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涵蓋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識、安全態度等將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重要作用。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已逐漸成為衡量企業整體素質的重要標志。
安全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涉及工作現場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要求有一萬分的保險,而不能有萬分之一的“盲區”、“死角”、“漏洞”。做好安全工作,僅僅依靠某個領導或某個職工是無法實現的,它需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需要企業廣大職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要通過安全培訓、輿論引導把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貫穿到具體的工作當中,把安全意識滲透到每一名職工的心中,將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讓安全入腦入心,努力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人人重視安全、人人保證安全的良好氛圍。
抓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做好人的工作。分析近幾年發生的事故,事故的發生不是人的安全技術素質不高,也不是企業的安全投入不夠,而是人的思想在作怪,傳統的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藝高人膽大”、“圖省事、怕麻煩”、簡化工作程序、違規操作的僥幸心理在作怪。人們犯的錯誤多數為低級錯誤。這說明人的安全意識還很薄弱。人的安全意識還有待加強,要想讓人們做每一項工作,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之前,同時始終把安全工作貫穿于整個工作過程中,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抓人的安全意識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是一個理念的問題,是改變人們思維方式上的問題。要想把安全基礎抓牢,須把安全根治于心,融人于血,應從最基礎的環節抓起,從轉變人的觀念抓起。轉變人的觀念首先從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抓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我們必須考慮兩個層面的人群,即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兩者缺一不可。培訓管理人員,目的使其獲得一個科學的、穩定的、具有超前性、有利于安全生產的安全意識和決策能力,并使管理人員能自學遵守規章制度,提高臨機處事能力,掌握安全生產規律,提高科學的預見能力;教育工作人員,目的是提高安全意識、安全技術和安全技能,遵守好各種規章制度和相關規程,確保一個長期穩定的安全操作行為。
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板報等陣地宣傳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陣地是企業安全文化活動的舞臺。國家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的學習、貫徹要依靠這個舞臺,向職工傳達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要依靠這個舞臺,職工學習安全操作規程要依靠這個舞臺,企業向廣大職工灌輸企業安全文化理念也要依靠這個舞臺。所以,這個舞臺作用發揮得是否到位,是否淋漓盡致,將決定企業安全文化工作的成敗。要想使這個舞臺上演出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安全文化劇,就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手段。安全文化宣傳是一項長期的、持之以恒的宏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成不變。它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形勢的變化,常抓常新、不斷深化、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會發揮作用,產生無窮的魅力。
培訓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通過培訓,可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工作要形式多樣,經常進行。專家授課、崗前培訓、崗位練兵、案例教育、觀摩學習、分析討論、預案演練等,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培訓工作要改變以前安全管理工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痼疾,要改變不出事故不培訓,出了事故才培訓,哪方面有問題培訓哪方面內容的做法,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預防。培訓中應進一步激發員工興趣,講求培訓效果。
搞好安全生產工作,還應注重團隊精神的培訓。強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兩者是辯證的統一體!按缬兴L,尺有所短”,我們應該看到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人的行為受人體生物節律因素的影響很大,提倡團隊精神的培訓,建立團結協作,互相補臺的團隊精神,可以最大限度的彌補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從而獲得最大的安全效益。但是,還應該清醒的看到,在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的心理失衡引起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團隊心理失衡傾向,這是最可怕的。必須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龍頭帶隊伍,建成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團隊,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
完善的企業安全文化可以使職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警示。在辦公區域、工作場所和職工活動比較集中的宿舍、食堂懸掛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標語,或根據各企業崗位工藝特點,提煉安全警句,建設安全文化長廊,或設立安全色彩標識,在所有的工作場所、作業場地,用色彩標識警示作業人員,都可以達到用視覺效果警示職工,使職工牢記在心的目的。開展親情囑咐活動也是安全文化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要經常開展各種安全活動,如安全演講、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文藝演出、安全漫畫展、安全征文活動等等,使職工在娛樂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
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當中,要及時了解職工的家庭情況、生活情況、身體狀況,通過談心、走訪等形式,努力解決職工家庭、生活、身體等方面的問題,使職工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產當中。
安全文化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習慣行為,更是一種責任。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對待安全工作,能夠形成一種講到工作就會想到工作中的安全問題,并對工作中的安全措施逐一落實,那么工作中的安全系數就會有較大的提升。反之,安全理念沒有形成,對待安全總是形成了馬虎、滿不在乎的思想,再改起來就很困難,這就是“惰性和習慣”在作怪?梢妼Υ踩ぷ,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工作中某一環節一旦疏忽,發生事故也就見怪不怪了。
當然,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安全意識的確立、安全觀念的形成、安全習慣的養成、安全技能的掌握,都非一日之功,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途徑不斷強化。這既要靠個人的點滴養成、持之以恒,也要靠單位的長抓不懈。每個領導員工都有責任和義務把安全變成內在于心的文化。企業各級領導應注重把抓安全與教育、生產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抓教育時不忘安全知識的普及,抓生產時不忘安全技能的培養,抓管理時不忘安全作風的養成。
上一篇:話說“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