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存之根,發展之本。對煤礦企業來說,只有抓好安全生產,才能發展先進生產力,調動起職工的積極性來,才能推動煤礦企業的全面發展。因此,煤礦企業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使企業不斷的進步。在煤礦企業深化改革發展過程中,加強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質,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保證。
一、安全文化建設要以安全生產為目的。實現煤礦安全狀況的根本好轉,既要依靠必要的物質基礎,更要賴于提高全礦職工的安全素質。礦井下機械化水平很高,為什么還會發生事故呢?通過分析查找原因,就是因為有一些人安全意識不高,有麻痹思想,忽視了安全思想意識教育,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并要充分運用教育培訓等手段,普及安全哲理、安全知識和技能。通過增強安全意識,理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才能促進煤礦安全狀況的根本好轉,創出好的經濟效益。
二、安全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在生產的諸要素中,勞動者是第一可寶貴的因素,人的安全意識如何和安全文化素質高低直接作用于安全生產具體工作上,我們的職工經過長期的教育和多年的培養,經過幾年或幾十年在井下的實踐工作,有良好的吃苦精神和敬業精神,掌握了大量的科技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是煤礦企業的中堅力量,如果我們的安全工作沒有做好,發生了人身事故,即使不亡、不殘,也必然會使其內心深處留下難以抹去的可怕記憶,這不僅會影響本人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我們安全工作抓得嚴、抓得細、抓得實、抓得好,職工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就一定能增強愛崗敬業意識,就會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主動地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只有“以人為本”啟發、引導、強化職工安全意識,通過宣傳教育,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制,增強防范意識,“關注安全,關愛生命”,才能做到自主保安。
三、安全文化建設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建設安全文化,需要在企業進行安全生產觀念、安全生產職責、安全技術、安全法律及法規的教育,要加強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培訓,因為,煤礦安全文化建設與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結合緊密。因此,一方面要健全安全生產方面的規章制度,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學習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機制。強化安全管理,完善管理機制。安全文化建設要樹立新觀念,安全文化建設要面向廣大職工,要充分利用班前會或脫產學習時間,著眼于新形勢下,安全工作創新的教育,把法規、制度及時宣傳到職工中去,使職工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應該干的,什么是不應該干的。其次,安全文化建設要突出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文關懷,喚起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廣泛關注,為安全生產提供思想保證。要通過向廣大職工宣傳黨和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灌輸安全生產基礎知識。進行安全生產文化教育,下工夫在全礦職工范圍內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氛圍,從而推動安全文化建設的不斷進步。
煤礦要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就要把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維護好、落實好,必須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沒有安全作保證,職工隊伍就難以穩定,就不能形成發展的動力;沒有安全保證,設備就難以創造出應有的效能,企業就會降低信譽,就必然會失去發展的后勁,企業就沒有競爭力。因此我們必須抓好安全文化建設這個基礎教育,使職工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為企業競爭樹立牢固的安全文化意識。
下一篇:對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