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執行力和安全文化理論探究的基礎上,針對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執行力欠缺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管理者及員工自身和企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從安全制度、安全理念、安全獎懲、組織結構、安全氛圍5個方面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執行力 煤礦安全文化、安全制度
2009年全國煤礦共發生事故1616起,死亡2631人,同比分別下降17.3%和18.2%。其中,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0.2%和11.2%,重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1.5%和59.3%。全國煤炭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0.892,下降24.5%。即使這樣的大幅下降,中國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仍居世界首位。事故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事故起因不是制度不完備,不是安全技術不過關,不是領導不重視,而是在煤礦生產現場管理不到位、制度落實不徹底、設施裝備使用不規范,這些都與煤礦中層管理者和員工的執行力有一定的關系。增強煤礦中層管理者和員工的執行力,對推進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1執行力理論簡述
執行力,已經成為學者們關注的一個新的研究熱點。2002年,《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Bossidy and Charan,2002)一書的出版和發行將管理領域的視線聚焦到“執行”問題上來。Raman等人(2001)將戰略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稱為“缺失的一環”,并將其命名為“執行”(execution)。Bossidy和Charan在《執行》一書中同樣采用了這一表述,將“執行”定義為目標與結果間“缺失的一環”。Mankins等人(2005)通過對198家公司高管人員的調查發現,這些公司只完成了戰略預期的63%,而造成戰略與績效之間鴻溝的正是“執行”。
在對執行力的進一步研究中,Haughton認為,管理者的執行力由4個方面來構成(勞倫斯•霍頓,2006):一是將模糊、籠統的期望轉化成清晰、具體目標的能力;二是為每一項任務找到合適負責人的能力;三是克服阻力,贏得支持的能力;四是讓員工保持主動性的能力。Neiman則將中基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歸納為四個方面十二個要點(羅伯特•尼曼,2005):領會與設計能力、按原則辦事的能力、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魏中龍(2003)認為,企業中層的執行力主要包括八種能力:領悟能力、計劃能力、指揮能力、控制能力、協調能力、授權Z
能力、判斷能力、創新能力。周永亮等人(2004)認為,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主要包括:領悟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顯然,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已經得到學者們的普遍關注。
2煤礦安全文化簡述
安全文化的概念首先由世界核工業界提出。國際核安全咨詢組和英國保健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咨詢委員會認為安全文化應有三大特征:相互信任、共享安全、預防措施,這也是安全文化概念的重要要素。1994年3月,國務院核應急辦公室及核學會等單位組織的跨學科的“安全文化研討會”,標志著我國各行業的安全文化體系研究實踐熱潮的興起。我國安全文化界認為: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
煤礦安全文化是指具有煤礦特色的安全物質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總和,具體包括煤礦安全思想觀念、安全作風態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為規范、安全設施裝備、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標志形象等。煤礦安全文化一般由煤礦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構成,煤礦安全理念文化是煤礦安全文化的核心。
3煤礦安全文化建設中執行力欠缺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多數煤礦都在積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希望通過文化管理來提升管理水平,通過以人為本的超前預防來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但是,在安全文化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卻是困難重重,其中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高層管理人員的認識,另一個是中層管理者及員工的執行。
中層管理人員由于承擔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其執行力的強弱就成為影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因素。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主要體現在對安全理念的理解、部門安全目標的設計、安全工作的規劃與實施、安全文化的推進等方面。煤礦員工是安全生產的實踐者、操作者,員工安全意識不強、執行力不強,會成為安全事故的最直接受害人。目前,在煤礦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力亟待提高,特別是作為執行力的基礎,很多人員對于企業的安全制度都不能夠嚴格執行,直接影響到煤礦安全文化的建設。
造成中層管理者及員工執行力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自身的原因,也包括企業方面的因素。
3.1 中層管理者及員工自身的原因
。1)對安全文化認識不足
煤礦員工文化素質不高,中層管理人員大多數是從基層的操作員工或技術員中提拔上來的,對于安全文化的認識往往還存在欠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對企業的安全理念認識不夠深入,不能深刻體會安全理念的豐富內涵,用以指導日常工作;其次,對安全文化的作用認識不足,很多人將安全文化的建設等同于形式化的宣傳和培訓;第三,對安全文化對執行力的要求認識不足,停留在空談文化的層次,沒有切實認識到安全文化實際上是一種行為文化,是干出來的。
(2)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
除了對安全文化的認識不足之外,中層管理者和員工在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往往還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第一,進行工作時過分依賴自己的經驗,不愿意嚴格遵守已經頒布的管理制度,強調結果但不追求過程規范;第二,不能正視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愿意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三,缺乏持續改進的行為習慣。
。3)個人素質有待提高
大多數中層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有待提高,既包括技能方面的,也包括文化的,還包括思想認識和職業道德方面的。一些中層管理者執行不到位,不是意愿問題,而是管理能力的問題。有時,管理者和員工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會相互推諉、互相扯皮。
3.2 企業方面的原因
安全文化的建設和安全管理體系的良好運行,還受到企業內整體環境的影響,目前造成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1)組織結構不合理
整體來看,我國煤礦企業的管理模式還不夠先進,在組織結構方面還很難達到現代企業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部門職責不明晰和溝通機制不健全。部門職責不明晰,導致了煤礦中有些事情多個部門同時在管,而有些事情卻沒有人管,而沒有人管的事情往往是對企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但很難短期內見到效益的事情。溝通機制的不健全既包括縱向溝通方面,也包括水平溝通方面。一些煤礦企業高層領導意見不一致,部門之間壁壘重重,上下級之間等級森嚴,這些都會導致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難以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價值,出現“等等看”的想法。
。2)流程設計不科學
煤礦企業中影響中層管理者和員工執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原有流程設計不科學。很多流程設計不夠具體,缺乏具體環節的工作程序和執行標準,導致員工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著隨意現象。還有一些流程由于不能隨著技術進步得到改善或者是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執行環節,顯得過于冗長和效率低下,結果員工報僥幸心理和偷懶心理會違規操作。當然,更為可怕的是有些事項根本沒有建立流程,形成了流程設計的空白區域。
。3)制度建設不規范
企業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各項事務的規范,是企業安全理念和價值觀的外在形式。但是,很多煤礦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還差強人意:有些制度由于制定得不切合實際,最終無法執行;有些制度設計不夠嚴謹,在內容上前后矛盾;有些制度的實施不夠穩定,朝令夕改;有些事項根本就無制度可循;……制度建設的不規范,會直接影響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過程,最終導致無法建立起企業需要的安全文化。
。4)組織氛圍不健康
某些煤礦企業除了在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制度建設方面存在不足之外,在組織氛圍方面也存在問題,比如:下屬不是按照制度嚴格執行,而是看領導眼色辦事;工作中存在著重人情輕制度的現象;遇到不好做的事情,部門之間踢皮球,互相推諉扯皮;人員的選拔與晉升缺乏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存在暗箱操作;等等。不健康的組織氛圍會直接影響管理人員及員工執行力的發揮,導致企業整體執行能力的下降。
4從增強執行力視角推進煤礦安全文化的構建和推進
為了能夠建立良好的煤礦安全文化,需要增強企業的執行力,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力。由于造成執行力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升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力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才能奏效。
4.1從安全理念上增強執行意識
增強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意識,首要的是改變其思想認識,增強執行意識。首先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深刻認識到企業的安全理念與生產實踐之間的關系,理解安全理念是來源于生產實踐又回到生產實踐的。其次,要強化執行的決心。就“執行意識”進行專門的培訓,使其認識到“執行是沒有任何借口”的,沒有“鐵的執行”就沒有規范的安全管理,就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就達不到較高的安全水平。
4.2從安全制度上保障執行到位
為了保證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具有規范的制度基礎,企業的安全制度建設要及時跟上。首先,要梳理原有的制度體系,查漏補缺。其次,對原來存在嚴重問題的制度進行修訂和改進,對原來缺失的制度進行編寫,在制度設計和更新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制度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第三,強化安全制度的推行工作,通過宣傳、培訓、考核、獎懲等一系列工作的協同作用,實現安全制度的真正落實。第四,強化中層管理者在制度執行過程中的作用,承擔起相關的制度設計、制度實施、制度評審、制度改善的職責。
4.3從安全獎懲上形成執行動力
要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形成良好的執行習慣,不僅要從理念上對其進行灌輸,還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其建立行為習慣,其中最重要的是獎懲措施的應用。一方面,要對企業需要的安全行為建立獎勵機制,以吸引中層管理者及員工能夠主動執行企業的安全要求;另一方面,要對中層管理者及員工的不執行或執行不力行為進行處罰,并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增加輿論壓力,使其不得不嚴格執行企業的各種安全制度。當然,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建立一定的學習機制,幫助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夠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傊峭ㄟ^目標吸引力和外部壓力的綜合運用,逐步激發中層管理者及員工的內在動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4從組織結構上健全執行機制
為了強化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需要從組織結構上進一步健全執行機制,主要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進一步明晰各部門的職責,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各部門的職責劃分要體現企業安全理念的要求,要充分保證企業安全目標的實現。第二,要建立針對執行的考核體系,確認相應的考核指標和標準,特別是要設置考核的執行機構。該機構應該能夠客觀地對中層管理者及員工的行為進行評價,而不會受到相關部門在工作關系上的威脅和限制,保證評價的公正性。第三,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能夠保證上下級之間、中層管理者及員工之間具有統一的認識,為執行掃清障礙。
4.5從安全氛圍上營造執行導向
煤礦企業要從安全氛圍上營造執行導向,避免不良的人際關系影響到中層管理者及員工的執行。這既是安全文化的要求,也是企業文化的要求。要建立這樣的安全氛圍,首先是要從高層管理者入手,建立執行導向的決策模式,關注企業安全理念的落實而不是追逐形式化的政績;其次要通過各種宣傳建立良好的輿論導向,使員工認識到執行的重要性,并且以執行為榮;第三,高層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中支持嚴格執行制度的行為,為中層管理者及其下屬員工做好榜樣,傳達企業執行導向的決心。
參考文獻
1.Bossidy, L & Charan, R.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New York: Crown Business, 2002
2. Higbee, Gary A. .Nine steps for changing your Safety culture. .Industrial Safety & Hygiene News; May2003, Vol. 37 Issue 5
3. Matthew Denholm .Mine bosses `lacked safety culture' .Australian, The; 08/01/2008
4.;勞倫斯•霍頓著, 羅立彬,康路譯.持續執行的四個關鍵.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
5.羅云.何謂企業安全文化?中國安全生產報[N],2005;4(2)
6.魏中龍. 如何培育和提升企業的執行力[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 2003, 18(6): 21-25
7.徐得蜀, 邱成. 安全文化通論.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8.周永亮. 本土化執行力模式.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4
下一篇:淺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