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推行的一種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它是以提升人的潛意識為出發點,建立起以人為核心內容的安全文化新對策和新手段。
一、安全文化培育過程中的問題
安全文化是以人的自身健康、安全幸福及和諧穩定為目的,把生產安全的目的、意圖及各種安全法規、規程、規定等單調枯燥的條規以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讓職工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中自覺不自覺地接受、熟悉和掌握,從靈魂的深處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功能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它潤物細無聲,長期持久地影響著職工的行為。正是因為有個過程,才使得一些管理者忽視了其作用。時下一些煤礦的黨政一把手任期一般是3-5年,任期內,一些人急于求成,往往會采取一些能立竿見影的強制手段,以罰代教、以罰代管,進行圍、追、堵、截來實現安全目的。從表面上看,這些手段在短時期內的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使職工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出現了明從暗反、消極對抗、應付差事,甚至有意破壞設備的不良心態和行為,長此以往,輕者影響生產工作,造成經濟損失,重者造成職工輕傷事故頻發,甚至釀成重大事故。要使安全文化達到一定的氛圍、一定的思想精神境界,使之變為每個職工的自覺行為,就要有一定的投入、連續不斷的培訓及與之相配的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行為識別系統等其它活動,還要增設機構、配置設施、增加定員等等,有可能帶來管理成本的上升,這與某些領導狹隘的成本觀念是相悖的。退一步講,即使有遠見的領導想下決心抓這些不起眼的基礎工作,也有可能當安全文化孕育在花蕾之中時,而局長、礦長已調離或升遷,誰還會愿意干“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所以,許多煤礦基層的領導,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內,都想走捷徑,急于干些短平快、能夠點綴面子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這樣以來,煤礦安全文化要么被淡化,要么只喊在嘴上,落實在紙上,失去了其真正的含義。
二、健全制度,創新思路,努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文化作為煤礦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必須真正從認識上重視起來,把它納入煤礦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下大決心去抓,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一是從體制上得以保障。各基層煤礦要成立以礦長、書記為組長,分管安全的副礦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出安全文化建設的共同愿景和整體規劃,列入礦長、局長安全辦公會的主要議事日程,按年、季、月組織實施。要把各系統的進展情況進行逐月檢查考核,納入干部月政績考評并和工資掛鉤,實行末尾淘汰制。煤礦的上級主管部門要把礦長抓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列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不能僅憑百萬噸死亡率去考核礦井的安全狀況。
二是從形式上突出教育,層層滲透。廣泛開展學習宣傳安全知識活動,活動的對象是全體職工、家屬,重點是各個層面上的管理者和監督者,因為只有執行層的這些人思想認識到位了,工作扎實了,才能把各項規程不折不扣地落實下去。可以從學習內容、形式、效果方面堅持做到“五個一”。(1)系統學習一本安全規程,即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下發的16號令,這是指導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綱領性文件,每一個煤礦作業人員,特別是各級管理人員都必須逐章節、逐字句地學習,并很好地應用在工作實踐中。(2)讀一本煤礦專業技術書籍,可根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選擇性地進行。以鞏固、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解決日常安全生產中的技術難題。(3)寫一篇安全管理體會文章。管理干部每月緊密結合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撰寫一篇安全管理方面的體會文章,鞏固學習成果。(4)講一次安全文化教育課。在讀書學習的基礎上,管理層的領導,從礦長到班組長,每月給職工講一次安全教育課,可分層次進行,擴大教育面,增強安全知識學習的效果。(5)組織一次安全文化研討會,每年進行一次,在全礦進行安全文化優秀論文評選,研討交流,表彰獎勵,這也是對安全文化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有效檢驗。
三是開展全員安全知識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可以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組織全體職工、家屬普遍開展答題競賽,對優秀試卷進行表彰獎勵。第二步,可在礦區和家屬區舉辦現場安全知識答題擂臺賽。在全員普遍答題的基礎上,由各單位選拔組成參賽隊,參加全礦性的現場答題擂臺賽,形成強大的安全文化宣教聲勢。
四是創新教育載體,寓教于樂。組織創作編排一批安全文藝節目,把發生在職工身邊安全方面的一些事情,通過職工自己的形體語言,以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表演出來,使職工在娛樂中受到教育。
五是創建安全文化環境。(1)可利用廣播、電視、礦區新聞以及舉辦礦區安全文化專題節目等,烘托安全文化氛圍。使安全文化信息有聲有影,覆蓋礦區。(2)構建場景。可在井口、區隊學習室、家屬區設置安全文化長廊、安全用語,親情囑托等宣傳牌板,擴大宣傳面。(3)可根據各專業、各工種的特點,制作安全警句牌板,對管理干部可制作成桌簽,放置在辦公桌上,一般工人可懸掛在家中、集體宿舍中,使之牢記座右銘,時刻繃緊安全弦。(4)定期組織職工家屬觀看安全電教片,熟悉了解煤礦作業環境,以利于做好安全協管工作。(5)宣傳安全先進典型,發揮典型引路作用,不斷增強職工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分清層次,明確職責,抓好安全文化創建的落實工作
煤礦企業抓安全文化建設要分三個層次進行,即礦井整體安全文化、區隊安全文化和班組安全文化,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自上而下全面進行。
礦井整體安全文化是最上層的,是決策層的。其主要任務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從這三個方面不斷提升安全管理理念,明確全礦井安全文化的共同愿景,為安全文化建設確定方向;制定科學規范的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方案和相應的安全行為規章制度,定期檢查,實施獎懲,強制性地要求員工實踐新的文化;建立自我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在實踐中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
區隊安全文化是中間層,也是執行層。要結合區隊工作性質、生產環境、人員素質等情況,在全礦井的安全文化共同愿景下,結合本區隊的特點,制定出本團隊安全文化共同目標,創造性開展安全文化活動,以豐富整個礦井安全文化內涵,其目的是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作業環境,這是區隊安全文化的出發點。其主要任務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上層安全文化建設要求,從區隊管理入手,在生產、安全、經營以及區隊建設等方面提煉出安全管理理念,用于指導其下層班組文化建設。同時,不斷推廣過去成功的安全管理經驗,創新安全宣傳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增強安全文化宣傳的滲透力。
班組安全文化是最基層、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直接作用點是班組的每一個成員,其文化建設不如上層那么全面系統,但其產生的功效都遠遠大于上面兩個層次。班組長作為這一層的主要領導,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起著決定作用,班組長的責任就是通過管理和溝通,使組員產生正確的自覺行為,這種自覺行為就是文化建設的無形體現,最終在班組內形式交流的工作習慣,嚴謹的工作作風,探索的工作態度。
分層次進行安全文化建設時,應注意做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注意觀念的轉變。安全文化建設的三個層次中都涉及到觀念的轉變,對應的人員分別是上層的礦級領導及部門領導、中間層的區隊管理人員和第三層的班組長。每一層的領導必須充分認識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對安全工作的指導作用,掌握其建設方法和途徑。二是要注意宣傳的形式。文化的自然演變是相對緩慢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也有其逐漸形成與規范化的發展過程。為此,應組織人員對各層次提煉出來的安全觀念、價值觀等內容進行系統策劃,規范內容和形式,宣傳要以人為本,立足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使安全宣傳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四、加強班子建設,推動安全文化建設
要保證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各項舉措得以落實,領導層就要先管好自己,樹立一(下轉第9頁)(上接第11頁)個高素質、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安全文化建設先行者形象,為職工樹立示范,增強安全文化建設的感召力。
首先,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凡是要求職工去做的,領導干部首先要做規范,凡是限定職工的,要首先限定和約束自己,不可臺上一套,臺下一套。尤其是在抓安全文化建設上不可忽冷忽熱,憑自己喜好去管理。這就需要煤礦管理者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管理知識及煤礦安全法律法規,提高科學管理和決策能力。對一些涉及礦井安全方面的大事,能遇事鎮定自若,依法辦事,依章辦事,公開辦事,胸有成竹,指揮若定。
其次,堅持正確的處事原則,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在言行方面,領導要“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必行,行必果”,增強職工對領導的信任;要做職工的表率,在金錢名利面前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在人情面前能公私分明,鐵面無私;要真誠對待部屬和職工,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解職工之所憂,暖職工之心,結手足之情,為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出實招,辦實事,從根本上解決困擾煤礦健康發展的“天”字號問題。
上一篇:淺談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