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把握職工工傷保險認定中的“三工”原則

2009-04-2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1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在實際的工傷認定過程中,往往因為一些具體的因素,使得人們對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認識產生歧義。因此,全面、客觀、合理理解和把握“三工”是進行工傷認定的基本條件。

  那么,工傷認定工作中,應該如何理解和把握“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三要素,在明確的立法精神與沒有明確涵義彈性法律用語之間謀求平衡呢?筆者試通過一案例進行分析。

  邵某于 1944 年 1 月出生,自2000年開始至2005年5月在某建筑公司工作。2005年5月8日13時50分,邵某到公司上班,因為上班時間未到,邵某便在工作場所坐著玩,等待上班。此時負責打上班鈴的保衛張某手持鐵錘途經邵某處,因不到上班時間,張某便在邵某旁邊玩鐵錘,鐵錘脫手致邵某受傷。2005年8月8日,邵某向勞動保障部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因事故發生時,邵某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且不能提供其與建筑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任何證明,勞動保障部門要求邵某補交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邵某歷經勞動仲裁、所在區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三級裁決,終于2006年12月28日將證明其與建筑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民事裁決書》提交給了勞動保障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啟動了工傷認定程序,經過調查取證,于2007年2月28日做出邵某系非因工負傷的認定結論。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消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認定結論。此案現已由法院做出判決,結果為:駁回原告邵某的訴訟請求,維持勞動保障部門的行政確定。

  如何理解工作時間

  時間要件,是指職工的實際工作時間范疇,是職工從事職業活動的全部時間。包括:法定工作時間和延長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又可分為法律規定情形的延長工作時間和非法延長工作時間。在工傷認定中,“工作時間”是三個要素中最好界定的。本案中,通過保安沒有打鈴、證人證言等,均證實邵某系上班時間前受傷,即非“工作時間”受傷。分歧焦點在于對“工作時間”的理解,即“工作時間前后”是否屬于“工作時間”的范疇。《條例》第14條(1)、(3)、(5)項的規定只是“工作時間”,不是“工作時間前后”;第(2)項的規定是“工作時間前后”。

  由此可見,“工作時間”與“工作時間前后”的內涵是不同的。在工傷認定工作中,需要合理理解、把握二者的聯系與區別。如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職工未到上班時間提前到崗,做完預備性工作后即投入生產,在生產中受傷,客觀上職工受傷時間是“工作時間前”,并非“工作時間”,但職工是為了單位的利益,如果將此時的工作時間死死囿于“工作時間”,不利于保護職工。筆者認為,對“工作時間”應從寬理解。

  筆者認為,《條例》增加第14(2)項的原因,不排除是針對機械執行“工作時間”的結果。本案中,邵某“工作時間前”受傷不能成為認定非因工負傷的依據。

  如何理解工作場所

  空間要件,是指職工從事職業活動的工作場所范疇,包括固定的工作區域和不確定的工作區域,甚至包括上下班途中的區域。工傷認定中,“工作場所”是比較難以界定的,如職工不在自己本職工作崗位受傷是否屬于“工作場所”的范疇,需要區分職工的私人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科學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

  在工傷認定的有關法律條文規定籠統、原則、列舉不明的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的工作場所認定應作寬泛的理解,根據職工工作職責、性質、需要、紀律等方面綜合考慮,凡與職工工作職責相關的區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區域均應視為工作場所,比如說,職工在工作過程中上廁所摔傷,應視廁所為工作場所的合理延伸。

  如何把握工作原因

  工作原因要件,就是因果關系,即傷害與職業活動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這是工傷認定的核心要件。從《條例》第14條前6項看,立法者規定的情形,應當從是否屬于本崗工作、是否屬于單位臨時指派的工作、是否屬于單位重大緊急情況等方面考慮。這種工作原因既應考慮職工本人的工作原因,也應考慮因單位設施或設備不完善、勞動條件或勞動環境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也就是說,工傷認定中應將“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關聯考慮,這種關聯關系并非完全以直接聯系為限度,第(6)項規定的就是間接聯系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比如說,職工在工作過程中臨時解決生理需要出現的傷害,是否屬于“工作原因”呢?作為一個生命體,不可能連續、不間斷地工作,臨時性解決生理需要,不能生硬地認為與正常工作完全無關。職工臨時解決生理需要的行為,具有個人生理原因與工作原因交叉重合的性質,從職工正常工作的角度看是正當的、必須的。因此工作時間內解決生理需要,應視為職工正常工作有機組成部分,應認定為屬于工作原因所致。如果這種情形認定為非工傷,顯然不符合一般的社會常理,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當然,除了《條例》第14條第(6)項規定的情形外,間接聯系不能無限擴大,勞動保障部門要緊緊抓住“工作原因”這個核心要件。比如說,邵某受傷一案,邵某傷時是“坐等上班”,呈靜止狀態,與《條例》第14條第(2)、(3)項規定的“履行”或“從事”所必須的動態有著本質區別;從事故責任分析,保衛張某閑著無聊玩鐵錘致邵某受傷,是張某的個人行為,并非履行工作職責,更談不上是公司提供的工作環境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盡管邵某在工作時間前、工作場所內受傷,但由于工傷認定核心要件“工作原因”不成立,認定邵某系非因工負傷是正確的。

  總之,在目前《條例》使用較多彈性用語,又沒有明確彈性用語涵義的情況下,法院工作要以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工傷認定的出發點,嚴格把握“工作原因”核心要件,從寬有度把握“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兩個要件,確保工傷認定工作的準確和權威。

  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工傷認定難的問題,迫切需要完善有關法律規定,統一法律認識,特別是工傷認定的條件,它是處理工傷認定案件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也是目前爭議和分歧最大的地方。建議有關部門抓緊時間,制定相關補充規定、實施細則或司法解釋,對工傷認定的條件作出明確闡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霸州市| 峨山| 盘锦市| 长寿区| 邛崃市| 皋兰县| 确山县| 大竹县| 临颍县| 弋阳县| 平南县| 凤冈县| 门头沟区| 集安市| 乐清市| 南丰县| 金坛市| 高平市| 油尖旺区| 塔城市| 福泉市| 白山市| 昭觉县| 婺源县| 靖远县| 镇坪县| 栾川县| 宣化县| 北海市| 偏关县| 龙门县| 文水县| 临高县| 库伦旗| 公安县| 和平区| 芜湖县| 贡嘎县| 武义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