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鋼鐵企業安全生產的現狀
有研究報告表明,中國的社會發展已落后于經濟的發展。本屆政府也大力提倡構建和諧社會,而安全生產是影響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均衡,安全生產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社會還處于轉型期,結構性矛盾對安全生產的影響非常突出。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鋼鐵行業,在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期間,進行了行業的整合,淘汰了部分工藝落后的企業,提高了國有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設備本質安全度。但整個鋼鐵行業的安全形勢依然很嚴峻,尤其集中在鋼鐵企業基礎建設、工藝技術改造及設備檢修過程中。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鋼鐵企業的勞動組織結構出現多元化。部分本質安全相對較低、勞動強度相對較大的崗位采取崗位協力的勞動組織模式,即由非企業正式員工的勞務人員進行作業。一定程度上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帶來很大壓力,而外來務工人員正是安全生產事故高發群體。所以,對生產過程控制高度自動化,設備本質安全度較高的現代鋼鐵企業而言,崗位協力人員(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管理績效是影響鋼鐵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 企業安全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國外學者預言,企業文化在未來10年內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美國哈佛大學的約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郝斯科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業文化與企業長期經營業績之間的相關性。他們在《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安全文化是指人類維護安全而創造的各種物態產品及形成的意識形態領域的總和 。安全文化就是在人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保護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規范人的行為、培養人的習慣,它的功能就是將人們塑造成具有現代安全理念的現代人。企業安全文化包含于企業文化當中,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或有意識塑造的又為全體職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識、安全作風和態度、安全管理機制及安全行為規范等企業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中國已成為WTO組織的成員之一。全球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最終將轉化為文化的競爭,因為文化決定了理念,理念決定了思路,思路決定了方法,方法決定了效果。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不僅是產品質量的競爭,更大比例的是企業文化的競爭。而中國鋼鐵企業與世界一流鋼鐵企業之間的差異,除了產品質量的差異外,最大的差距是企業文化的差距,而企業文化差異中相對更為落后的是企業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反映了安全在企業核心價值中的地位,決定了企業安全管理的模式和成效,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表現之一。與時俱進的企業安全文化對企業的質量文化、環保文化、減災文化、節能文化、保險文化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包括安全物質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價值與規范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科學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形成。與時俱進的安全文化充分體現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企業的安全文化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3 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突破點
安全文化體系是一個動態而連續發展的安全系統,也是一個組織起來的一體化安全文化系統,即安全技術系統(T),安全社會學系統(S),以及安全意識形態系統( I )。三者之間存在的關系是某種數學函數關系,S由T的變化或水平而確定,而不是線性關系。I受T、S直接影響,I的水平和方面反映了T和S對I的影響和產生的效果。I是一個復雜函數,是一個非線性的隱函數。
S = f(T) I = F( T•S )
針對大中型鋼鐵企業產業結構的現狀,T相對比較穩定,S的變化較大,所以I受S的影響更明顯。S中職業關系——崗位協力的影響更大,鋼鐵企業可選擇降低崗位協力人員(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突破點,從而以點帶面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當崗位協力人員的安全素質得到了提高,安全事故發生率與主體員工相當時,鋼鐵企業的安全文化才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實現了安全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特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以崗位協力人員安全素質提高這一點帶動整個鋼鐵企業安全文化水平的提升。崗位協力人員的安全素質受社會大環境、自身的安全意識、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倫理道德、價值觀等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安全意識淡薄。要降低崗位協力人員(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首先要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常規手段包括:
(1)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意識的提高首先是對事物的認可,作為鋼鐵企業的作業人員如果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聞所未聞,連自己的哪些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也不知道,缺乏最基本的保護意識,安全意識又從何而來?有多少人能真正主動利用《安全生產法》、《勞動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保護自己?作為鋼鐵企業要加大對崗位協力人員的普法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崗位協力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安全意識。
(2)加強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培訓是提高全體人員安全意識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強對崗位協力人員安全教育、崗位技能的培訓的同時,企業本身要提高教育培訓的成效。在提高崗位協力人員綜合素質的同時,企業要提高培訓人員自身的素質;另外,要變革培訓考核機制,做到考核科學、嚴格、公正。使考核機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才能對安全意識的增強有所提高。對于企業自身制定的管理制度,也要加強對崗位協力人員的宣傳教育,只有崗位協力人員真正理解了管理制度,才能讓其從心底里重視管理制度,有助于增強安全意識。
(3)讓崗位協力人員參與“持續改進”。企業在全面推進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持續改進。一線工人對安全生產隱患最具發言權,讓崗位協力人員參與到OSHMS中的“持續改進”,一方面是體系自身完善的需要,同時,可以很大程度地調動崗位協力人員關注安全的積極性。在員工中形成“人人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
(4)全面推進標準化作業。面對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設備,要求作業人員能夠標準化作業。標準是對客觀規律的總結和提煉,采取標準化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將規則意識固化到作業人員的頭腦中,做到“規則意識入腦,標準動作到崗”,提高作業人員的本質安全。安全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培養規則意識,這樣才能確保安全、高效的生產,同時也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
(5)員工參與安全事務的商討和決策。對企業相關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問卷調研,在制度的修訂過程中反映員工的意志,充分體現安全工作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公司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的事,而是全體職工自己的事。營造安全工作是員工自己分內工作的良好氛圍,逐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
如何實現以點帶面建設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呢?針對鋼鐵行業勞動組織多元化的特點,確立“意識是根本,遵章是關鍵,責任是保障,環境是基礎”的管理理念。通過對企業安全事故原因的系統分析,可以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80%以上是作業人員違章造成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初期工作重點在消除作業人員的陋習,強化作業人員的規則意識。因為規則是人們通過長期反復的研究、實踐總結出來的人與環境和諧的客觀規律,規則意識就是人腦對客觀存在規則的反映。在企業范圍內,針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陋習,如闖紅燈等現象,進行專項整治。企業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整治,不僅企業主體員工無人闖紅燈,而且崗位外協人員在廠區內也能夠遵守交通規則。崗位協力人員的規則意識大大提高,為操作崗位實行標準化作業,減少違章導致事故發生的現象,提高崗位協力安全管理的績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例如:寶鋼股份不銹鋼分公司于2003年開始強化崗位協力人員的規則意識,2004年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1~2003年不銹鋼已建工程(投資約117.8億元)崗位協力人員(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共發生7起死亡、8起重傷事故,2003~2004年擴建工程(投資約32.2億元)崗位協力人員未發生一起重傷及以上事故。施工協力單位通過參與不銹鋼工程建設,提升了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培育了安全意識良好的員工。通過一系列安全教育、培訓、專項整治及管理模式創新等活動,主體員工的安全意識也得到了鞏固。以點帶面建設鋼鐵企業安全文化的效能凸顯,整個不銹鋼分公司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以人為本的安全氛圍,形成企業安全精神文化。
針對崗位協力人員中的施工人員,企業可借鑒“三位一體”的安全監管模式。所謂“三位一體”就是由建設方、監理方、施工方三方安全管理人員共同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管。對施工現場安全作業進行專業指導,針對施工現場復雜情況,下發了關于臨時用電、危險化學品存儲、腳手架搭設、動火作業、設備調試等作業指導書。對施工單位領導實施單位員工違章記分約見談話制度。把協力單位安全管理納入自身管理的體系,形成企業制度文化。對崗位協力管理,鋼鐵企業要樹立這樣的安全信條:安全的工作是雇傭的條件,管理層應為安全的表現負責,所有的傷害都是可以預防的,對協力人員的安全培訓是必須的。只有通過處處營造一種安全工作的氛圍,讓崗位協力人員逐步認同主體的企業安全文化,降低崗位協力人員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才是現代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突破點;也只有樹立鋼鐵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打造一個大安全鋼鐵企業的人本品牌,才能成為備受社會尊重的企業,真正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實處,體現現代鋼鐵企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4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拓展設想
尋找到鋼鐵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突破點之后,要以安全文化系統觀來面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持續發展。在全社會倡導安全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安全文化應融入到大眾安全文化建設之中。對企業而言,保護員工的安全不僅僅在工作過程中。企業要把自己的員工培育成具有現代安全觀的現代人。中國有句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正是這一思想的充分體現,企業最終形成一種先進的安全文化,為全體作業人員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企業要讓自己的員工在社會大環境中能夠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也能關心身邊人的安全,從而保護更多人的安全。企業才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融入構建和諧社會之中。
上一篇:努力建設企業安全文化
下一篇:從下向上看企業安全文化