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研究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衣憲章:“康紅普有一件令我難忘的事情。有一年在遼寧,他們在一個煤礦做完了一個項目,礦上反映不錯。附近的另一個煤礦知道了,也照貓畫虎學著做,結果出事死了3名工人。康紅普聽說后,立即跑到這個礦上,觀察地形、地貌,研究對策,幫助這個礦重新搞巷道支護,結果再沒出事。我佩服這個年輕人。整天就是辦公室、礦上,礦上、辦公室,有時為了一個課題,他經常24小時連軸轉,做學問應該有這種精神。”
26歲博士畢業,37歲當上“十六大”代表。
16歲念大學,20歲大學畢業,26歲博士畢業。1991年畢業分配到煤炭科學研究總院。1996至1997年去英國諾丁漢大學留學,回國后繼續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工作,到如今康紅普已經在院里干了13個年頭。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天地科技股份公司開采事業部首席專家、巷道支護室主任。
獲1998年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同年獲“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和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01年獲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2年獲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巷道室項目經理韓國強:“康紅普是基層黨支部選出的代表,我是最初提議他當代表的黨員之一。我選康紅普當代表的理由有三條:第一,從專業上講,康紅普在錨桿支護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第二,從工作態度上,康紅普非常敬業,職工眼中的他從沒有節假日;第三,康紅普能夠代表黨員的呼聲,基層黨員的想法和意見、建議,可以通過他帶到會上去。”
談起“十六大”,康紅普振振有辭:
“我開完會回來第二天是周六,領導立即讓我給院里的領導班子傳達‘十六大’精神。兩天后,我在總院全體黨員大會上又作了傳達和介紹,反響十分熱烈。”
“那感覺不錯吧?”
“是啊,以前開會都是領導在臺上,我在臺下,現在反過來了。‘十六大’給我的感覺是激動。”康紅普回憶起“十六大”仍很興奮。作為總院推舉出來的代表,康紅普是中央企業煤炭系統3位代表之一。一個是生產企業代表——神華集團的老總,一個是流通企業的代表——中國煤炭進出口集團公司的老總,再一個就是康紅普,科技企業的代表。作為科研一線的黨代表,康紅普說這是煤科總院全體黨員對他的信任。
1999年改制后,煤科總院歸中央企業工委管理,這次也是中央企業第一次組團參加黨的代表大會。中央企業有45個名額,而一個中等省才給了30幾個名額,這反映出中央對大型國有企業的重視。
記者問:請你說說“十六大”的經過?
“11月6日,我們到中央企業工委開了預備會,6日下午到大會安排的賓館入住。我們住的賓館有兩個代表團,一個是我們中央企業工委代表團,另一個是國家機關代表團。很多代表是部長、大型國有企業老總,都是在電視上常見的人物。他們都很謙和,可以感到黨內大家庭的溫暖。”
大會規定領導比例不超過75%,一線代表不少于25%。康紅普是一線代表。
他接著說道:“11月8日上午開全體大會,下午討論江澤民同志的報告。在報告中有關企業的內容有1024個字。大家普遍認為,國有企業三年解困這個目標基本實現了,但現在還面臨一個傳統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比較低的問題,這個情況是存在的。”“會上,你提出了什么建議?”
“我提了兩點建議:一是像煤科總院這樣的原來屬事業單位而整體轉變為企業單位,全國有200多家,怎樣才能順利地完成轉型,平穩過渡;二是關于煤炭企業的問題。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煤礦的生產事故不僅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更大的是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我建議能否成立一個煤礦安全生產基金會,給效益不好的企業貸款,解決安全投入問題。資金投入在煤礦安全問題上是很關鍵的,像雞西這樣的老煤礦,說實話經濟上確實很困難,在安全生產方面國家應給予一定的貸款,換掉老舊設備,消除安全隱患,實際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另外,對地方小煤礦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他領導的巷道支護室完成煤炭行業重點項目30多項,研究成果在20多個礦區應用。
巷道室是從事煤礦巷道支護理論與技術研究的專業研究室,現有15人,其中研究員2人,高級工程師3人,博士3人,碩士5人,在讀研究生4人。他們大多是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康紅普領導著這樣一個集體,完成了國家“八五”攻關和煤炭行業重點項目30多項,研究成果應用于潞安、晉城、兗州等20多個礦區,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我國煤礦巷道支護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所從事的錨桿支護技術已在國有重點礦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但在國有地方礦和鄉鎮礦應用還很少,他希望今后國家要加大對中小煤礦的整頓、冶理和技術改造力度。
潞安礦業集團生產處主任胡學軍:“要說康紅普的錨桿技術,一個字——好!那是在1999年,康紅普開始給我們搞技術服務,到2001年10月結束。這期間,他在我們集團的5個礦做了12個示范巷道。他走后,還給我們做了一個示范軟件,教我們自己搞錨桿支護。現在我們這個集團有60%以上的煤巷推廣應用了錨桿支護。我算了一筆帳,康紅普的錨桿支護每年節支增收大約在1.4億人民幣。直接節約資金:錨桿支護節省了傳統的工字鋼支護的材料浪費,每平方米節約562元,全集團每年可節約1500多萬元。再加上每年工字鋼支護,往井下的運輸費用,每年集團可節約9萬多元;間接節約資金:在傳統采煤工藝上,在兩個工作面之間,要留20米寬的煤柱。采用了錨桿支護技術后,支護強度提高了,只要5米寬的煤柱就可以。這樣可以多開采15米寬的煤柱,每年全集團算下來,可以增收將近1.2億人民幣。”
康紅普不僅是青年技術專家,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經營者。2001年,他領導的巷道室在科技經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業績,簽訂合同420萬元,總收人438萬元。
巷道室項目主管蔡嘉芳:“從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作為負責人康紅普肩負的擔子非常重。他的工作相當于班組長的活,既要找項目、出方案,還要搞研究、到現場,壓力非常大。作為企業,如果有一兩年沒有創收就無法生存,人心也就散了。康紅普為了大家,為了這個集體,他這個學術帶頭人做了大量的非研究性工作,做了很多別人做不了的事,既要爭取到項目,還要解決技術難題。”
作為博士生導師,康紅普非常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術的指導和對他們政治思想上的幫助。他領導的巷道支護室,在2000、2001、2002年,連續3年被中央企業工委和團中央評為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
“我跟康老師不后悔,”康紅普的研究生張曉:“我感謝康老師把我帶進這個行當。我所從事的專業十分有意義,通過自己的科研成果,為礦工們換來安全,為礦山節約資金,為單位創造效益。起初,我的一些同學不理解我,為什么選擇這個職業,挖煤有什么好研究的?我也曾迷惑過。但自從跟康老師干了巷道錨桿支護技術以后,非但不后悔,而且覺得選擇了這個職業很驕傲。巷道支護研究是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來進行不同的學術研究,可以說每個項目都有新鮮感,做完之后有成就感。”
上一篇:生命與尊嚴才是真——周心權
下一篇:中國航空安全的探索者——姬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