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賽】從現代生產體系的特點蛙及產品設計缺陷對人曲危害等方面闡進了提高工程技求。人員安全文化素質的必要性。進而討論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與安全文化素質培養相脫節的表現和原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進高等工程教育,促進工程技術, 員安全文化素質提高的一些設想。
【關鍵調】安全文化素質.高等工程教育.工程技術人員
1 提高工程技術人員安全文化素質的必要性
在現代生產體系中,工程技術人員肩負著工程項目或產品的設計、制造、運行和管理工作,是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主導力量。為此,工程技術人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科學理論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有較高的安全文化素質,這樣才能保障現代生產體系的順利運行,保證勞動者的安全,并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福利和健康水平。現代生產體系是一個由多因素、多環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系統,并且需要高效率地投入、運轉和產出才能實現自己的功能。這樣就對生產系統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一個局部或環節,乃至個別因素出現了故障,就會影響其整體效能。實際上,由于工程設計的缺陷、設備使用不當、環境變化或外界干擾等原因的存在,在現代生產體系中潛在著許多的不安全因素。它f『]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試驗、制造、包裝、裝卸、運輸、貯存和操作等各個工作環節的正常運行,并對有關人員和設備造成危害。不斷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有助于工程技術人員把安全第一的觀念融入所設計的工程或產品中,把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統一起來,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以保障現代生產體系的安全運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每個社會成員所擁有的財富將越來越多。如果這些財富主要表現為產品的形式,那么每個人將被越來越多的產品所包圍。如果這些產品質量有問題或者存在著隱患,人們時刻都處在這種危險環境之中。事實上,電視機漏電使兒童喪生}啤酒瓶爆炸傷害的事故就發生在人們身邊;某些生產系統的火災爆炸、毒氣泄漏使成千成萬的人慘遭不幸,血的教訓記憶猶新。從宏觀上講,隨著眾多新災害而來的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電腦病毒、信息失靈、電磁輻射等其他危害,遠比前工業社會的機械傷害更為嚴重。如果這些情況不有效制止,人類社會隨時都有滅頂之災的危險,工程技術人員在這方面負有重要的使命。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使他們樹立產品經濟價值與人的生命價值并重的觀念是至關重要 從而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產品的數量,忽視產品的質量;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不注意保護自然和人本身的做法,而把人性化設計作為工程或產品設計的基本指導思想。安全始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工程項目或產品的安全性關系到千家萬戶和每個人。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地從自然界獲取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設法地保護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特別是剛剛擺脫貧困,解決溫飽并邁上了小康之路的中國人,安全需要變得更為普遍和重要。為此,工程技術人員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質,在發展生產技術的同時,也要使安全技術隨之發展起來,實現生產技術與安全技術的同步發展,以全面 增進人們的福利和健康水平。
2 高等工程教育目標與安全文化素質培養的脫節
教育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已被學者們所揭示。一般來說,教育作為一種專門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于人們形成某種觀念和行為起著支配的作用,而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又是一定文化的體現。所以人們某種文化素質的形成是離不開教育的。安全文化素質的形成,雖然還受到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但從根本上說是離不開安全教育的,即通過安全教育,可以形成人們對安全的認識和觀念;通過安全教育,可以改變人們對從事各種安全活動的理解和態度,從而使人們的行為更加符合安全規范的普遍要求。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全教育進行得如何是人們形成一定安全文化素質的決定性因素。我國今天的工程技術人員是由昨天的工科大學畢業而來的。其安全文化素質如何,要看其在校期間是否接受了安全教育。比較遺憾的是,目前在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中還遠未做到這些。從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標來看,是為了培養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去生產第一線,把所學科學原理運用于社會生產實際,從事工程(或產品)的勘察(設計)、旋工(制造)、工藝、管理等工作。這個教育目標制約著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過程。從教學內容選擇來看,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必要的政治理論課和德育課外,其余內容都是純技術性的。以機械類專業為例,學生在校期間必修課有二十幾門,選修課有十幾門,沒有-fq是有關安全方面的 從基本的教學環節來看,從理論教學到下廠實習,從課程設計到畢業設計,除下廠實習時,有關人員能講一下實習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外,在其他環節中也是不談安全問題的。可見目前的高等工程教育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是脫節的。這是造成工程技術人員在工作中不懂安全、所設計的產品和設備存在不安全因素和隱患酌根源所在。造成高等工程教育與工程技術人員安全文化素質脫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r首先,在高等工程教育專業的設置上還受傳統工業生產方式的影響。傳統工業生產方式包括簡單的分工和協作,以及工場手工業和早期機器生產 其特點是所涉及的因素比較單一,生產效率不高,生產過程及其環境對人的危害較小。這種生產方式雖然大都已成為過去,但它的影響還存在,所以在專業設置上只考慮其“專 ,而不考慮其“安” 看不到現代生產體系的特點和安全要求,實際上是把工業生產危害視為零的一種專業設置方式,這是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生產的要求的。也是不符合生產實際的。其次,沒有把人的安全需要在高等工程教育中體現出來 前面已提到,安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奉需要,高等工程教育雖然不是培養專門的安全人才的,但必須灌輸和體現人的安全需要。這不僅有工程技術人員本身從事各種生產作業中的安全問題,更主要的是他們所設計和制造的產品和設備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同時要滿足人們安全、健康的需要,只有這樣的生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生產。過去有過“為生產而生產”的錯誤傾向,這種傾向反映在高等工程教育的課程設置中就是只有純工程技術的內容,缺步安全工程技術的內容,這必然使高等工程教育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培養脫節,從我國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體制來看,自然是很難培養出具有一定安全文化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的。
3 改進高等工程教育,促進工程技術人員安全文化素質的形成
教育對一定文化素質形成的決定性作用是通過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來實現的。要想高等工程教育培養出具有一定安全文化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就必須首先加入安全教育的內容。應
對高霹工程教育的計劃安排、課程設置及教學環節等方面做如 調整、充實和改進。
3.1 進一步拓寬專業范圍,增強其安全適應性
在高等工程教育的專業設置中,專業內容的拓寬,還局限在傳統專業的合并上。例如,機電一體化、強弱電相溶、文理科滲透等都屬于傳統學科拓寬性質。兩個傳統專業的拓寬可覆蓋較寬的知識面,但在高等工程教育的有限時間內,也給課程設置帶來極大困難,專業跨學科的程度太大,對于專業自身的完善不利。專業性質要力求具備對專業生產部門或者行業的適應性•也要保留專業體系的獨立性。以機械工程師為例,他們的知識結構需要在機械設計與制造的相關領域得到補充,以便具備現代機械工程師的業務素質。安全科學和安全技術是完善工程類各專業的重要內容,熱動力工程、電力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等大類專業都與安全技術密切相關。專業人才的安全文化素質所具有超前性、現代化生產中的“安全第一”觀念和技能,不能僅僅到生產實踐中去培養,應該在高等工程教育上加以體現。“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培養一部分搞工程科學的是需要的,但大多數應該是工程技術人員,這個目標要搞明確” 培養技術型人才必須與生產實際緊密相連,建立培養面向生產實際的技能訓練教育環境,具各一套全面合理的實用性質的專業范圍。國家主管部門應該督促高等工程教育系統順應我國生產發展的形勢,統籌各層次的教育改革,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拓寬專業要面向生產第一線,面向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建設,把安全文化教育作為工程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把安全科學知識列入工科學生的課程設置中,使工科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拓寬專業范圍要加強安全文化的內容,可以首先選擇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的專業試行,探索專業內容和安全文化的內在聯系,明確面向安全文化拓寬專業范圍的迫切性,選定反映安全文化的專業方向,為專業改造走出一條新路。
3.2 課程設置要體現培養學生安全文化素質的要求
當前各工科專業課程設置還局限在傳統的學科領域,教學改革并沒有突破傳統學科界限,課程內容的較大改革不外乎接受一些相關學科的新內容 如學習使用計算機,用于解決工程設計、技術課題的運算、分析、過程控制;增加一些基礎理論方面的新內容、算法,接受本學科前沿的深入、延伸部分 或者增加與國外技術交流方面、專業外語閱讀方面的內容。例如,比較傳統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六十年代與九十年代以來的課程設置,課程門數由原來的27門已增加到35門,教學時數由2400學時(四年制本科)增加到2700學時,增加的內容有政治理論課.計算機原理、算法語言等技術基礎課以及CAD、自動控制等部分專韭選修課,而在生產應用方面的安全管理,在設計與制造方面的安全技術卻很少納入專業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內容課程設置體現培養工科大學生安全文化素質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上。這類課程的自身內容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設計、制造工藝或生產管理方面對人和物的安全要求。如產品設計的可靠性如何結合安全要求,工藝流程如何考慮職業安全與衛生問題,生產組織與管理如何貫徹安全方針等。課程設置增加安全文化課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是增加課程設置的靈活性,結合專業特色聘請各廠(所)安全第一責任者或者安全技術專家開設不同層次的安全科技和安全管理知識講座, 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引導其對安全知識的興趣;其次是課程設置中增加普及性質的跨學科的安全文化選修課,如系統安全工程、衛生工程、人機工程、現代安全管理等供學生選修, 提高學生安全科學知識的含量。或者結合專業自身特點,增設適合本專業的安全科學和安全技術類課程,使學生了解安全科學廣泛的應甩領域 另外就是在某些專業主干課中有機地溶八安全技術內容,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加深對專業安全設計、安全制造的了解。課程設置約占教育計劃整個教學環節的70 的內容.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頭戲。在這一環節溶A安全科學內容,對改善學生知識結構t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將起到重要作用
3.3 強化實踐性安全教育環節,提高學生安全文化素質
目前,高等工程教學有偏向黑板教學的傾向,理論課程教學時數膨脹,實踐性教學環節受社會環境和專業設置的影響,內容和時間正在減少。實踐性教學是當前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已成為用人部門和教育部門的共識;英語、考研、計算機對學生的深造和畢業后的就業選擇倍受青睞,趨于學生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導向地位。教育機制的疏漏使學工程的人才覺得學無所用,使人才大量流失,而用人部門急需人才,畢業改行的卻大有人在 據調查,以普通工科院校的畢業生為例,每年改派分配的或分配后重新擇業的達畢業人數的2O一3G 。近年來人才市場走向商品化,高等工程教育受社會需求的調節和制約。由于經費不足不能外場實習,在學校里搞社會實踐,實習內容僅滿足必要的科目,有限的實習內容固設施缺乏難于保證,實效性也很差;學生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題目偏離實用性質,驗證性、論證性等課題正在增加,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連的設計性題目正在減步,有關安全方面的法學、法規、標準等很難安排在校期間組織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與生產實際聯系最密切的教學手段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全教育與訓練,應該從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專業實習到畢業實習,甚至各rq課程的實驗教學,都要在教學大綱中列入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技能培養的內容;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要納入安全技術類選題,常規性設計題目要增添系統安全性、可靠性內容,使學生在安全生產實踐中深刻領悟安全的重要性,在學校就打好扎實的基礎。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完整的專業生產過程,與開展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技能培養十分有利,結合實習內容安排又不會占用太多的時間,這使實踐性教學環節進行安全教育與訓練成為可能。
4 結束語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生產中的安全問題,把企業安全生產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等工程教育也應該把安全素質教育作為培養合格人才的一項重要內容。安全生產是保護勞動力和發展生產力的基礎工作;是保證經濟建設持續、穩定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傳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經驗代替不了安全文化素質的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具備扎實的安全文化素質,必將為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帶來勃勃生機,成為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上一篇:論企業安全文化與執行層的素質
下一篇:小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