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防止和減少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開展煤礦安全性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安全評價,對事故進行超前控制,使安全工作“關口前移、超前預防”,從而保證煤礦安全生產。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安全評價危險點重大隱患
提到安全生產,許多同志用“坐在火山口上”、“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來形容,客觀上反映出一些企業安全基礎不牢固,主觀上也反映部分安檢人員對事故規律的認識和事故預防不透徹,因而心中無數。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對事故進行超前控制。安全性評價作為企業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手段,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l煤礦安全性評價的定義
安全性評價(softy assessment)一詞源自兩方,即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度量和預測,通過對系統存在的危險性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確認系統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尋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
煤炭行業屬高危行業,煤礦瓦斯、火災、水災、粉塵以及頂板等都是重大危險源。近年來煤礦發生瓦斯爆炸、冒頂、漏水、塌方等重大事故在我國時有發生,危害嚴重。所以改變以往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方式.開展安全性評價.尤其是按照重大危險源管理的辦法對安全進行管理、已成當務之急。
結合煤炭企業生產環境及作業特點,煤礦安全評價就是運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對煤礦重大危險源點的辯識評估。
2煤礦安全性評價的作用及目的
企業自覺運用安全性評價等現代安全管理來超前預防并控制事故發生,同時也就建立起一種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安全生產機制。運用安全性評價方法這種先進手段,可以改變原有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由計劃經濟時期的質量標準化轉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系統科學,使生產經營者能隨時了解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狀況,監視系統危險的動態變化和安全管理狀況。
同時,通過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判定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和危險物值,從而使安全管理逐步達到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實現安全工作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
安全評價的開展更是實現安全監管模式由傳統的被動、輔助、滯后型變為現代的主動、本質、超前型的重要手段,從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煤礦安全性評價的對象及范圍
在以往的安全管理中,我國的煤炭行業一般按照生產過程對安全進行管理,忽視了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辦法,不利于安全工作。把煤礦重大危險源點作為評價對象,符合安全規律,有利于煤炭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在此基礎上,從煤礦生產過程中的人、機、環境、管理因素等方面進行分類考核,建立起有利于整個礦井安全總體狀況實施評價的監察制度。就煤礦而言,實現人、機、環境、管理四者安全品質的優化匹配,評價煤礦重大危險源的發生機理、危害程度、突變條件、預防和治理等都需要做深入的研究。范圍將涉及安全管理、采煤、掘時、機電、運輸、通風、防水、防瓦斯等多個方面;并依據國家新頒布補充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規定,隨時增補一些新的內容。
4煤礦安全性評價的方法
評價的方法有定性、定量兩大類。定性評價,是指對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辯識和確認的基礎上,對各個危險因素的嚴重程度進行“定性”和“分級”。通常采用“量化”,即用數量來表證“嚴重程度”的方法,使分級易于操作并達到相對合理。
定量評價,是利用精確數字方法求得事故發生的概率,并將計算得出的事故概率同規定或預期的安全指標進行比較,以評價系統的安全水平是否滿足要求。當前主要的評價方法有:定性類:安全檢查表、指數評價方法、綜合評價方法、預先危險性分析等等。
定量類:可靠性分析、事故樹分析、事件樹分析、致命度分析、概率風險評價等等。
此外,結合模糊評價與計算機科技成果,出現了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方法。從我國國情與部分省、局開展煤礦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現狀與經驗看,綜合評價法和神經網絡法是比較適合我國煤礦特點的工作方法。根據山東省、河北省開展煤礦安全性評價的經驗可以看出:這兩者具有指標的客觀性和方法的靈活性,避免了由主觀經驗和感性認識帶來的隨意性,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又可以建立一套既科學又合理的安全評價體系。
5煤礦安全性評價的等級劃分
安全等級劃分可以明確表征煤礦安全程度,把煤礦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得到的安全評價值,轉變成安全等級,以實現科學監察和分類管理,使我們對安全情況一目了然,胸有成竹。
等級劃分不論是劃分成A、B、C、D四級,還是按百分制劃分成四個分數段,都是以評價目標為滿值,依次劃分成:良好安全生產條件煤礦、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煤礦、基本具備仍需整改的煤礦、不具備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幾個等級,分別對應著安全礦井、基本安全、安全較差、不安全礦井四個等級狀態,能比較客觀的反映評價煤礦的實際安全狀況,從而及時采取相應治理措施。
6煤礦安全性評價的實施
我國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忽視安全工作,甚至存在著大量不規范的行為。因而,煤礦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工作應由政府組織、企業與中介機構積極參與。政府監督并組織推行安全評價制度:煤炭企業主動開展評價工作,通過開展煤礦安全現狀綜合評價,作為安全生產主體,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從而建立本質安全型企業。
同時,培育中介市場的發展,使中介機構參與煤礦安全評價。參加煤礦安全評價的中介機構必須是通過資質認證的煤礦安全評價機構,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否則,政府有權吊銷其評價資質證書,追究其法律責任。煤礦安全性評價是新生事物,落實工作的關鍵是要明確責任、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它需要政府所轄的煤礦安全監察部門、煤炭管理部門、煤炭安全評價機構、煤礦企業來共同完成,以利于建立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任何一個部門單獨組織領導是無法勝任的,這是因為安全性評價涉及煤礦各方面的工作,如煤礦生產管理、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機電設備管理、技術監督、教育培訓、防火防汛等,而且需要全部生產管理干部和廣大職工積極參與配合。
所以,建議集團公司成立煤礦安全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煤礦安全性評價的具體工作,并做好內外聯系、上下聯系及組織協調工作。廣大干部和職工要接受培訓,積極投身到這項工作中去。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開展煤礦安全性評價,可以及時發現和消除煤礦重大危險源,提高煤礦綜合安全素質,使煤礦安全工作“關口前移、超前預防”,更加主動,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篇:安全評價過程控制管理手冊的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