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海鮮的多,你知道嗎?吃海鮮也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是海鮮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所致。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嗜鹽性細菌,主要來自海產品以及含鹽分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造成集體發病。癥狀為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等.本人建議,海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食前用冷開水反復沖洗,雙手須清潔消毒后方能進行加工,裝海產品的器皿要消毒,才能裝其他肉制品,避免交叉感染。
為防止海鮮中毒的發生,吃海鮮應注意這樣幾點:
海鮮要新鮮,死太久及變質海鮮不要吃。
吃海鮮時不要大量飲酒,因為飲酒有可能加快本病的發生。
不要吃赤潮期捕撈的海鮮。這類海鮮體內寄生的一些微生物含有較多神經毒素。
老年人不宜過量吃海鮮。老年人對神經毒素的敏感度高,加上體質較弱,很容易因發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如何選購海鮮
你應在可靠的店鋪購買海鮮。選購急凍海產時,應留意店鋪的冰凍設備、以及存放方法是否恰當。進食海產類食物前,不妨先參考以下的防海鮮食物中毒的注意事項:
魚和蝦蟹
買海鮮盡量選購活的,因為海鮮腐壞得很快。尤其是買蟹,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如果熟龍蝦有腥味,則不要吃。新鮮的龍蝦不應該有腥味。冰鮮的海鮮如有濃烈腥味,即可能已開始變質。不要吃龍蝦中綠色的“龍蝦肝”。雖然有些人覺得很好吃,但這些器官(肝臟)會儲存著毒素,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貝殼類海產
蛤蜊、蠔、蚌、蜆之類海產,在烹調之前檢查一下它們的殼是否仍緊閉,否則就要丟掉。有甲殼的海產,在烹調之前要用清水將其外殼刷洗干凈。買新鮮鮑魚、蟶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選取活的、會動的。貝殼類海產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原來新鮮的海產反會被其中部分腐蝕了的所污染。
上一篇:如何清除蔬菜農藥殘留
下一篇:易致鉛中毒的日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