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下午4時,秘書長李維漢宣布會議開始,毛主席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其后是大會發言。就在一位來自西南民主黨派人士發言結束,旁邊坐著的周恩來站起來和他握手的時候,中南海外東側遠處突然傳來兩聲巨響。
會場泛起了層層漣漪。毛澤東平靜地朝全場掃視了一眼,微微一笑,道:“請同志們繼續發言!
向來心細的周恩來飛快地在白紙上寫下了一行字,遞給一位工作人員。10分鐘后,工作人員同樣以紙條的形式向周恩來作了匯報:17:20,輔華合記礦藥廠發生大爆炸,傷亡情況及爆炸原因不詳;公安、消防人員正在現場搶救。
直至今天,這次爆炸的嚴重程度和傷亡損失還排在北京市建國后所發生的所有爆炸和火災事件的首位。就在那兩聲傳進中南海懷仁堂的爆炸聲響過后,輔華合記礦藥廠的上空冒出了滾滾黑煙,直沖云霄。據目擊者事后敘述,現場炸成一片廢墟,大火在熊熊燃燒,濃煙中隱約可見在被炸得東倒西歪的電線桿和樹杈上,殘垣斷壁上掛著死難者的破碎肢體,濺灑著死傷者的鮮血,真是慘不忍睹。
爆炸引起的大火,經6個消防中隊及其他人員整整10個小時的奮力戰斗,于次日凌晨才全部撲滅。這次爆炸有39人死亡,406人受傷,全部倒塌的房屋有497間,部分倒塌的有1928間。
當晚,公安部長羅瑞卿和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市長聶榮臻指示北京市公安局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如系敵特分子破壞,則必須迅即立案偵查,緝拿嚴懲。
北京市公安局接到指示后,立即部署,于次日抽調偵察員17人組成了專案組。
專案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爆炸原因作一個分析鑒定。一位名叫馬特維也夫的蘇聯爆破專家也被邀請前往輔華合記礦藥廠勘查現場。
輔華合記礦藥廠是一私人老板與華北軍區陸軍第二○八師合辦的一家專門生產礦用炸藥、雷管的工廠。6月15日下午,馬特維也夫勘查了兩個多小時。在第一次案情分析會議上,馬特維也夫肯定地說,這個爆炸案是有人蓄意破壞。
6月23日,爆炸案發生后的第10天,北京市公安局的電訊偵查技術人員截獲到臺灣“國防部”保密局一條密電,破譯出的電文如下:
“609:祝賀你組實施之北平爆炸行動成功,局座奉總統之命已令予以嘉獎,不日將有特使赴平!
這份密電引起了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有關領導下令予以偵查。次日,電訊偵察員再次截獲一份密電,是針對爆炸的技術問題對“609”進行“指導”的,據稱這是美國專家的意見。這份密電長達3654字,其中列舉的技術數據、傷亡損失等情況,都是當時沒有公開披露過的。這初步證實了專家組的第一次案情分析會上的判斷,此次爆炸確系特務所為!
北京市公安局迅速抽調了8名偵察員另外成立了一個專案組2號小組。由1號小組負責調查輔華合記礦藥廠廠內的情況,2 號小組負責調查廠外的情況。
1 號小組分析了第二份密電中的數據,確認這是輔華合記礦藥廠內部傳出去的。輔華合記礦藥廠爆炸發生后,鑒于當時的形勢,未把傷亡損失詳情對外公布,只有輔華合記礦藥廠的老板、華北軍區和第二○八師的有關部門及公安、民政部門才了解,而且后4個部門的了解都是籠統的,只有輔華合記礦藥廠方面才有最詳細的數據。而密電中的數據是詳細的,因此使得偵察員懷疑敵特是從輔華合記礦藥廠方面獲得的情況。
偵察員找了輔華合記礦藥廠的老板于某,據他說爆炸發生后,他曾責成3名下屬負責善后工作。調查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3人之中的一位——生產部經理金輊在接受偵察詢問時說出了一個情況:他的一位名叫查一峰的表弟曾在爆炸發生后找過他,要去了一份當時剛整理出來的輔華合記礦藥廠的《調查報告》,說他在天津的一家報社工作,準備寫一篇文章。
經查,此人確實住在天津,但不是什么記者,而是一個曾經當過記者的商人,在石鼓胡同口開著一家西藥批發公司。一個商人要這份調查報告有何用途?查一峰的疑點陡然上升。在天津市公安局的協助下,一張無形之網悄然撒開了。查一峰處于24小時的全天候監視之下,連他的往來信件、電話、電報也沒逃過警方的火眼金睛。
1950年7月1日,警方從截獲的一封查一峰發往香港的的信件中果然發現了其從事特務活動的蛛絲馬跡。警方正在考慮應當采取何種行動時,一個在上海落網的臺灣特務供出了同伙查一峰。7月3日,查一峰被捕,當即被押解至北京。沒費什么周折,查一峰老老實實供出了他向金輊索要那份材料的原委,系接受了臺灣特務機關的密令所為。那兩份密電果然如密電專家所推測的,是特務機關事后炮制的。這個結論在1953年得到確鑿的證實。那年,臺灣“國防部”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著文提及此事,稱此舉是“和共匪公安機關開了個玩笑”。
1950年7月5日,2 號小組被撤銷,輔華合記礦藥廠案件由原專案組繼續調查。專案組在經北京市公安局領導批準后,決定對爆炸現場重新進行勘查。偵查員走訪了炸藥包裝點現場3位罹難者的家庭。其中有一條線索引起了偵察員的注意:罹難者范震光在那天進車間前交出違禁物時,有人聽見他的口袋里發出過金屬碰撞的“叮當”聲響!
金屬碰撞聲響?那會是什么?偵察員查閱了范震光那天的存物登記,他交出的物品是:火柴半盒、鑰匙一串計5把、香煙一包14支。帶在身上不肯交出的物品還會有什么?一般說來,就是銀元了。那么,范震光是不是確實帶著銀元呢?偵察員再次走訪了百余人次,最后終于從一位身負重傷還躺在醫院里的老工人那里了解到實情:6月14日那天早上,他向范震光轉讓過4枚銀元。他把銀元交給范震光時,曾提醒他必須存留在保管箱里,否則進車間可能不安全,范震光當時一口答應了,但沒想到他卻沒有去做。
專案組再次把專家請來,要求他們對銀元是否會引燃炸藥導致爆炸予以鑒驗。專家找來銀元,進行模擬試驗,結果表明在銀元的多次碰撞中,有幾次引燃了炸藥。據此,推斷出范震光在操作中,不慎將銀元滑落到了正在裝箱的炸藥上,銀元碰擦所產生的火花引發了爆炸。根據這個推斷,偵察員在廠方的協助下,在現場附近清查出3枚已經炸得難辨形狀的銀元,另一枚不知去向。
至此,專案組對這一案件做出了最終結論:這是一起由于不慎肇事而引發的特大爆炸事故。
專案組成員夜以繼日的辛苦辦案,歷時一個多月,雖然沒有揪出期望中的“大魚”,但其公正細致的工作作風,專業地道的工作水準受到了黨和政府的嘉獎。
下一篇:死神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