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
煤礦安全生產的主題是人,愛護生命,尊重人權,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保證煤礦生產順利發展的首要條件,確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就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文化,這是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的長效機制,必須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本文就安全文化的作用嘗試作一點膚淺的詮釋:
一、安全文化的教育導向作用
職工對安全的認識,必須通過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通過不斷的安全文化宣傳教育,使廣大職工逐漸明白正確的安全意識、態度和信念,樹立科學的安全道德、態度和信念,樹立科學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標、行為準則等。給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和日常安全生活活動提供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精神力量,使企業全體職工都能懂得自己的行為和習慣已成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安全要素,從而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安全文化給職工提供了適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安全新理念和新認識,使其對安全的價值和作用有正確認識和理解,樹立科學的安全人生觀和現代安全價值觀,從而用新的安全意識和新觀點指導自身的活動,規范自己的安全行為,從而更有效的推動安全生產和保護自己。
二、安全文化的凝聚作用
安全文化是以人為本,尊重人權,關愛生命的大眾安全文化,是保護企業職工安全與健康的重要理論基礎可行手段,是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維護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合法權益的群眾監督和自我保護的安全行為,企業要履行義務,盡可能地為職工在生產生活中的安全與健康創造條件。遵紀守法,盡職盡責,珍惜生命,關愛職工,以先進的企業安全文化體現尊重人、愛護人、信任人。企業建立平等、互尊互敬的人際關系,樹立一種共同的安全價值觀。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行為規范9通過安全文化知識的傳播、教育、宣傳,形成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懂得安全、人人都應對安全盡義務,做貢獻的新風尚。通過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識、情感和行為規范的潛移默化,更顯示了安全文化對職工安全與健康需求的特殊粘合和凝聚作用,以實現企業發展,保護職工的安全與健康,調動職工參與安全生產積極性的目的。
三、安全文化的規范作用
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將會使職工加深對安全法律、法規、質量標準以及安全規章的理解和認識,努力學習安全知識及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從而對職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生產勞動起到保障安全的規范作用或自覺的約束功能。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之一是樹立正確的安全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使職工形成強烈的安全使命和激勵動力。心理學專家指出:“越能認識行為的意義,行為的社會意義應越明顯,越能產生、行為的推動力”。倡導安全正是幫助職工認識安全文化意義,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進而發展到,“我會安全”的能動過程。
下一篇:安全文化與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