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我們的煤礦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如何將安全文化建設融入煤礦企業的安全發展戰略目標中,提高全員職工的安全涵養,從而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穩定持續發展,是當前必須抓緊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在煤礦事故概率比較多的今天,我們應當把煤礦職工的安全意識提升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
據重慶能源集團某大型國有煤礦事故資料統計分析,在事故發生的各類原因中,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絕大部分,而在這些人的因素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判斷不準確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加強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時,必須特別注意對職工進行事故心理教育。煤礦從事采掘生產一線的礦工在從事勞動生產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多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在發展成事故的過程中,其心理現象是復雜多樣的,有時甚至是十分微妙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大類非理智行為:
(1) 麻痹大意、僥幸心理,此類作業者思想散漫、松懈,安全意識差,違章操作;
(2) 疲勞心理,此類作業者精力嚴重缺乏,情緒嚴重低落,警覺性嚴重喪失;
(3) 錯覺心理,此類作業者不遵守法規、制度,完全靠主觀意志作業,盲目操作;
(4) 取巧心理,此類作業者圖“省時省力”,自作聰明,反而弄巧成拙;
(5) 無知心理,此類作業者對作業項目一知半解,知識掌握不牢,安全認識不夠;
(6) 發泄心理,此類作業者性格偏執任性,在生活、工作中不盡人意,轉而對生產工作環境的設備和勞動保護設施發泄不滿。此外,非理智行為的心理狀態還有厭倦心理、挫折心理、緊張心理、注意集中于一點心理、煩燥心理、抵觸心理等。總之,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特別注意觀察職工對待工作的行為,分析職工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職工進行事故心理教育,狠抓事前對策和事故的預測,針對危險職工要開展事前井下“安全心理談話”,適當調整工作時間,改善周邊工作環境等措施。
煤礦安全文化是一項復雜但意義重大的系統工程。從安全文化管理工作的主體看,人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防止事故發生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的主體;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發者、責任的承擔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強調人的因素,強調其在保證安全上的主導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其中,安全意識特別重要。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安全生產有直接的影響,因為煤礦井下安全設備的缺陷、作業環境中的事故隱患,歸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時發現和處理,而人的行為又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安全意識強的人,必然會嚴格地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正確作業;反之,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則往往忽視安全、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必須把培養職工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緊抓實,及時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事故隱患。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設初探
下一篇:常見的企業安全文化活動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