全》活動,組織員工的家屬發揮好安全第二道防線作用。用親人的安全囑托話語,勉勵、囑托員工搞好安全生產,使得我要遵章成為每位員工的實際行動。
(3)開展案例解剖、安全警示教育。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產生的根源、危害及應吸取的教訓,使人們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特別是在安全生產形勢越好時,越易滋生麻痹思想,更要善于“借花獻佛”,進行事故反思,把兄弟單位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來抓。特別是“人身死亡事故通報”,它具有強烈的震撼力,是治療松勁麻痹心理的一劑良藥。如我廠開展安全警示教育,一是不定期在MIS網上發布“警鐘長鳴--歷史上的今天”,介紹歷史上當日電力系統和本廠曾經發生過的事故案例,用歷史上血的教訓不斷警醒員工,真正讓每位員工從中吸取教訓。二是讓每位員工回憶一次親身經歷的不安全現象,將員工回憶的親身經歷的不安全現象編印成《安全生產歷險記》下發給每位員工學習,用身邊的人和事來教育員工;三是組織生產員工觀看《電力安全錄像專輯》。努力使三個“第一”、“三零”和“關愛生命、遠離違章”等安全理念深深地扎根在員工心中。
(4)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安全無小事,安全文化建設要從日常小事、工作細節抓起,培養員工自覺遵守《安規》的習慣。如我廠拍攝“學規程、反違章”圖冊,編印下發給每位員工學習,教員工在生產工作中怎樣做到不違章,培養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
(5)活動熏陶法。它是集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為一體,特別為青年員工所喜愛,其形式豐富多彩。如開展技術練兵、技術比武、預案演練、安全競賽、“雙零”承諾、安全游戲、安全警句、安全漫畫、安全征文、安全懇談會、安全演講會等。通過有趣的活動,使安全意識入腦入心,進而營造良好環境、培養隊伍作風、錘煉企業精神。
總之,安全文化建設是提升管理層次,達到長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多樣的,發電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持之以恒地開展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培育一個監督約束與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控制機制,強化“我要安全”意識,營造一個“我要安全”氛圍,使員工真正做到三個“第一”和遠離違章、按章辦事”,從而使安全生產工作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推動安全工作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