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在生產過程中都將安全生產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并不盡如人意,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仍然較為嚴峻,各類工傷事故層出不窮。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據,我國事故發生率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以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員工,防范意識較差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因此,企業領導應提高警惕,加強安全防范意識,繼續把安全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那么怎樣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體系。立足于企業實際情況和操作流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形成“層層有人抓、有人管”的網絡體系,同時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二是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科學安全地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其核心是安全素質,包括個人的文化修養、防范風險的意識、安全技能、行為規范等。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企業文化的共性,又有員工自身的個性,其特點在于預防預測。首先,從管理層到員工要加強安全生產知識、法律法規的培訓,從思想上重視并落實到行動上,在企業中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良好氛圍;其次,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將安全意識深植于員工心中,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無事故;再次,制定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定期對預案進行完善,檢驗預案的可操作性,遇有突發事件能及時啟動預案,將安全事故發生的損失率降到最低點。
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加強日常巡視和檢查力度,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首先,預防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防范于未然是重中之重,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讓我們清醒地看到了事故發生都是有先兆或隱患的,因此要加大檢查力度,發現隱患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改,不留死角;其次,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及使用程序管理,定期對操作員工以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防止安全隱患發生,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
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源于警惕,企業惟有全員齊抓共管、群策群力,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共同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上一篇:安全建設文化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