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曾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也是一個單位的名片。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安全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體現,是企業在安全生產實踐中,經過長期積淀,不斷總結、提煉、發展形成的為全體職工所認同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靈魂,是凝聚企業職工意志、熏陶職工行為、強化基礎管理的無形資產和精神力量,是企業實現安全發展的保障力量。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管理不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文化,它有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工具和語言。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習俗、信念和傳統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受文化的制約,管理本身即是文化。美國管理學家丹尼爾•雷恩也認為:“管理是文化的產兒。”當我們發現某一個單位職工對制度不夠敬畏,在制度面前我行我素;自我約束不夠嚴格,日常工作中吊兒郎當;職工之間對一些違規違紀等不安全行為不譴責、不制止、不以為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不良現象時,我們就會說這個單位的風氣不好,其實這個不好的風氣就是一種不良的行為暗示,是一種消極文化意識,如果得不到及時校正,就容易產生“破窗效應”,于安全管理極為不利。企業只有努力培育以人為本、科學嚴謹、規范有序、追求卓越的主流安全文化,才能實現安全管理的規范化,促進安全管理上水平。為此,必須注重從以下四個方面抓實安全文化建設。
一要抓實理念宣貫,增強引導力。宣傳工作是世界上一切政黨爭取民眾、引導大眾輿論的主要形式。在企業內部,做好宣傳工作同樣具有統一認識、引導方向、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積極作用。建設積極向上的安全文化,同樣離不開宣傳工作的引導、渲染與鼓動。通過有力、有效的宣傳,有利于培養全體職工對安全文化的認同心,促進職工透徹領悟安全文化的內涵,將安全文化理念牢記于心,從而以理念指導行動,以思想約束行為,實現安全工作上的“知行合一”。
強化安全文化理念宣貫,首先,要加強政策法規的正向宣傳。通過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安全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以及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全體職工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培養職工群眾從我做起,積極維護安全生產秩序,有效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的主體意識,形成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局面。其次,要發揮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的示范帶頭作用。企業領導者和部門管理者,要不斷總結,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努力形成有廣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安全文化心得感悟,以此向廣大職工進行宣傳,取得職工群眾的廣泛理解,并最終實現全體職工的認同與遵循。第三,要加強先進典型宣傳,強化落后典型曝光,為職工群眾樹立學習、趕超的榜樣,敲響警示、鞭策的警鐘,以此形成做好安全工作光榮的主流價值觀,實現宣傳工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效果。
二要抓實制度建設,增強約束力。制度體現理念,制度體現標準,制度是規范行為、提升工作檔次、做好安全工作的準繩,安全規章制度本身也是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制度理念建設,將安全文化理念滲透到安全規章制度、管理工作流程和各種行為規范之中,從而將安全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發揮制度條文在安全文化建設中規行矩步的剛性約束力。
首先,要注重安全規章制度建設,從源頭上提高制度建設的標準和質量。要通過民主討論、管理部門審議、專家論證等多種形式,使安全規章制度建設既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又能夠達到全員認可與全面覆蓋,發揮制度在安全工作中的“防火墻”作用。其次,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以及職工隊伍結構的變化,持續加強安全規章制度的修訂,經常看一看制度是否體現了安全文化的內涵,是否同安全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企業精神和各項行為理念相一致,是否符合當前的安全管理需要,對不符合安全文化理念要求、不適應安全管理需要的制度,要及時進行修正和調整,通過不斷刷新和升級,使制度始終與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相匹配,持續發揮制度的最大效用。第三,要強化制度的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維護與堅決執行,就是一紙空文,有時可能比沒有制度所帶來的危害更加嚴重。制度作為安全管理的神圣法則,任何人在制度面前都沒有特權與例外,安全工作的一切行為都要約束在制度控制范圍之內,依照制度落實責任,依照制度推動工作,依照制度兌現獎懲,決不搞法外開恩,決不能在制度面前搞親疏遠近,以制度的強制約束力增強安全管理的嚴肅性和執行力。
三要抓實載體運用,增強感染力。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內容不好,再好的形式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假若形式過于花哨,就會演變成形式主義的作秀;反過來說,內容再好,如果沒有一定的形式來體現,也難以表達其思想內涵和體現其精神實質,也難以為廣大職工群眾所認知與接受,最終就會藏在深閨人不知。安全文化建設,無論是教育、宣傳,還是推介、執行,同樣離不開一定的形式與載體,不如此,就難以與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相融合,就難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實現孵化創新與擴展升級作用。
首先,要廣泛開展以安全文化理念養成為核心的主題活動,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促進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對主題活動的設計,要體現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與企業文化所倡導的精神內涵一脈相承,發揮安全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互促共進作用。其次,主題活動要注重連貫性與針對性,每一個主題確立以后,要緊緊圍繞主題進行宣傳教育與廣泛研討,通過主題辯論、故事演講、論文征集、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發揮主題活動的凝心聚力作用。切不可把活動主題當成空洞的口號,今天提出一個觀點,明天喊出一個理念,后天又冒出一個思想,主題變換不斷,想法朝三暮四,使主題活動成為唱功有余,做功不足的應景之物。第三,要堅持安全文化活動的廣泛參與性原則。除了開展主題活動以外,還要精心設計一些諸如文藝表演、漫畫展覽、職工論壇、參觀交流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激發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熱情,讓職工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接受教育,提高認識,陶冶情操,普及知識,以有效的載體發揮安全文化對職工群眾安全意識養成和安全能力提升的承載功能。
四要抓實能力提升,增強戰斗力。職工隊伍的能力建設,同樣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一定的業務技能作支撐,再先進的安全文化也難以在實際行為中得到完整科學的體現。安全培訓工作是安全管理基礎性工作之一,是企業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是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更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快、回報率高的基礎性投入,充分有效地發揮培訓工作的作用,對企業安全工作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安全培訓是實現安全管理水平和發展安全文化不斷提高的根本手段。安全培訓工作搞好了,職工的安全素質提升了,企業安全文化自然會得到更加有效的弘揚與光大。抓實職工的能力提升,就是要把職工的安全業務知識培訓、技術技能訓練、安全意識培養等工作作為職工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職工技能開發的重要方面和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予以落實,做到制度化、持續化、常態化。
首先,要制定安全教育培訓的計劃與規劃,把安全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長線工作,作為學習組織建設的重要方面,納入企業管理范疇進行運作,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法定形式確定下來,落實到人力資源開發和安全管理等部門予以執行,做到有長遠規劃,有近期有安排,有責任主體,有資金投入,有場地支持,有制度保證,有機制約束,實現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其次,要創新安全教育培訓形式,不斷提高教育培訓效果。在安全教育培訓中,職工群眾是教育培訓的主體,只有在職工群眾積極主動參與下,才能實現理論知識向操作技能的轉化。因此,要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有機地結合,并且把教育培訓的重點放在實踐操作上。即在培訓理論知識時應側重于實踐經驗教訓的總結,讓培訓對象多積累一些實踐知識,通過現場實物講解,實地操作演練進行教練結合,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升華,使視覺、觸覺、感官同時投入學習,不斷提高實戰本領。第三,要注重發揮激勵與約束機制的保障作用。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如果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教育培訓效果就難以得到可靠保證。為此,必須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對關鍵要害崗位必須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凡是未取得崗位資格證者,一律不得單獨頂崗;對那些新入企業的職工、轉崗職工,必須進行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于所有崗位職工,都要進行崗位適應性培訓,定期進行崗位技能鑒定,不合格者必須堅決從崗位上撤下來進行補課,確保每一名職工都能夠勝任崗位安全要求,有能力達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要加大對安全素質優秀者的表彰與獎勵力度,堅持安全素質與崗位安排、職位晉升、待遇兌現、評先推優等相掛鉤,以有效的機制保證安全素質高者能夠達到地位高、待遇高,由此調動每一名職工提升安全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企業安全提供可靠的素質支撐。
上一篇:對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
下一篇:淺議基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