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中微觀意識形態和企業全體員工安全行為方式的基礎建設,是企業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安全文化對安全生產基礎性結構建設的引領作用,是安全生產的靈魂,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從根本上說是‘以人為本’理念是否真正樹立起來,安全問題是否足夠重視”。以人為本,重視人,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推進文明生產,充分體現企業的發展觀和價值觀。
一、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人關注安全生產的安全文化氛圍
1、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礎。要搞好安全工作關鍵是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操作者,在生產或者服務的流程中,都必須高度重視人的生命和健康,把確保員工的安全健康作為組織實施生產和服務工作的前提條件。要使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在管理者和廣大員工思想上落地生根,就必須切實加強安全文化的建設。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2、抓好深層安全文化建設是提高安全工作效能的關鍵。安全文化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它從三個方面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安全工作效能。這就是表層企業安全文化、中層企業安全文化、深層企業安全文化。具體來說,表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文明生產環境與秩序、企業的廠容廠貌等見之于形聞之于聲的文化現象;中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安全管理體制、管理機構、管理網絡、安全生產法規與制度等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設;深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沉淀于企業及員工心靈中的安全意識形態,如: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美學觀、安全價值觀等。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層安全文化,它支配著員工的行為趨向,而另兩個層面的狀況也會反作用于企業的深層安全文化,這是企業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所以,深層安全文化是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能否保持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所在。
3、切實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特別是深層的安全文化建設,營造人人關注安全生產的安全文化氛圍。要充分發揮安全文化思想觀念的引領作用,將先進文化理念應用于生產和實際工作中去,不斷總結,持續推進,積累經驗,并用制度和規范固化下來,擯棄安全生產中習慣成自然的陋習和潛規則。有了規范更要體現不失范,提高執行力,久而久之形成員工和管理層共同遵守的操作和做事規則、觀念、氛圍,內化為“我會安全”的全方位主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行為,固化成制度,進而成為全體員工共同認同的行為準則和職業操守。使“要我安全”的他律行為變為“我要安全”的自律行為,為確保安全生產的穩定提供扎實的基礎。在員工中開展的安全提示警句征集活動和安全文明生產警句人手一卡的口袋卡活動的做法進一步烘托了人人講安全,抓安全,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
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齊心協力努力構建大安全機制
所謂大安全,沒有全員參與,何為大?沒有方方面面齊抓共管,何為大?沒有每一個員工的自覺意識和行為,何為大?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高度重視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安全管理、加大對安全管理的科技投入、加強對安全薄弱環節的整治力度四個環節,努力抓緊抓好、落實到位。
一是要注重學習和宣貫教育。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宣貫,包括對《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學習等等,有效增強全員的安全法律意識和安全文化素質。使廣大員工在日常的生產和服務工作中寧可付出“一萬倍”的努力,也要防止“萬一”的發生。公司各級黨群組織和黨群干部在加強對廣大員工進行安全文化的宣貫教育方面負有重要的職責,應該主動積極有所作為。公司的報刊等宣傳媒體也要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宣傳陣地的重要內容之一,為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搖旗吶喊。
二是要加強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確保生產和服務工作的安全,就必須掌握本崗位的安全知識,熟悉本崗位的安全保護技能。因此必須結合崗位特點,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知識的學習培訓,開展安全技能的交流,特別是要結合安全檢查和自查,糾正操作中的不規范行為,辨析和識別危險源,組織員工人人都來查找身邊的安全隱患,同時切實抓好安全薄弱環節的整治。
三是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安全生產是企業的大事,是全體員工的大事,它不僅關系到整個企業經濟運營的健康有序,而且與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應該成為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理念、共同行動。作為公司和基層管理層面來說,對安全工作一定要黨政工團、方方面面齊抓共管,拓展工作空間,發揮好各自的工作優勢齊心協力努力把各項措施和工作要求落實到位,要組織職工積極開展安康杯競賽,重視對員工安全意識的熏陶。作為在生產和服務崗位上從事實際操作的員工來說,不但要從自身的安全健康與家庭幸福出發,不斷增強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制度,確保自身工作中的安全,還要關心他人的安全健康,在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關照,做安全生產的有心人,為安全生產獻計獻策等等。
三、安全工作要關口前移,防范在先,落實到位
我們平常所強調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就是強調安全工作要在預防上做文章。具體來說要關注以下四個環節:
1、注重生產流程中的薄弱環節。事前有“雙布置”措施,并告知操作者,對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預案和安排;事中有檢查,包括自檢、互檢和專檢,查制度、查措施、查責任人等落實情況;事后有總結,對作業過程開展認真的評估,從工藝規范和安全措施等方面進行總結提高,積累成功經驗和查找不足,以利鞏固和改進。
2、注重員工操作行為中的薄弱環節。要針對性地提高員工操作技能和適應崗位的能力,努力提高執標水平,真正做到“寫做的、做寫的、記做的”,重點是解決寫與做中的脫節現象。員工在工作實踐中必須自覺加強學習和積累,掌握和提高知識技能,有效克服操作中的薄弱環節。
3、注重員工意識中的薄弱環節。重點是“三不傷害”:不傷害他人,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意識,也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求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工作中都要始終堅持上一道工序為下一道工序著想,上一道工序經得起下一道工序的檢驗;不被他人傷害,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增強防范意識,注意工作環境,包括設備、工具等的安全狀況等,防別人操作中可能引起的傷害,防止意外的發生;不傷害自己,必須切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安全責任感,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自身在生產工作中的安全健康。
4、注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安全效能的專項督查要以“三防”(防船舶碰撞、防高處墜落、防機械傷害)為重點,要督導檢查管理人員執規執紀的情況,督導檢查領導干部作為與否,關注員工健康的情況,安全效能監察,以及備航的綜合管理,缺一不可。所有工作都是實事,來不得半點虛字,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協作,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落實。
上一篇:建設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