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簡介
1989年11月1日,某鋼鐵公司煉鐵廠工人在修理風口彎頭時,在手拉葫蘆(倒鏈)的作用下彎頭發生擺動,撞傷一人的胸部,導致死亡。
2事故發生過程
某鋼鐵公司煉鐵廠高爐9號風口彎頭處發生燒壞故障,領導安排修理車間負責檢修。在修理車間人員尚未到達現場時,爐前大班長甲從工作出發,臨時決定由墊溝組代替修理車間人員拆卸風口彎頭。作業中,工人乙在環管斜梁上彎頭東側吊環處斜掛一副手拉葫蘆,即俗稱的“倒鏈”。工人丙在鵝頸管吊環與彎頭正上方吊環處垂直掛另一副倒鏈。倒鏈掛好后,墊溝組組長上前搬起彎頭東側銷柱,乙隨即松放倒鏈。此時,彎頭向西側下沉,西側銷柱的銷子突然脫落,在東側倒鏈的拉力作用下,重1.2t的風口彎頭向東側乙的站立處擺動。因乙所處的位置狹窄,無法避讓,被彎頭撞傷胸部,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但因其內臟損傷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3.事故原因分析
作業人員缺乏起重作業知識,倒鏈掛掛位置錯誤。由于兩副倒鏈掛掛在受力不平衡的位
置,東側倒鏈對彎頭產生的拉力是斜向上,而西側倒鏈產生的拉力是垂直向上,彎頭垂直向下。當彎頭西側銷柱意外脫落時,3個力不平衡,使彎頭向東擺動,砸在工人乙身上,釀成事故。
4.事故結論與教訓
這是一起違章指揮,錯誤作業產生的起重事故。教訓有3條:一是大班長甲雖然出于好
心,但超越工作范圍,擅自決定由墊溝組代替修理車間人員拆卸風口彎頭,而墊溝組組長丁對甲的錯誤指揮也未提出異議。二是操作工控倒鏈的位置不正確,西側倒鏈不應該懸掛在彎頭上方的垂直方向。因為若布置在彎頭上方垂直方向,一旦出現銷子脫開情況,彎頭在東倒倒鏈斜向上拉力作用下,肯定向東側偏擺而沒有任何水平方向拉力將它拉回,再加上作業面狹窄,東側操作工無處躲閃,必然造成擠傷事故。三是工廠管理混亂,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車間及班組領導帶頭違反安全生產規定,亂干瞎指揮。這起事故的教訓是深刻的。尤其是領導必須重視安全生產,只有領導重視安全生產,下面的班組和第一線的操作工人才有可能重視安全生產。
5.事故的預防對策
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尤其要重視對各級領導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現場操作時的防護能力。加強對職工進行起重作業技術培訓。不僅要對專職起重機司機和起重工進行職業培訓持證上崗,也要對其他工種、但也可能從事起重作業的職工進行起重作業知識和技術培訓,特別是對操作手拉葫蘆,電動葫蘆,千斤頂等輕小型起重設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要加強培訓。因為這些工具設備的使用,其他工種也常常碰得到。合格者再發給證書。
另外,大工業生產應非常重視強調分工與紀律,不允許盲目亂干瞎指揮,強調文明有序生產,加強企業科學管理。
上一篇:環鏈電動葫蘆脫軌事故
下一篇:新疆昌吉州天池索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