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國建筑行業工會干部赴英國在倫敦等地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勞動保護培訓和考察。我們除拜訪了英國總工會、英國勞動爭議協調仲裁委員會外,主要接受了英國建筑工會組織的英國勞工法律及安全生產方面的培訓。同時,還到建筑工地進行了現場參觀考察。通過培訓和考察,我們對英國建筑業安全生產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他們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對英國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我們總的印象是:一切依法辦事,凡事都有一定之規,各自按規矩自行運轉。這看來十分簡單,實則是百年積累的結果。毫無疑問,其建筑業安全生產工作已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和相當高的水平。僅以我們參觀的一個建筑工地為例。該工地位于倫敦市中心帕丁頓地區,占地88畝,包括銀行、公車站、寫字樓、學校、住宅等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實際上是整個帕丁頓城區改造工程。這是英國目前最大的一個建筑工程項目。整個工地規模宏大,施工設備先進,安全設施齊全有效,工地現場清潔整齊,施工安全有條不紊。據負責工地安全工作的約翰森先生介紹,該工地開工一年多來,安全記錄良好,僅有一人受傷。由此可見,英國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成績顯著。我認為,以下三點頗具特色。
1. 一切依法辦事
(1) 早在1802年英國就頒布了行業安全衛生規定。1833年分布了工廠法后,開始實行向企業派遺安全監督員制度。1974年頒布了各行業必須遵守的安全衛生法。法律規定,雇主必須為安全生產提供各種保障,雇員必須遵守施工中的各項規程等等。例如,明確規定了承包商和業主必須支付的各項安全經費的開支數額,明確規定了工地出現重大安全傷亡責任事故,不僅要追究承包商的責任,也要追究業主的責任,這給業主很大壓力,迫使其保證安全設施方面的投資。法律不僅明確了施工各方的責任,而且對安全培訓、防護設施、隱患舉報、風險評估、事故處理等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也做了明確規定,使各項管理有法可依和依法辦事。
(2) 英國從1833年就開始實行由政府向企業派遺安全監督官員的制度。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的監督官員權力很大,可到任何工地監督安全生產情況,有權責令工地停工,對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者有權向法庭起訴。英國還設有安全生產舉報電話,工地上的任何雇員隨時可通過電話進行舉報,負責建筑安全監督官員接到電話后即到工地現場檢查,建筑承包商不得阻攔,如果遭到拒絕,監督官員可找當地警察,進行干預,強行進入工地。
(3) 英國規定,建筑業用于安全防護設施的開支要占工程造價的6%,這是法律規定,必須執行。這項經費不但保證了安全防護設施的落實,而且使安全防護設施做到細致周全。例如在建筑工地除了護欄、立網、平網等防止高空墜落的防護措施外,在危險較大的高空作業場地下面還備有防護氣袋,萬一平網出現問題,還有氣袋墊底保護。英國建筑工地上的垃圾道既可倒建筑垃圾,緊急情況下還可作逃生之用。這種垃圾道直徑較大,圓筒狀,封閉式,低角度從腳手架上斜坡到地面上,很像水上樂園的滑水筒,一旦出現安全事故的危險情況,工人可從垃圾道滾落地面,垃圾道就變成了工人的逃生通道。
2. 重視安全培訓
(1) 全員培訓,持證上崗。英國把安全培訓當作安全生產的最基礎的工作。工地上一切人員都要經過安全培訓。不同人員有不同的培訓內容和要求,培訓后經過考試合格發給相應的證書和胸牌。對于通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建筑工人,要根據其安全知識掌握程度和工作經驗,確定其上崗檔次,并用不同顏色的胸牌區分不同級別,項目負責人根據其胸牌,安排不同的崗位和工作地點。
(2) 經費充足,專家授課。英國規定,培訓雇員是雇主的責任,雇主負責安全培訓經費的支出,其數額要占利潤的1%,并及時足額交付建筑工會培訓中心。這是雇主出錢,工會實施,負責對雇員進行安全衛生方面的培訓。英國建筑工會專設培訓中心,有專兼職的各類專家,培訓工作常年不斷進行。
(3) 手段先進,形象生動。英國建筑工會培訓中心的專家給我們授課,無一例外都有先進的設備。例如,都有筆記本電腦與投影機相連接,通過搖控器,自如掌握,課程要點、詳細數據、各種圖表,畫面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為避免講課枯燥乏味不易被工人接受,英建筑工會對工人的培訓極富趣味性和藝術性。例如,使用生動的卡通片,富有幽默感的電視動畫片等等。為適應外來勞務工較多且不懂英語的特點,這些動畫片往往沒有語言,而是通過活潑的形體動作和極富感染力的音響效果,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怎樣做是符合規定的、安全的,怎樣做是違反規定的、危險的,使學員一目了然。英國的培訓不僅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或不應該怎樣做,而且還告訴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例如,講授搬運物品怎樣才能防止出現事故時,配有生動的圖型,給學員講解人體解剖學和骨胳肌肉的結構特點等,既講了規程,又講了科學,使你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 啟發式教學,注重效果。為便于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完全不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模式。講課中學員有不懂的可隨時提問,不同意見可隨時提出討論,教師和學員處于平等地位。每課程結束前,教師會對學習情況進行書面測試,每人都有考題,或自己答,或學員討論,或學員與教師討論,形式各異,氣氛活躍。有的教師甚至準備了一點小獎品,獎勵學習成績好的學員,更使課堂氣氛活躍。
3. 實行工地安全保險
(1) 英國規定,建筑承包商必須為雇工及時足額向保險公司交納工地安全保險金,其數額為工程造價的1%。據說,英國有三家保險公司專門從事建筑業工地安全保險業務。
(2) 為確保安全,防患于未然,英國十分重視工程風險評估。每個工地都要填寫一份十分復雜的表格,并有工地安全評估說明書。風險評估大致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點;二是容易受到傷害的人員范圍;三是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各種涉及安全與健康的情況和數據的記錄;五是在整個工期風險評估說明書要經常修訂。
(3) 英國規定,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必須逐級上報。工傷3天要上報,住院24小時以上要上報,發現事故隱患,或者險些發生事故而實際并沒有發生的情況也要上報。
英國建筑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和我們國家一樣,英國建筑業也是屬于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性行業。1999年英國政府曾要求2000年建筑業工傷死亡率下降20%,死亡人數控制在80人。但2000年死亡人數卻高達128人,上升了近50%,死亡率高達4‰。探其原因,我看有四個方面。一是重法輕管。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一切依法辦事,安全工作也不例外,主要靠法律,這無疑問。但依法辦事不能代替管理。我總感到,英國建筑業負責建筑安全監督的官員人數較少,管理力度不夠,對管理工作有所忽視。二是執法不嚴。據說去年11月,某工地工傷死亡1人,承包商就隱瞞未報。也有處理不當的現象。如工傷死亡1人,根據英國法律規定可判處責任人二年徒刑,但卻只判罰款12萬英鎊了事。三是一線工人年齡偏大。英國勞動力緊張,政府規定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如果身體狀況好,還可繼續工作。年齡大的雇員視力、聽力、行動的靈活性均有所降低,容易發生傷亡事故。據英國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的統計數字表明,在建筑業因工死亡的雇員中,51~67歲的占43%,31~50歲的31%,18~30歲的26%。四是群眾監督力度不夠。英國建筑工會大力抓安全培訓是對的,但抓監督似乎不夠。中國建設工會卻充分發揮了群眾的監督作用,并與建筑部緊密配合,定期進行安全生產聯合大檢查,且有工會自己的安全檢查標準等。兩者相比,他們似有不足。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堅持自己的長處,并努力鞏固發揚。同時,要學習人家的先進東西,取長補短,把我們的施工安全與衛生工作搞得更好。
上一篇:西方處置酒后駕車措施種種
下一篇:德國煤礦四條措施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