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電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企業文化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企業的管理層已經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是構筑現代企業制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別是作為供電企業文化重要分支之一的企業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著重于培養人的科學精神,滲透于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能力和水平的軟“著陸點”,必須引起企業對職工教育培訓的高度關注。推動安全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健”因素。這一因素的缺位或不足將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企業戰略的實施,企業可能需要間接耗費更多的“成本”。所以,安全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內驅力和后驅力的所在,值得引起職工教育培訓的高度關注。
供電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文化環境。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一種相對獨特的“制度文化”,不僅以其潛移默化的方式指導著每一位職工的心路歷程和行為方式,而且對企業的穩定與發展起到巨大的能動作用。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個個戰略目標實際是企業需要達成的一個個理想。而企業安全文化通常內含著企業生產管理和發展所必需的理想、目標、方式途徑、精神動力和員工認同等要素。由于企業的生產運行離不開一定的人文基石的“鋪墊”和支撐,這個人文“支撐”需要借助企業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而企業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必須是通過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和宣傳來實現的。所以,在企業對職工的各種教育培訓中滲透企業安全文化是必須和必要的。
在供電企業發展戰略中,人的素質是占主導地位的。在貴州電網公司“人才強企”的號角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貫穿每一個環節的。因此,在談到企業安全文化時,必須重視教育培訓人的因素,必須通過教育培訓來強化群體的安全意識,提高企業全員安全文化水平。企業安全文化強調企業的安全形象、安全奮斗目標、安全激勵精神、安全價值和安全生產、企業安全風貌及商譽效應等,是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好體現,對員工有很強的吸引力,對員工有一種無形的約束作用,能激發員工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在職工教育培訓中滲透企業安全文化,即培養職工的科學精神,突出職工的先進思想和意識,發揮職工的積極能動性和主人翁責任感。因為,通過對職工教育培訓企業安全文化,實質上是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方式培養企業、職工群體對安全生產的理念的認識,喚起職工統一思想、行為,同時傳遞、溝通心理情感,促進情感相互交融,把共同的利益目標同企業安全文化等同起來。在職工教育培訓中滲透企業安全文化,才能讓職工充分認識到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意義。企業安全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它的出發點,在于提高企業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輿論氛圍。而形成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任務,又在于灌輸職工科學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技術業務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對職工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教育和宣傳,是讓員工懂得“以人為本”要從我做起,保護自己的安全與健康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因此,使職工加深對安全規章制度的理解和認識自覺性,學習和掌握安全生產技能,從而對職工生產過程的安全操作和生產形成了無形的約束力,形成一種習慣。
2002年7月的一個夜晚,由北京開往西安的特41次列車匆匆地穿過三門峽市。車上的電子表顯示時間是晚上9點15分。旅客中有人在看書,有人在聊天,有人早早睡了。突然,一節臥鋪車廂里響起一聲大喊:“著火啦!”隨后只見喊話那人迅速跑到車廂連接處,拎起兩個滅火器,又轉身跑回車廂,用滅火器噴向一個鋪位底下正在燃燒著的塑料桶。上躥的火苗被撲滅了,一場火災被遏制住了。后來大家知道這位勇敢的救火者不是消防員,他只是陜西咸陽彩虹集團的一名普通職工。有這樣的英雄舉動完全是因為在企業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自然形成的一種對安全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形成一種習慣。這也是作為供電企業這樣一個具有一定危險程度的生產企業,從決策層到管理層延伸到全員職工都迫切需要形成的一種習慣。而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這一特點就要求我們在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中要從各個人員層次和專業領域滲透企業安全文化。
在教育培訓中讓職工逐步學習企業安全文化,領會企業安全文化,樹立安全文明生產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使職工形成強烈安全使命感和激勵推動力量。心理學就明確表明:越能認識行為的意義,行為的社會的意義越明顯,越能產生行為的推動力。通過教育培訓中不斷滲透企業安全文化,是職工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進而發展到“我會安全”的心靈深層次人因工程的發展過程,也是形成職工安全習慣的一個過程。
采用各種傳統的現代的教育培訓方式來宣傳企業安全文化,因地制宜的對職工進行各種安全科技文化教育,是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途徑。通過安全教育和培訓企業安全文化,能促進職工安全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安全風氣不斷優化、安全精神需求不斷發展;能讓職工形成正確的安全生產認識觀念,改變職工對安全生產活動的態度,使職工從被動的“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態度轉型,使職工的行為更符合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規范和要求。
在對職工的教育培訓中需要大力宣傳企業安全文化,其直接目的在于使職工保持對安全的關注和關心。首先是爭取了決策層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和興趣,得到各級管理者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以增進普通職工對安全問題的理解和興趣。如果缺乏對職工教育培訓中對企業安全文化的認識,職工就容易形成安全生產是僅靠少數安全專業人員去奔忙的錯誤思想,容易使職工感到安全之事是安全專職的事,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在感性認識上把職工對安全的關心拒之門外,不利于企業安全的生產和發展。
對職工教育培訓企業安全文化的功能在于培養職工對安全的積極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表現于行動,就是前面的習慣問題,并非知識與學問的問題。習慣問題是非智力性的。如果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安全習慣,他即使不懂安全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技能,但他肯定會去主動學習。所以說,我們在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的時候,注重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教育,就是先讓職工有了“安全第一”、“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積極態度。職工具備了知識技能,又有對安全的積極態度,就能形成安全的習慣,這是最有利于企業安全生產的,也是企業最希望達到的理想。
沒有對職工進行企業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企業的安全生產必定落后,企業的發展必定緩慢,職工的安全素質必定底下。沒有行之有效的企業安全文化教育和培訓,企業就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教育培訓工作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滲透,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定期分專業和層次組織開展安全技術培訓,向職工傳授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技術規范,讓職工能在一定時間內較系統、較容易地掌握到一些安全知識和技能;組織開展安全技術練兵活動,進行各種技術競賽,強化職工安全技能,提高職工在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理能力;利用交接班會、安全例會,傳達上級部門的安全生產文件及會議精神、通報安全生產信息、分析安全生產形勢、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對已發生的事故,及時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分析事故經過、查找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提高職工防范同類事故的能力;組織安全演講會,用感人的事跡、親身經歷、血的教訓來喚起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關心,形成對安全生產關注的積極態度。通過這些有意識的教育和培訓,和無意識的宣傳和文化熏陶,都是有效推進企業安全文化深入職工心腦的途徑。所以,我們在對職工教育培訓中滲透企業安全文化是必須的。企業的安全發展,離不開企業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訓。對職工進行企業安全文化教育培訓,是企業安全發展的動力。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設要從娃娃抓起
下一篇:安全需要文化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