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安是人類的永恒需求
平安是人生最基本的企望,更是人生最美好的祝福。當您是孩子的時候,父母用全身心保護您的安康;當您進入學生時代,老師和親人們祝福您平安成長;當您成家立業了,親人和朋友們El夜期望著您從工作崗位上平安歸來;當您進入老年,孩子和朋友們愿您健康長壽,安享晚年。人生平安對于我們是如此的平常和必須,雨又是如此的難覓和難得。在我們生存的現代環境里,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公共娛樂,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戶外,都存在著來源于人為或自然的危險及危害,對我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產生威脅,真可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君可見:以分秒為計的交通死亡事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無情火災 諸多職業事故導致的傷殘和早逝;家庭生活失誤造成的傾家蕩產和終生悔痛;等等。天災人禍已成為時時處處伴隨著人類生存的“幽靈”。
面向21世紀的安全文化已成為全球人們關注的熱點.追求并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和舒適的世界”,落實“安全、減災、無害”的奮斗目標,已成為“世界安全文化”(或全球預防文化)的主旋律。中國安全文化的寶庫有巨大的潛力需要挖掘,安全文化將為安全科學技術的發展插上翅膀。當代社會面臨的困境和承受的壓力是人口急劇增加,資源緊缺和匱乏,生態失調和環境污染,天災人禍意外傷亡大幅度增長。人類要過得更安全、更舒適、更文明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減輕勞動強度;不再千笨重的體力勞動;避免千危險性大、危害性大的工作;縮短工時;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及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要求共享知識和科技的成果,實現生產自動化、智能化;要求建立保護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制度和法規,發展經濟 重視社會效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人民共同的愿望:安全、健康、長壽;要求發展人類社會福利事業,實現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安全、舒適、富裕已成為人類的主觀要求,要實現這些需求,就必須克服人類面臨的困難。促進和推動安全文化建設,是人類走出困境、減輕壓力的重要環節。
1996年12月主管全國安全工作的勞動部李伯勇部長再次指出;安全文化是我國安全事業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生存與安全并存,兩者均是人類繁衍和發展的基本需求。安全文化是一個動態雨連續發展的安全保障系統,也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防災 預防事故的控制系統、全社會安全意識、規范化的安全制度系。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環節,當前的安全文化建設一定要結合國情如必須使之與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精神文明建設目標是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內容的精髓,安全文化作為全民自護文化的主體自然是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步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在倡導全民安全文化建設的同時,切不可忘記這就是國情教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不得任何偏頗。
2.社區安全文化建設概念的提出是當代文明城市的標志
據國家民政部1996年12月公布的全國性調查表明 在邁向21世紀的中國城市面臨著再造社區結構的歷史任務。眾所周知,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人口流動愈加頻繁,廣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不斷上升,民主意識和參與愿望越來越強。所有這一切,一方面沖破了傳統
社區結構和管理體制的障礙,另一方面叉呼喚著建立與社會變革相適應的城市社區結構尤其是城市微型社區結構,呼喚著建設與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相適應和文明社區尤其是文明的微型社區。通過由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司組織的這項調查,共對社區人口狀況、地理環境和基礎設施、社區組織狀況、居民評價社區等項內容考評發現,公眾抱怨晟多的是希望解決社區內環境污染問題,最最擔擾的是如何面對意外事件如自然災害 事故及治安問題。1996年內公布的北京市《1996~2000年首都文明城市建設規劃》也強調在建文明社區中加強對防減災意識及應付突發事件能力的教育社區公眾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社區的安全文化是最基礎的安全文化。社區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社會公眾之中有關大眾文化的種種素質、態度、行為、方法等的總和.它保證由于大眾安全的特別重要性而得到國家、社會和民眾的充分重視 公眾安全追求的是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安樂和安康。大眾安全以個人安全、群體安全為前提 大眾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是社會文明的象征 社區安全文化要求社會每一成員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大眾安全,視大眾安全為第一重要的事情。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就是大眾安全文化的表現之一。社區安全文化要求各社會群體(組織或單位)在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堅持大眾安全至上,堅持時時為大眾安全著想,事事為大眾安全服務的精神,以有組織的生產活動和社會行為來保障大眾安全,促進社會大眾安全水平的提高。社區安全不僅包括大眾的身體健康、工作安全,而且包括生活和工作的高質量。大眾安全中的心理健康安全的問題會隨著社會發展進步而日益突出。社區安全文化要求個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質,社區安全文化促進建立良好的社會心理結構 因此,大眾安全是內涵豐富,境界很高的安全。安全文化是保障大眾安全,引導大眾安樂、安康、高質量生括與工作的文化。
安全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以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因素來保證實現“安全第一”,它是直接為大眾安全服務的文化。人民大眾若是提高了安全文化水平,就在一個方面提高了其生括水準。例如經過學習掌握了災害事故應急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在遇到事故后臨危不亂,逃生有術;又倒如一上飛機能主動系上安全帶,一進高樓就下意識地注意到安全通道.則表現了較高安全文化水準 如果了解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科技知識,那么在進行有組織的活動,進行房屋裝修等等或工作或生活時,都會比較主動地增加安全意識,常常做到未雨綢繆 如宣傳安全的倫理道德、安全行為科學、安全法制觀點.從帶有強制性的 要你安全”的方法.就變勞動者(人民)的“我要安全”的行動;倡導和弘揚安全文化,動員和發動每個人、每個群體、每個單位、全民、全社會.實現自保、互救。提高防災應急能力,建立安全的環境和條件,保障人民的安全與健康;教育全民、全社會要以生產領域的安全為基礎,同時要特別重視非生產性領域的安全,尤其是生活與生存領域的安全等等。總之,只有以文化的方式,以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徑,才能最深刻地啟發人、教育人、影響人、造就人,通過安全文化教育來改變人的思想意識、思維方法,規范人的行為,樹立安全文明道德風尚.確立正確的安全人生觀和安全價值觀,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化中,學習保護個人、群體的知識和方法,達到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的目的。
3.社區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建設構想
社區安全文化的建設要做到:(1)安全觀念文化的正確引導。觀念文化首先是安全價值的確立.安全價值觀是人的價值觀中有關安全行為選擇、判斷、決策的觀念總和 她是人處理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行為基礎。我們主張建立“珍惜生命,愛護自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愛護自己,保護他人 的安全價值觀 而唾棄“摜人利己”、“危害他人,保存自己”、“只顧跟前利益,損害全局和長遠利益”、“不顧自己,連累他人”的安全價值觀。安全觀念文化重要的另一: 面就是安全意識流。通過安全文化的建設,我們期望在社會大眾中強烈地建立起:安全第一;安不忘危;居安思危;防微杜漸;枕戈待旦;警鐘長鳴;亡羊補牢等安全意識流。(2)大眾安全制度文化的科學建設。通過法律、規章、政府告示、行政條例等對公眾建設、公民生活用品、市民公共行為的安全性原則、目的、標準等作出要求和規定,是大從安全制度建設的目的。使社會集體和個人的行動和組織動作,能夠在安全許可的范疇內進行,這是大眾安全制度建設的需要。(3)公眾的安全行為文化建設。社會公眾無論在公共場所,還是在私有住宅,都有安全行為文化的問題。對大眾的安全行為文化進行建設時,需要考慮如下方面:交通行人的安全行為文化,倡導遵章守紀,禮行讓人,慢行細觀的行為文化;飲食時的安全文化,倡導講究衛生.防病入口,分餐飲食,餐具消毒,不買變質食品,科學飲食等行為文化;娛樂中的安全行為文化,提倡科學娛樂,刺激適度,有選擇地娛樂,安全健身,旅游安全教育.警示信息等安全娛樂行為:疋化;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行為文化,主張培養良好的安全衛生起居習慣,學會安全使用電器,操作煤氣及廚房用具安全可靠,懂得家庭意外事故發生后的應急常識(如火險、流血、骨折等),在安全生存方面訓練有素;防火行為文化,具有防火報警,滅火器材使用,良好的用火習慣等防火安全行為文化。具體內容及思考如下:
3.1社區安全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l8年來,我國經歷了由經濟優先的非均衡發展到經臍、社會相協調的均衡發展的戰略性轉變,直至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過渡的認識過程。這不僅標志著我國對世界現代化規律宏觀駕馭上的不斷成熟,也標志著對我國現代化戰略選擇上的日益理性化和科學化。然而,在如何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或者說在確立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基本目標等重大問題上,應當對中國安全減災現狀及未來態勢有個充分估計并正式定位。社區安全文化建設問題的研討意義重大,因為它把握住居家安全文化行動的根,有希望實現家庭安康的可持續發展問題,F代及未來家庭不僅有享受、發展、受人尊敬的需求,更有安全減災的追切需求,這里涉及的安全防范問題不涉及社會治安的問題,集中體現由于疏忽大意,由于決策管理失當而使居家潛在隱患所發生的問題。
據本世紀80年代中歐洲聯盟提供的調查數據,在人群中,兒童傷亡率高于正常人3—5倍,而兒童傷亡的場所家庭內比室外(如公共場所)高6倍。事實上,現代國內產業界死亡人數僅占總數的5—8 ,占40 的死亡均來自非生產性事故。為什么兒童是災害事故的易傷害群體?調研發現,在一些兒童身上經常發生的事故如交通事故、觸電、火災、淹溺、食物中毒、寄生蟲病、摔傷骨折等,其中最大的危害莫過于是人為災害造成的危害。居家安全小氣侯所涉及的安康問題題主要有:(1)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及合理安排、人身傷害預防及事故處理;(2)室內活動安全預防如陽臺作為封閉的鋼筋混凝土住宅中唯一的開放空間.也是空氣、風和光線最多的場所,不僅有陽臺安全設計問題更有陽臺安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兒童居室的安全布置要素同樣應充分關注,幼兒的生活重心是游戲,因此室內要辟出足夠空間;窗戶對室內采光及環境尤為重要,但對兒童充滿危險,必須加強安全措施;要注意照明的安全并減少副作用,最好的照明不僅可提供孩子的游戲、閱讀、休息,適宜的光線,重要在于保護視力。玩具與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直接相關,玩具作為兒童的“小伙伴”和“啟蒙老師”,由于應用了現代電磁高新技術、新型材料等使看不見的污染及慢性災害風險不容忽視;(3)廚房安全及空氣污染如要警惕家庭炊具“革命”帶來的新危害;(4)居家火災風險表明,要弄熄火柴梗,將煙頭掐死在煙缸內;要關閉電源開關及煤氣、液化氣總閥門;要科學合理錯開家用電器使用,防止電線過載;要教育兒童不要玩火,不要玩弄電器設備(電熨斗、電熱杯、電吹風、取暖器等),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烤衣物,不要用明火(指用蠟燭)尋找泄漏煤氣,在夜間若聞到煤氣或液化氣時,應先開門窗通風,后開燈;(5)居家健康環境隱患表現有,室內空氣、居室的溫度與濕度、室內環境有害因素(噪聲、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粉塵)等。
3.2社區安全文化建設與小康安全
在現代城鄉里,即使是普通的人家.如今也大多不再為溫飽問題發愁,全國“小康”型縣、市、鄉、村大量涌現而生活水準大幅度提高后,人們又許多新的煩惱所困擾 為了有效防御來自多方面的侵害,都市人張開了“家庭自衛網。”如國家科委、建設部正在全國推進的“2∞O年全國小康住宅產業系統工程”項目研究,就將小康定位在住宅標準及功能改善上,但人們渴望“安得廣夏千萬問”,可絕不是要那經不住風雨的“紙糊”大廈 來自人民日報《中國質量萬里行M996年報道,中國住宅質量還是近憂遠慮,如深圳有中國最茂盛的鋼筋水泥叢林,更有最低劣的商品住宅,有人稱之為“荒郊廢都”,這變昧的“喬遷之喜”,喜在何處?小康住宅必須呼喚質量與安全。
“小康安全”會使人們表現出從未象現在這樣珍愛身體 保健防范措施幾乎充滿了生活的每一環節:定期全面體檢、定期注射各種疫苗針藥、服用預防藥物,餐具用品勤殺菌、分制或分餐制已在部分家庭流行、高檔餐具消毒柜正在進入尋常百姓家,各類健身器材如按摩椅、健腰機、跑步機、磁療器、元氣帶等已為平民百姓日常使用,各種營養液、保健品已成了人們相互間來往的饋贈禮品。人們還非常喜歡訂閱各類保健衛生報刊,以增長全方位的防病健身知識!靶】蛋踩笔乖絹碓蕉嗟娜苏J識到保險是! 未雨綢繆抗災禍,市場競爭使人人有了危機感,加之近幾年來,我國保險事業蒸蒸日上,人們在一些突發性災難面前,看到了投保與否的巨大差異。于是,全民保險意識明顯增強。如今,都市人已逐步建立起立體式的家庭入保網,財產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已捷足先登等
3.3社區安全文化與“家庭安全計劃”的實施
在眾多發達國家,早已在社區中實施了“家庭安全計劃”,這項工作的推廣在我國雖尚須一段時間,但已有了一定基礎。如我國已經開辟了一條消防宣傳教育社會化之路,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消防宣傳要堅持面向社會、面向群眾、面向基層。 我認為消防宣傳應該做到“三多”,即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消防宣傳工作應不拘一格,百花齊放。不但要做到“報刊上有文,廣播里有聲,電視上有影”,還應做好口頭宣傳,比如舉辦消防安全演講賽,消防知識智力賽等等。我們可以在人員集中的市中心集貿市場入口處、工廠的廠門旁等地方,樹立永久性消防警示牌,以造成社會消防宣傳氛圍。多渠道,消防宣傳工作僅靠公安消防部門及其宣傳機構難以勝任,必須發動各階層和各單位共同參與,協同作戰。專職宣傳干部搞宣傳責無旁貸,而廣大消防監督干部和基層中隊官兵,也應在各自的崗位上,向人們宣講消防法規和消防知識。我們還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消防宣傳渠道,如工廠,單位的閉路電視、農村和學校的有線廣播,有線電視臺、電影院的幻燈片、鬧市區的電子廣告顯示屏、中文顯示的BP機等等,都是可以利用進行消防宣傳的有效途徑。多層次,應根據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的不同對象,分層次展開工作,這樣,才能提高宣傳效果,在重點防火單位工作的職工是消防宣傳的第一層次,這部分人對消防法規、消防常識比較熟悉,對消防安全也較關心,對這部分人,應當從實際出發,宣傳介紹典型案例,探討、分析事故成困及預防火災事故的對策,通過定期的消防業務培訓,提高整體的自防自救能力。“家庭安全計劃”重在建設,“家庭計劃”是從英語Family Planning直譯過來的,它包括兩層基本含義:一是表明“必要性”,即家庭在安全防災文化的教育上要有充分認識;二是表明“實踐性”,即家庭每成員都有責任參加都市、社區的安全文化演練,強調主動參與,自主行動。對家庭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家中重點保安區,特別應辨清家中的隱形“殺手”,增強自護、自救與互救意識及倫理觀,這也是社區安全文化建設所一貫強調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每個家庭都免不了和鄰里之間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和交往,或親或疏,或好或壞,從安全的角度講,鄰里關系搞好了,等于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在緊急關頭可以‘匕險為夷,且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反之,則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平添困難和煩惱。
3、4社區安全文化建設與公眾安全教育的定位
社會公眾的安全基礎教育包括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教育,不同層次(如中小學生,大學生,老人+青年等)的安全知識初步教育。安全是與人人相關的普遍問題,每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僅與行為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密切相關,而且與周圍相關的人員緊密牽聯。所以,通過社會大眾的安全教育,要讓每一個社會公民認識到,“安全問題人人有責,釀成災禍害己”,這對于防范社會公共事故有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對于培養人的安全索質及行為文明有深遠的意義。社區安全文化與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相同步,需要營造一種和諧、協調、持續發展的安全防災教育的教育環境,已成為社會發展與社會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安全教育的定位是普及環境科學知識 強化安全教育、灌輸可持續發展觀念,提高國民安全防災參與意識,是社會發展之必需。應告誡公眾的是:(1)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它決定了安全教育的本質。安全問題,說到底是人類生存問題。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人類將不能存在,作為生命、生存教育的安全教育,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安全教育是公眾教育,它決定了安全教育的范圍 全球生態破壞及嚴重惡化的趨勢,呼喚人類必須重視環境教育,人們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3)安全教育是世紀教育,它決定了安全教育的跨度。安全教育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延續,它也是終生教育。就社會而言,安全教育以它的歷史證明它的需要,以它的現實強調它的必要,以它的未來顯示它的重要。
下一篇:安全文化與保險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