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就有專業人士積極倡導安全文化,提出了“把安全生產工作提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來認識”的思路,并且發布了《中國安全發展戰略建議書》。十年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沛瑤就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了詞,題詞為:普及安全文化建設,提高人民安康水平;也是十年前,把提倡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列入了三大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十年過去了,安全形勢卻越來越嚴峻。為什么?原因是近十年來我們提出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也許走了形式,也許是企業的文化安全建設被淡化了,但換來的卻是生命的代價。這種代價也證明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每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的總合。他體現出企業對員工的安全態度、思維方式;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可提高群體安全價值和行為規范;他會真正體現出,以人為本管理的精髓和創建和諧社會的基石與保障,所以目前大力倡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當務之急。
一個企業,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文化氛圍,首先要有零事故原則。要樹立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要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生產意識的強弱、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安全生產全過程和結果。要形成一個讓他們懂得珍視自己的生命,關愛別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家庭的重視安全的工作氛圍樹立正確的安全思想作風,安全價值關、為員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其次,制度要有危險預防的原則。無論什么工作先把危險講出來,用制度加以控制、約束。預見各種崗位可發生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把工作作到最細,把工作制度定到最細,向一些制度、條例冠冕堂皇,幾乎沒有可操作性的東西、不切合實際的、空洞的是不負責的,也正是這些所謂制度淡化了人們的安全意識。所以我們的制度一定要有危險預防的原則。定了就要執行不打折扣,作到令行禁止。
在就是,要有全員動員的原則。領導要高度思考安全生產問題,要提倡員工在自律的情況下,對員工的安全素質進行分類培訓,以營造一種強制力,對人們的不安全行為和危險動作有效的制約和束縛,使我們的一切工作能夠安全有序的去做。
現在我們企業的經濟獲得了空前高速的發展,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了,安全生產與安全教育卻遠遠的滯后了,所以現在提出的安全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的實現,靠的是安全教育和宣傳,要讓人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不斷的接受信息刺激而學習知識。逐步形成較為穩定的行為準則,價值取向和意識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和建設出我們安全文化的整體氛圍。
上一篇:淺述現代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加快安全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